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很多摄影记者而言,"扫街"是必备的功课;这里有许多好的新闻题材等待发掘,这里是许多摄影新兵开始战斗的地方;"扫街"怎么开始?有哪些规律?以下是我在"扫街"过程中的收获。"扫街"扫到"第一桶金""看来你也是能单打独斗的人,就放心在我们这里干吧。"仔细看过摄影作品后,杭州钱江晚报社摄影部副主任马延涛对我说了这么一句话,不仅让我备感  相似文献   

2.
用图片讲述和传达事情的情景比文字形式表达更难. 没有任何描述和形容词,你必须用最直接、最简洁、最能让人动心的画面来传达和诠释所拍摄的事件和人物,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你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摄影者必须用心去读懂镜头前的人和事,并明确所表现的主题,其次就是摄影技术的表达形式.就像<年轻的士兵您辛苦了>一稿,我几乎在无法看清镜头焦点的情况下拍了这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讲述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就是"图片作文",即平时拍摄和编发图片专题稿.这里就"图片作文"的表现方法、结构和语法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牢骚"引出的采访 1989年八九月间,哈尔滨有一家大型地下商场和一栋百货大楼先后竣工和建成开业.按惯例,有代表性的工程落成要举行庆典仪式,也会请记者来采访.作为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我参与了这两项活动.在地下商场庆典现场,我站在台下建筑工人队伍的旁边.就在这里,不经意间,我听到了和台上"热情洋溢"的致辞不协调的"牢骚":"怎么连一句'建筑工人辛苦了'的话也没有呀!"打量说话的人,从一身施工服看,无疑是建设者中的一员.在接下来的另一场庆祝开业的仪式中,我同样也站在施工人员的一旁,又听到了类似的声音:"到剪彩的时候,怎么和我们建设工人没有关系了?"这引起了我的关注:难道是巧合?还是有什么值得探究的原委?  相似文献   

4.
西沙印象     
王秦 《军事记者》2009,(2):73-73
前不久,我有幸去了一趟西沙,被那里的碧海蓝天、银色沙滩、鱼翔浅底、万鸟当空的美景深深地吸引,情不自禁地拍摄了许多西沙的风光,这里遴选出几张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5.
大约在十六七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应该对结构助词"的""地""得"三字,实行精兵简政,凡需要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处,全都用"的"字,停止"地""得"二字作为结构助词的使用职能.然而没有发出,后来就丢失了.想法依旧存在,而且不时叠动,这里旧话重提.  相似文献   

6.
曙明同志:你好 谢谢你指出我在一则"问答"中的解释错误.所举例子涉及fillip一词,我的原稿文字有疏漏.  相似文献   

7.
王先发在《档案管理》2007年第1期发表文章,对"文件与档案双重价值论"提出了"困惑与思考",我认为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我这里做几点说明,也可以算作给大家提供点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8.
"打杂",尤其是为文学青年"打杂",是鲁迅一生中为之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主要工作之一.1926年11月,鲁迅在厦门大学致信许广平说:"我先前在北京为文学青年打杂,到这里,又有几个学生办了一种月刊<波艇>,我仍然去打杂."(<两地书·七三>)1929年7月,鲁迅在致章廷谦信中又说:"上海大热,我仍甚忙,终日为别人打杂,近来连眼睛也有些坏了."(<鲁迅书信集>上卷228页)据鲁迅自叙,光1925年至1931年,他为青年作者、译者编校的译著书目就有19种.  相似文献   

9.
祸从天上来 1960年9月的一天,我从浦东组稿回到上海作家协会《上海文学》编辑部,刚走进编辑室,小说组副组长郭卓一看到我,就激动地对我说:"你来得正好!这里有一个重要任务."我问他:"什么事这样激动?"她说:"我刚从(上海市委)宣传部回来,C副部长(指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某领导,此处将真名隐去)交给我一个话剧剧本,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学生从福建前线深入生活归来后,集体创作的,C副部长要我们好好帮助他们修改发表."  相似文献   

