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童心数学"从儿童数学学习的原点出发,主张从数学教材、儿童的数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出发,对数学教学进行实践建构.实践中,用"发现的乐趣"引领儿童,用"活动的乐趣"引诱儿童,用"数学的乐趣"引渡儿童,实现儿童数学素养与生命生长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2.
"生长性"初中数学教学试图变革当下"重教轻学"的现状,将学生从数学学习的"被动状态"下解放出来.其实施要求找准学生数学素养生成的起点,还原数学素养生成的情境,打通数学素养生成的血脉,由此充分发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生长性.  相似文献   

3.
"有深度"的数学教学不仅指"数学深度",而且包括"儿童深度"和"教学深度"。数学丰蕴的思想方法和儿童数学生命的生长呼唤"有深度"的数学教学。在儿童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引领儿童探究数学知识核心,掌握知识本质,领悟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促进儿童生命的生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数学的"故事情境""问题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展开"自主建模""意义建模"和"方法建模"。通过"情境建模",让数学焕发无穷的魅力,引领学生数学生命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5.
"数学前测"是数学教学的依据,能够号准数学课堂教学之脉搏."数学前测"要研究"具体儿童",关注儿童的"动态成长".教学中,要积极探寻数学教学的起点,灵活生成数学教学过程,根据前测积极反思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6.
"生长数学"倡导要让学生学到具有生长力的数学。让数学学习活动为学生生命成长助力,让数学教学活动在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进程中发挥正能量。"再探幂的运算"课例以生长数学教学主张为核心,以"再探幂的运算"为教学载体,自然引入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幂的六种运算。教学活动始终坚持建数学结构、展思维过程、教探究方法,让学生体验数学生长的过程,感悟生命成长的真谛。  相似文献   

7.
"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意蕴是以现象学的态度--"回到事物本身"来研究数学,追求"数学思想"的敞亮和儿童"数学之思"的显发与弘扬.实践中,通过儿童"生命·实践"的数学化活动--儿童的生命实践活动体验、生命实践活动建构、生命实践活动创造、生命实践活动表达,达成"儿童数学"的现象学旨趣--"面向思的事情".由此,现象学所带给"儿童数学"的绝不仅仅是某种特定的教育实践与研究方法,而是一种"儿童数学"的现象学精神--回归儿童"生命·实践"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顺其自然教学观倡导教学应效法自然,顺应儿童心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其核心是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儿童为本。童年是人最接近于"自然状态"阶段,这一阶段的数学教与学需要教育者从儿童出发,顺应儿童的自然需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儿童获得自然、自由、主动的数学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9.
"童真课堂"从儿童的生命成长出发,主张数学教学要激活童趣、启迪童真、放飞童心,努力让儿童展开数学表达、数学思考、数学创造.在儿童自悟自得、共悟共得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儿童数学学习的"幸福指数",让儿童悦享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同伴影响法"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变数学教学的刻板、单一教学思维是重要的.本文对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同伴影响法"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其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及开展过程对教师和学生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1.
"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是切合新教改,体现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也促使高中数学本真价值的回归."源流式"高中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是让高中数学"返本归源",让学生对数学"探本穷源",进而让学生从数学的"源"与"流"上整体、联系、深刻地把握数学.  相似文献   

12.
儿童数学"课程"与"教学"应当从分离走向融合."课程"与"教学"融合的过程是儿童经验增长的过程,也是儿童数学思想方法提升的过程,更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要成为课程的参与者、设计者、开发者.  相似文献   

13.
"本色"的数学教学有两重内涵,一是"数学的本色",二是"数学教学的本色".本色的数学追寻数学思想的显发和儿童的思维敞亮.在"本色"的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展现"数学味""简约性"和"动态化",以便给儿童提供"简约而不简单"数学大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学教学的"本真"化发展,作为数学奠基阶段的初中数学课堂寻找数学的生活本源是一种必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是初中数学课堂寻找数学本源的强大理论支撑."教学做合一"的数学课堂有利于学生探寻数学生活本真,增强数学情感,强化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生命自然生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若运用工业化方式进行处理就容易使其遭受"重度污染"。学生不是产品,教学亦不是工业流水线。教师必须从"生态农业"的视角来开展数学教学,积极为其"察墒、施肥、除虫、灌溉、光照"。只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呈现绿色与环保。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正>教育是为了促进儿童生命的精彩绽放,提升儿童生命的质量。《江苏教育》小学教学2021年2月刊专题"‘生命数学’:为儿童的思维生长而教",引发了笔者诸多思考。宜兴市实验小学汤建英团队从生命视角审视数学课堂,用"生命数学"聚焦思维,用"生命在场"催生思维,用"生命共振"润化思维,让数学思维彰显生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教学新理念催生了教学新常态。但不可否认,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衰减、数学技能水平低、数学创新力缺失的现象。教师应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起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理解数学、理解教学。"源本数学"教学流淌着"数学味",充溢着"儿童味",孕育着"发展味"。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新理念催生了教学新常态。但无可否认,当下的儿童数学教学依然存在着儿童数学学习兴趣衰减,数学技能水平低劣,数学创新力缺失的现状。基于此,笔者提出"源本数学",主张从生命本源、知识起源和教学启源的视角来理解儿童、数学与教学。"源本数学"教学流淌着"数学味",充溢着"儿童味",孕育着"发展味"!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理想的中职数学教学效果,本课题提出"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的具体教学实施方法,实践证明,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为实施数学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育目标,数学教育应力图创设一种适宜生命生长的生态的、绿色的环境:氛围放松、关系和谐、心灵自由、对话、合作;数学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自发性,让儿童自然发展的原则,数学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大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现代数学教育倡导的是原汁原味的生态数学,那种远离生活和自然的数学教育、对智慧没有挑战性、没有生命气息和不和谐的数学教育是不受师生欢迎的,对生命的生成也毫无意义,因此数学教育的设计应和谐自然,独具匠心,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