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发明专利是科技创新的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调查统计了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的授权数、授权部门、领域、地区前10名,国内外职务、非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按国际IPC分类的行业授权结构分布以及发明专利的市场交易情况。分析发现,我国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以平均每年30.9%速度增长;技术交易市场发明专利的合同数和交易金额升降不一,单个合同金额提升较快;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的比例低于国外;发明专利集中在东部地区,地区和领域分布都不均匀。我国发明专利的整体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驳回复审案件数量迅速增加,领域主要集中在H部、G部和C部,尤其是H04(电通信技术)领域等知识产权竞争比较活跃的领域。2015年,专利复审委员会对我国涉及H04领域的3211件发明专利申请驳回复审案件作出复审决定,其中维持原驳回决定1458件,撤销原审查决定1753件,经过复审撤销原驳回决定的专利申请,绝大多数在后续审查中被授予专利权。在复审决定中,使用最多的法律依据为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创造性问题是导致H04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驳回以及复审维持原驳回决定的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1985—2013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共计做出2035项发明专利无效审查决定。对这2035项无效审查决定所涉及的国内外发明专利被维持有效的情况及专利特征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发明专利稳定性整体上高于国外发明专利,但国外专利权人运用撰写策略保持专利稳定性的能力更高。国内外发明专利的专利年龄、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IPC分类数这几项专利特征的分布,在稳定及不稳定两种状态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公开的发明专利信息,采用专利地图和专利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干细胞产业技术竞争态势进行系统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干细胞产业专利技术增长强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在干细胞领域的竞争者;我国干细胞技术优势主要集中在科研机构和大学,国内研发团队领军人才明显少于国外机构,国内专利技术质量也不及国外。研究旨在为我国干细胞产业专利战略和产业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以来的中外专利布局动态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国面向全球竞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基于2007—2014年中外在华国际专利分类(IPC)小类层面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了国内和国外专利布局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2007—2014年间,国内IPC小类在低水平、中低水平、中高水平、高水平及极高水平类型的维持概率均低于国外,国内IPC小类向相邻更高水平类型的正向转移概率更高,而国外则向相邻更低水平类型的逆向转移概率更高。分领域(IPC 8个部)考察时,国内和国外IPC小类在不同领域的维持概率和跨类型转移概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从2007年—2014年,国外有大量IPC小类向更低水平转移甚至退出,而国内在大部分IPC小类始终保持积极培育和加强专利布局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结果的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直接法(寿命表法)和失效专利维持年限统计法对上海市2001年至2020年的全部发明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了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和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通过对比表明,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与失效发明专利平均维持年限总体上正相关且明显高于后者,上海市发明专利自申请日起计算的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9.12年。同时,上海各区之间发明专利平均预期寿命差异很大,应当采取针对措施提升专利平均预期寿命。专利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兼顾了失效专利与存量专利的数量与维持时间长度等因素,可以客观全面反映专利的整体现状,应该成为衡量专利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不同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差距及其动态,将有利于我国有效应对外国企业在华的专利布局。根据WIPO《国际专利分类号与技术领域对照表》,对1986—2006年中国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进行统计,并基于发明专利授权数据对其技术比较优势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国内和国外优势子技术领域国内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差距进行比较;最后,对上述分析结果的公共政策含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雪凤  高兴 《科研管理》2015,36(10):139-145
在梳理我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发展演变趋势基础上,以维持时间为衡量指标,本文认为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质量低于国外专利质量。通过选取1985年-2013年无效专利为样本,作者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重点研究中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问题,发现:选取的六个自变量中,影响力度最大的是年费,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年费、专利族大小、发明人数、科研院所或个人、专利审查时间。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结果,作者提出了增加我国风能技术发明专利维持时间、提高我国风能技术专利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08—2010年间失效专利数据,从专利质量的视角对国内外专利维持时间进行比较,并通过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维持时间平均比国内专利高2年左右,专利申请书的权利要求项数、说明书页数是影响专利维持时间的重要因素;同时,在权利人国别、类型不同的情况下,专利维持时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事业单位专利维持时间最长,国外比国内专利存在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1.