10.
我曾经写过一篇<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见本刊今年第二期),想来想去,另一种与此相关的现象--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也值得注意,于是作此文. 这里的新闻作品是广义的,包括消息报道、人物通讯、工作通讯、单位和企业经验介绍,乃至言论摘编、贺词口号等等.那么请问:这些东西怎么会"广告化"呢?  相似文献   

11.
王毅 《新闻知识》2008,(4):28-30
怎样把新闻报道写好?我认为,要把握好四个"度":高度、角度、精度、尺度。一、高度这里说的高度,是指政治高度。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从政治上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善于从时代的制高点上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2.
朴实大宋 "大宋人厚道,而且特别热心,每次我家的门锁坏了,车锁坏了,他都会帮忙免费修理.这么多年来,每次我叫他帮忙,他都爽快答应,从不推辞.他不只对我们一家人这么好,对这里的所有人都很好."提起同住一栋楼的宋师傅,窦阿姨赞不绝口:"更为难得的是在他的带领下,他们全家人都做好事."被窦阿姨亲切称为"大宋"的宋师傅,就是北京市大兴区有名的"活雷锋"--宋薛宣.  相似文献   

13.
艾琦 《北京档案》2009,(2):38-38
这天,北京市档案馆利用大厅来了一位六十多岁的利用者,他衣着简朴,神情拘谨,欲言又止. "您好,请问您是要查档案吗?" 接待人员的主动问候,打消了他的顾虑."是,我听说这里可以查劳模档案,是真的吗?" "是,请问您贵姓?是哪一年获得的劳模称号?  相似文献   

14.
新颖、精彩的新闻评论标题,总是令读者难以忘怀,记忆犹新;而平淡无华的标题却如同沙滩上的脚印,很快会被读者淡忘.如何才能使新闻评论的"眼睛"亮起来呢?笔者认为,除闯过炼意、选题、语言三关外,还要在求新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峻青 《档案与史学》2007,(10):18-26
一 这里记述的,是一位我非常钦敬的挚友——屈原研究专家文怀沙教授.他有一件戏剧性的死而复生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986年10月. 天高气爽.我来到我的故乡胶东半岛,参加烟台艺术节.正当我沉浸在亲切而迷人的艺术享受之中,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文怀沙教授逝世了.  相似文献   

16.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曾经这样写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这里,苏轼用"行云流水(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来比喻作品的流畅、自如、不受拘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在期刊研究方面,张伯海先生是我的坚实引导者,影响至深的当属第一课.那是1991年深秋,他在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任上,我在河南郑州谋饭.有一次,我陪同有关领导到署里办事,他留我在他办公室单独谈了一会儿.所谈其他内容都忘了,但那句"期刊是要死的"是永远记得的.他语调轻缓、舒徐,于我则无异于晴天响雷.  相似文献   

18.
刘晓丽 《新闻界》2008,(3):101-102
本文从主体和内容两个层面分析"我在场"所具有的双重含义,针对性提出凸现"我在场"的现场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是迷人的.当记者,有苦有乐,有惊有喜,有这样那样无数个的"第一次".而每一个人的"第一次"都会不尽相同,都会是一首歌,是一笔难得的经历和财富.和许许多多的新闻工作者一样,我从事新闻工作十七八年,也有许多的"第一次",尽管作为地市报人,这些"第一次"太平凡,但终究还是一个普通记者的跋涉踪迹和成长过程.这里,特记录几则,也许对年轻的同行有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保加利亚地理环境良好,气候宜人,向来是各国旅行者游览的好地方。蔚蓝色的黑海之滨,是人们最喜爱的休养胜地。在瓦尔诺城近旁的金黄色沙滩的休养地,也早就享有国际的盛名。这里有为旅行者和休养者建造的17所大旅馆,和500座木板制的小别墅。此外还设有餐厅、糖果店、娱乐场、露天剧场、儿童专用的海水游泳池、运动场、天然的和人工的果园和公园。根据1956年赫尔辛基国际新闻工作者会见大会的决议所建筑的国际新闻工作者休养所,就在瓦尔诺城近旁的黄金沙滩地区。现在,休养所已经建成,它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