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年来,我国排球运动在防守技术上没有什么革新,除了传统的鱼跃防守外,主要是学日本女排的滚翻防守和日本男排的肘滑鱼跃防守技术.影响我们防守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样的倒地防守技术,而是防守的移动能力差,不善于及时起动和在快速移动中进行防守,因而难以扩大防守的控制面积.  相似文献   

2.
我国女子排球后排防守的移动能力较弱,在近年来的重大国际比賽中,越来越暴露出与日本、美国、南朝鲜等强队的差距。国內女排甲级队也突出地存在着防守移动慢的问题。宋景茂认为,“当前我国甲级队女排防守失误率较高(达50%以上),而造成失误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移动速度慢(达60%以上)”,并指出“防守移动能力与速度性素质关系密切”。我们认为,防守移动能力不仅与身体素质有关,防守准备姿势的是否合理也是影响移动速度快慢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我们所见到的国内外有关文献,虽报导了一些防守移动技  相似文献   

3.
浅谈高校排球运动员的后排防守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快速多变的排球比赛中,运动员不仅防守技术要全面,更重要的是要求防守意识清晰明确。文章就高校排球运动员的防守意识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试图引起广大排球运动员的重视,从而有效地提高排球防守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内容科学定向的研究,对提高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训练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技术统计法,对排球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专项体能运用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对接发球进攻的拦防反击是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制胜的关键,它决定着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运动性质的基本特征;排球运动员的专项体能以移动、手臂挥击、跳跃等运动动作为表现形式,以速度力量为核心,以一定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为基础,是一种间歇式速度力量性运动能力;排球专项所需要的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和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移动在排球技术中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无论运用各项技术,还是组织各种攻、防战术,没有及时的起动、快速移动,都是不可能的。据统计,一场比赛一个运动员除打球之外,在比赛进行中,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时间在移动或处于移动状态。所以,移动不仅是一项重要技术,而且,是一项运用  相似文献   

6.
1问题的提出排球技术分为发球、垫球、传球、扣球、拦网等项技术内容,是排球教科书理论部分,已经被人们共识,前苏联体育学院统编教材1989年版将排球技术分为进攻和防守技术两大类[1]。有球技术包括发、传、垫、扣、拦。无球技术包括准备姿势、移动。以上的分类方法将排球运动技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排球运动整体进攻质量明显提高的情况下,全面提高防守的能力,已经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而提高后排的防守能力成为了防守的重中之重,要提高后排的防守能力,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以静制动,等着挨打的被动后排防守理念,只有形成敌动我动,动中取球,以动制动,变被动为相对主动的全新后排防守观念,才能重新构建排球运动新的攻守平衡,从而达到促进和提高排球整体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排球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排球竞赛规则的不断完善,排球比赛越来越激烈,防反这一项技术在比赛中显得越来越重要,防反能力成为是否取胜的关键因素。提高防守能力及小球处理,抓好从拦网开始的防反体系的训练,迅速提高防反水平,才是克敌制胜的关键。1研究对象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
排球防守训练固定强度负荷模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排球防守训练固定强度负荷型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训练,尝试在运动训练方法上作进一步探讨.实践应用研究表明,固定强度的负荷模型训练法使排球防守训练的过程更优化,对运动员防守能力的提高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排球运动员防守时腿部姿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球防守时膝是否内扣,一直存在异议。本文从解剖学、生物力学、生理学、损伤学等方面综合性地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防守时膝内扣有利于提高移动能力。从损伤角度来看,结合移动过程中蹬地腿力量变化特点,我们认为防守移动时膝虽不内扣,膝关节受损的危险性也很大。所以,防守时还是膝适当内扣为好。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趋势使后排高大队员的防守成为排球发展的瓶颈,为了使排球运动的攻防达到平衡.规则增设了“自由人”.在比赛中“自由人”使运动员分工明确,技战术组合更加灵活,有利于弥补全队的不足.进一步阐述自由人的功效及培养的价值.并对其培养思路提出设想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以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等专项运动能力的决定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测量法,通过对排球运动员助跑双脚起、半米字移动、实心掷远等运动形式运动时相的划分、功能单位的确定、及各功能单位相对于整体运动形式运动效果贡献率的测量与评价,论证了排球运动员弹跳能力、移动能力、手臂挥击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研究结果表明,与排球运动员起跳、移动、手臂挥击等动作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运动动作所表现出来的腿部缓冲制动能力、腿部蹬伸能力、躯干扭转能力、躯干摆动能力是决定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核心构成因素和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13.
持球突破是一项具有很强攻击性的进攻技术 ,且能较好与其它技术组合成结合技术 ,对稳固防守极具威胁。对它的防守极其重要 ,需要队员准确判断 ,大胆逼近 ,以快速的脚步移动 ,形成正面防守的姿势 ,逼其停步或改变动作 ,以攻击性的防守变被动为主动 ,从而瓦解其锐利的突破。对防守基本方法和教学要点的分析 ,有助于巩固积极防御的指导思想 ,全面提高防突能力  相似文献   

