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泰交  陈欢  粱虹 《考试周刊》2013,(96):75-77
文章从多模态语言输入的视角出发,采用调查问卷和作业样本分析讨论大学教学中多模态语言输入现状、多元识读学习表现,多元识读能力提高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四个问题,提出多模态化学习资源的充分运用和输入及多元识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和输出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多模态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以9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语言输入、输出及评估等角度来研究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模态英语教学比传统语言教学更受学生欢迎,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习者话语量、学习者话语意义建构、评价和反馈四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大学英语课堂引入多模态化值日报告对学习者话语效度的功用。调查结果表明,多模态化值日报告有利于可理解性信息的强化输入,为学习者的知识内化和话语的有效输出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学习者话语效度;有利于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多模态语篇分析中,语言符号的三大元功能和图像符号的视觉语法被广泛应用,听觉语法研究涉及较少。在多模态视域下,文章分别从交际、认知、语言元功能三个视角对音乐的交际功能进行分析,发现音乐交际和认知过程呈现多模态化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三大元功能。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多模态教学日益成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者与意义建构过程的中介者(mediator)应充分发挥其中介作用,促进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学习水平。多模态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发挥其中介作用:第一、有效使用多模态PPT课件,促进学生对信息资源的优化输入;第二、充分利用距离、手势、面容等非语言模态,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第三、积极利用多模态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语法能力决定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如何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法是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目前语法教学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研究强调语言输入,另一类研究则侧重语言输出。该文旨在分析国内外语法教学研究,比较语法教学手段及其习得效果的差异,认为外语语法教学的输入加工型教学法和意义型输出教学法的效果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7.
语法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语法能力决定着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如何使外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法是外语教学的核心问题。目前语法教学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研究强调语言输入,另一类研究则侧重语言输出。该文旨在分析国内外语法教学研究,比较语法教学手段及其习得效果的差异,认为外语语法教学的输入加工型教学法和意义型输出教学法的效果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在多模态符号学的理论基础上,以95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对象,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语言输入、输出及评估等角度来研究多模态英语教学对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了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印刷版式等符号资源并涉及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交互的多模态英语教学比传统语言教学更受学生欢迎,能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识读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及技术识读能力等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代话语的多模态性,传统语法教学“讲授——学习”的单一模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培养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多模态识读能力势在必行,合理利用各种多模态资源,从英语语法课堂教学、学习者的语法学习以及实践中充分发挥各种模态的优势,从而达到多种模态协同表达信息,最终实现英语语法教学中培养多模态识读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书面语篇呈现了多模态的特征,多模态话语分析也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关注。但是国内对多模态语篇的分析较少。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三大元功能和在此基础上延伸出的视觉语法为理论框架,对山教版初中英语第八册的封面进行多模态分析。研究表明,该封面呈现了典型的多模态特征,各种符号资源互相配合完成教科书封面的意义构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模态教学开始在英语教学中运用,但在初中英语语法方面较少提及.探索多模态教学与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结合对于转变传统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运用各种模态开展英语语法教学仍值得研究.文章基于多模态理论,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本校七年级一班学生为教学对象,运用多模态教学的方式对现在进行时语法点进行授课,将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巧妙设计成相关多模态视频作为教学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期为初中英语语法教学设计提供新思路,促进多模态理论在语法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对一则环保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刘晖 《考试周刊》2012,(37):88-89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一种趋势,利用网络媒体的多模态模式来优化英语教学已成为趋势。本文从多模态立体化的语言的输入、多模态自主学习环境的构建、多模态的互动平台的构建三方面阐述多模态如何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冯锵 《考试周刊》2013,(71):27-28
信息时代,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一则公益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本文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多模态互动的教学模式,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语言输出量,优化大学英语读写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韩佳 《海外英语》2014,(21):127-128,133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在口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多模态话语输入,完成对多模态调用和协同。该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按照模态调用的基本原则和口语教学的特点将口语教学过程划分为情景体验、多元习得、能力拓展和实战演练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选择,设计相应的训练手段和评估方式,从而形成优化的多模态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集宁师专学报》2020,(2):98-10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所带来的视觉文化冲击和视觉交际方式的多元化影响着语言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语言与技术密不可分,在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语言教学越来越多模态化。本文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立足于英语词汇学课堂教学,探索构建英语词汇学多模态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模态交际能力,需要教师在口语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多模态话语输入,完成对多模态调用和协同。该文以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和多模态教学研究的相关理论成果为基础,按照模态调用的基本原则和口语教学的特点将口语教学过程划分为情景体验、多元习得、能力拓展和实战演练四个环节,在此基础上进行模态选择,设计相应的训练手段和评估方式,从而形成优化的多模态口语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代社会多模态话语环境对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交流运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陈曦、孙静波和闻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需求和喜好建立的多模态语料库,探讨了如何将多模态语料库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建设大学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同时进行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过程,并归纳分析了多模态资源的应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