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俊旎 《云南教育》2005,(20):35-35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提倡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归根结底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才能在教学中有效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呢?  相似文献   

2.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语文学习来讲,语文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学习行为和认知取向。转变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语文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3.
现代学校教育提倡主体性教育,着眼于现代学生未来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在教学与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学习方式仍阻碍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在现代学习中,应探索不同的学习方式,即利用接受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要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提出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王萍 《青海教育》2005,(4):33-33
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次提出学习方式。简单说来,学习方式就是人们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就历史学习来讲,历史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历史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转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以往历史学习中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用参与式教学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历史学习中不断得到发展。转变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  相似文献   

7.
我们常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但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爱上学习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也是新课改赋予教师神圣的使命.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从传统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即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要求学生脱离老师的直接讲授,独立自主地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相对的是"个体学习",强调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在合作中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8.
浅析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鲁鲁 《文教资料》2006,(31):90-91
转变被动单一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本文从概念、意义和方法的三个层面上加以论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文章列举了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性等学习方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的语文实验教材、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它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尤其是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他主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代红霞 《新疆教育》2013,(10):110-111
目前学生学习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急待转变,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染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被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提倡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点去实现这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崔献忠 《学子》2013,(9):19
"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目前学生单一、被动的陈旧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大障碍。如果学生不能够主动地学和富  相似文献   

13.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是其三个基本维度。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单一的、他主的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14.
关子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教育新理论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突破:“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历史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具体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就是教师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安排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知、体验历史情境,有所感悟、质疑,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下列做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5.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那么应该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呢?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宁夏教育》2004,(12):51-51
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的学习方式。运用这种学习方式,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就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目标,提倡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文章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意义,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内涵以及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崔献忠 《学子》2013,(8):19-19
"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目前学生单一、被动的陈旧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9.
<正>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让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思  相似文献   

20.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正是我们在新课堂中的新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