Deli Yang   《Research Policy》2008,37(6-7):1035-1046
This paper compares and contrasts the invention patents of the US and China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and granting practic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both countries appear to make efforts to provide equal treatment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nts for patents in terms of pendency, but domestic applicants seem to enjoy more certainty of the patent being granted within the pendency period than foreign applicants in both countries. As regards grants, the US is equal in granting patents to domestic and foreign applications; China appears to give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o domestic applications. Such practices have implications for both patenting policy and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2.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1,29(3):442-447
 通过对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个人、机关团体四类创新主体在我国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的维持时间、权利要求数、审查时间和发明人数方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平均维持时间和权利要求数均值均依次减少的顺序是工矿企业、个人、科研院所和机关团体;平均审查时间依次减少的顺序是工矿企业、科研院所、个人、机关团体;发明人数均值依次减少的顺序是科研院所、机关团体、工矿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3.
以江苏大学与3家企业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选取发明人个数、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同族专利数量、引证文献数量、被引文献数量、审查时间等专利指标,多角度量化研究专利维持时间。研究结果表明,校企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各个因素对发明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不同主体之间也呈现出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唐恒  张垒  李军 《科研管理》2011,32(1):147-152
    摘要:专利制度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实践中已得到充分体现,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还没有定量研究。本文选择专利授权率、发明专利授权量、专利有效累计量等10个专利表征指标,基于面板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定量研究了这些指标与科技进步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专利与科技进步有着很大的关联性,并且专利制度的不同运用方式对科技进步的贡献度明显不同,表现为不同的专利指标和科技进步的关联性不一样,其中专利授权率与科技进步关联度最大,而专利授权量、PCT申请量与科技进步的关联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论述江苏省专利的总体情况和江苏省科技进步总体状况,并将两者进行对比,选取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四个指标,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其与科技进步水平指数的相关系数,并建立回归模型,以便科学地认识和了解专利作用科技进步的具体途径,科学控制相关因素,实现专利促使科技进步的作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16.
首先,梳理并总结国内外核心专利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国外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权利要求数及专利诉讼4个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内学者主要通过专利引文、同族专利大小、布拉德福德定律和综合指标来识别核心专利;国外学者未给出核心专利的定义,国内学者给出了核心专利的定义。然后,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核心专利的概念,将一定时期某技术领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和/或市场价值的专利称为核心专利;并假设这些专利与其他专利相比具有某种特殊属性,可以从专利文献信息中分离出来,称这种分离方法为核心专利识别。最后,提出采用综合指标识别核心专利,采用客观方法确定核心专利指标权重,并基于时域和技术领域开展核心专利指标效力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孙震 《科研管理》2019,40(3):179-187
专利市场是经济活动中效率最为低下的市场之一。一方面,专利属于无形资产,很难评判其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参与双方(发明人和使用者)均面临很大的搜寻和交易成本。然而较少有文献实证记录这些市场摩擦所带来的后果。本文记录中国个人专利申请的一个特别现象:与企业专利相比,个人专利被广泛认为质量较差;然而另一方面,个人专利在授权后的维持时间却长于企业专利。本文认为专利市场摩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释该现象:由于搜索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相对于企业来说,个人发明人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将其专利许可或转让给可以商业化的公司。个人发明人往往需要这些转让收益来收回发明的投资成本,为此他们会努力寻求潜在的授予方,而不得不维持专利到更长的时间。 本文提供一些实证证据来支持这个假说。在专利质量比较过程中,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库,整理并建立了中国专利申请的详细数据并构建了若干质量指标。同时,作者利用谷歌专利数据库补充了专利权利要求项数量和专利引证这两个指标,为中国专利质量分析、知识传递与溢出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8.
刘夏  黄灿 《科学学研究》2019,37(7):1183-1192
基于Hausman et al.,(1998) 错分模型,文章对2010年-2015年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的G大类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决定进行了误差检测。这里的授权误差的定义为,优先权在国外进行专利申请并获得较多后续专利引用的专利,其中国同族专利的申请未能获得授权,即“过度驳回”;亦或优先权在国外进行专利申请但未获得任何后续专利引用,其中国同族专利的申请却获得授权,即“过度授权”。基于此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专利审查并未显示出显著的“过度授权”现象。但是,有大约4.4%的专利,其外国同族专利获得了高频次后续专利引用,并被中国的专利审查“过度驳回”。“过度驳回”的比例在软件相关专利样本中上升至5.8%。基于错分模型对过度驳回审查决定的识别,文章进一步检测了权利要求数量,技术应用广度,审查经验等因素对于中国专利审查过度驳回概率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