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本文以构成专利文献的"技术词"为最基本分析单元,深入专利文本内部对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和产业技术标准以及技术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定量描述。以近24年来通信产业专利及其必要专利为样本,通过领军企业专利技术内容与产业技术标准和产业整体专利技术内容相似度比较,揭示产业领军企业在产业整体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领军企业技术内容领先于同时期产业主导技术,是同时期先导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的技术范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同时,通信产业领军企业在产业标准化过程中,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拥有大量标准专利,对产业技术标准和技术范式的形成起到强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使专利技术能够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某些技术标准借助专利保护实现事实上的垄断。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出现技术陷阱问题,即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从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出发,分析在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融合趋势下,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多种形式,从企业竞争力及发展的角度,提出规避陷阱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专利数据为基础,结合SWOT方法,整体上全面分析了我国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情况。基于专利数据对我国生态修复产业进行了发展趋势、专利技术地区分布、专利权人、专利技术领域、专利类型/法律状态/所属机构属性、专利强度和核心专利分析。最后,结合专利数据的分析与产业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对生态修复产业的发展作了SWOT分析,以期为我国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战略提供情报参考。  相似文献   

4.
薄弱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的欠缺,使得我国许多产业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明显处于劣势。通过对我国移动通信专利分布、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技术进行分析,勾勒出当前移动通信产业专利格局。并通过移动通信产业危机分析,提出了WTO专利体系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应当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技术标准联盟作为融合专利和技术标准的特定产业联盟,其开展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广和产业化等活动如何影响产业经济效益?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运用1995—2015年闪联联盟以及3C产业相关数据,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因果步骤法,实证研究技术标准联盟对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机制。验证了技术标准联盟对产业经济效益的三种影响机制:一是通过推动技术标准化,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通过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作为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技术载体以及产业创新的推动力,强化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最终推动产业经济效益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索构建文化及相关产业专利数据库,直接以专利分类为入口获取指向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整体趋势的专利指标,对文化及相关产业进行专利数量和变化趋势、区域分布、专利权人、专利技术点、有效专利情况、专利寿命等专利指标统计分析,分析呈现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创新态势,并分析了整个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可为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创新政策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的发明专利信息,采用专利地图和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干细胞产业技术竞争态势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干细胞产业专利技术增长强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的竞争者;我国干细胞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国内研发团队领军人才明显少于国外机构,国内专利技术质量也不及国外。研究旨在为我国干细胞产业专利战略和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性能材料产业是江苏省镇江市“十四五”重点发展的八条产业链之一,也是新材料产业集群中唯一的重点产业链。目前,镇江市亟需通过产业专利导航分析明晰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的合理方向。本文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专利包含的技术、法律和市场等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综合产业布局热点方向、产业增长热点方向、头部企业研发布局方向、核心专利技术分布方向、协同创新热点方向、专利转让热点方向、专利诉讼热点方向,厘清高性能材料产业的技术发展重点方向,为镇江市产业的发展方向规划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必将进一步朝向以氢能、太阳能、新一代核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优化发展。本文以氢能为研究对象,从专利技术视角出发,全面分析研究了目前国内氢能产业专利发展态势、氢能上中下游产业链专利技术布局点和重点创新主体等情况,围绕国内氢能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国内氢能产业发展路径选择方案,为下一步国家制定氢能专利导航,完善氢能发展战略规划,推动氢能知识产权运营发展,科学合理布局氢能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0-2011年纯电动车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在申请量与授权量的年度变化趋势、专利申请人地区分布、技术领域布局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我国纯电动车专利布局的特征.并与在该技术领域上世界领先国家进行对比,表明我国纯电动车产业在不断发展,但从专利质量、自主研发能力等方面与世界领先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各公司应该根据自身条件有侧重点地发展纯电动车专利,提出公司与高校合作纯电动车专利技术,并通过参考国外的发展经验,建议配套设备与纯电动车专利技术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屠建飞  冯志敏 《科技与管理》2010,12(1):37-39,44
行业技术创新平台是行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基础。通过对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现状的分析,要发挥行业技术创新平台作用,需加强平台与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探讨了技术创新链的结构,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链的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并给出了行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我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钢铁工业的创新过程是以工艺创新为先导,以装备创新为核心,带动钢铁产品创新的持续创新过程。技术“S”曲线已经成为思考技术创新模式的核心工具。本文首先探讨炼铁工艺技术“S”曲线,然后描述炼钢工艺技术“S”曲线,最后论述“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艺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俞立平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646-1654
本文针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引进下降的原因,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分位数回归、状态空间方程、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并没有走上对引进技术依赖过重的道路,引进技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引进技术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弹性系数随着时间的推延和创新成果规模的增加在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仍处于对引进技术的适应期,引进技术的总体绩效仍然不高,引进技术与创新成果无关;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消化吸收水平不高。引进技术下降的原因包括: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不足;适度控制技术引进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发展是有利的;随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对引进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先建立了面板(panel data)形式的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高新技术产业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影响下的长期均衡与短期波动。结论表明:自主研发支出在长期和短期内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引进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时滞正逐步缩短,其对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促进效果逐渐显现。然后,本文又进一步按照整个高新技术产业、大型和中型高新技术企业三种情况,分别建立了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冲击下的动态变化路径。从波动的程度来看,中型高新技术企业受到冲击后波动程度最大,其次是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而整个高新技术产业波动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技术与制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主流经济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本文运用协同演化理论,研究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以我国电动汽车为例,以五年计划(规划)为产业发展节点,分析这一新兴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制度协同演化过程,发现在产业孕育期和萌芽期是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成长期是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组织、功能与本质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寿德 《科研管理》2002,23(1):36-41
本文结合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特征,对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内涵、组织构成、功能以及本质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毫无疑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建设好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林淼  苏竣  张雅娴  陈玲 《科学学研究》2001,19(4):28-31,36
本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 ,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的综合资源供给—需求关系 ,指出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是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根本原因 ,由此构造了三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基本模式与途径 ,并着重阐述了其中的战略技术联盟模式  相似文献   

18.
从系统的角度对科技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产业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重点分析先进制造的技术、模式、管理模式和经济效益4个子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外部系统之间的联系,并基于我国2015—2025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动力学模拟仿真,探讨科技研究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等3类典型科技服务对先进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科技服务业会通过不同路径影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如随着知识产权服务的投入增加,新产品销售占比会进一步提高;科技研究服务主要通过提高知识存量来推动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而增加对科技金融服务的投入则可以提高先进制造企业的资本存量。总体来看,提高科技研究服务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先进制造业总体评价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政府应当优先扶持科技研究服务,加强对科技研究服务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胡隆基  张毅 《科研管理》2010,31(5):87-95
摘要:利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企业层次数据,本文对吸收能力、技术差距和国际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虽然技术差距是影响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因素,但是吸收能力对技术差距与国际技术溢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调节效应。这是本研究最有意义的发现,它对于当前只用技术差距等外部因素去解释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中的不稳定的国际技术溢出现象的模型是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3—2018年北京、上海、广东三地的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以三阶段DEA模型为主要研究方法,对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与评价。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补贴、股权集中度以及企业的国有产权性质会增加创新投入冗余,而企业规模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投入冗余有抑制作用;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创新综合效率值较低,其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导致资源配置与转换效率低,内部管理有待加强;进一步根据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将样本企业划分为5种类型。以此提出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创新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