14.
摘 要:以坐式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即在“完成非常规技术动作时的身体工作能力”下,对该项目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蹬地能力、上肢支撑并移动身体能力、手臂挥击能力、腰腹肌的快速发力能力的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橡皮筋组合训练法、坐姿状态下克服人为阻力训练法及小力量快速力量训练法等专项体能的特殊训练方法,并依据残疾程度提出有针对性地训练要求,系统阐述坐式排球特殊体能训练的特征、构成和主要训练方法,旨在为该项目专项体能训练提供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计划理论与实践操作方法。文中引用作者担任国家坐式排球队教练期间所使用的专项素质训练组合及体能成绩测试表,经长期针对该项目运动群体训练实践探索与总结,继承、丰富并发展了坐式排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方法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当今排球比赛已不再局限于身体素质、技战术的较量。运动员临场意识、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也是取胜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势均力敌的对抗中,哪个队能稳定、合理、灵活地运用技术,就可能获得先机。因此,排球意识是排球运动的灵魂,必须把它贯穿到整个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从细小的环节开始,一点一滴的培养,并不断地总结、提高、丰富,才能逐步形成较高的排球意识,提高排球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篮球运动的进攻与防守技术中始终贯串着脚步移动技术的运用。人们观赏篮球比赛,注重的是进球,往往对运动员怎样运用进攻和防守的脚步移动技术,创造良好时机,获得球权等关注甚少。尤其对初学者来说,这项基本功容易被忽略,而这恰恰是我们教学、训练工作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研益。1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1.1脚步移动技术应融于各项基本技术动作的教学训练中在每堂课的教学训练中要把脚步移动技术融汇于各项基本技术的传授…  相似文献   

17.
提高排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如何使学生在排球选项课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打排球的能力,在排球运动中增进健康,获得愉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这是排球选项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应注意从  相似文献   

18.
一些著名的体育评论家.都把九月间在巴黎举行的三大洲排球赛称为明年世界排球冠军赛的总演习,这是毫不夸张的.参加比赛的苏、捷、罗、波、保、中、匈、法和巴西等九个队中,有半数以上是在历届世界排球冠军赛中名列前茅的.所以通过对这次比赛的分析,完全有根据对世界排球运动水平和各国家排球代表队的技术战术特长作出客观的结论.队员位置的部署原则是决定一个球队的打法、进攻和防守威力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先从这一问题谈起.  相似文献   

19.
台山作为我国著名的“排球之乡”和“华侨之乡”,在我国排球运动发展历程中曾经占据了重要的历史地位。9人制排球运动曾经作为排球运动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阶段,对台山排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迄今依然在台山地区积极开展,形成了当地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新规则的实施对排球训练和比赛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是并没有动摇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技术全面 ,突出特点 ,准确熟练 ,快速善变 ,发展高度 ,不断创新”的我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仍然符合排球运动的自身规律 ,仍应是指导我国排球技、战术训练和比赛的行动指南 ,随着新规则的实行 ,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内涵需作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应增加“加强体能”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