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寿宁县近年来花菇生产发展迅速,成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本文根据该县花菇生产工艺流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阐述了花菇生产的菌种选择、培养料的配制、培育管理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从怀化市及沅陵、中方、麻阳等县采集野生香菇子实体,通过分离、初筛、复筛和栽培试验,选育出一株较好的菌株香菇9907.香菇菌株9907属于低温结实型,菌丝体生长速度快,花菇率及生物学效率均较高,适合代料栽培.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花菇菌丝生长过程对外界条件的要求,花菇菌筒在越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和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系统介绍香菇中的极品花菇的形成机理及其栽培方法,并总结寿宁花菇的袋栽技术,这对花菇的栽培将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花菇是香菇的特殊栽培条件下形成的上品,花菇栽培的技术要点是低温(8℃-12℃),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较大的昼夜温差(10℃-15℃)和足够的光照。  相似文献   

6.
金秋时节,襄阳县张家集镇成校农业示范园里,弥漫着葡萄的清香,一排排柳条随风招展,一行行食用菌茎叶相联……。襄阳县创建省、市示范成校现场会在这里召开,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花菇、鸡腿菇、柳条、葡萄生产基地,不时发出由衷感叹:“这里农业开发成果真大。” 随后,人们参观双沟、东津、王河等几个乡镇成校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真切地感受到了襄阳教育兴农的浓烈气息。  相似文献   

7.
我们用自己设计、筛选的培养基和菌种分离培养方法从南京、淮南、合肥和蚌埠等地生产的酸乳中筛选出优良酸乳生产菌株 ,并按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和乳酸菌特有生理生化指标对其进行鉴定。在确认菌株菌名为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情况下 ,按照生产南瓜酸乳需要 ,对菌种分别进行驯化。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农药是指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造的农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食品生产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微生物农药具有高效、低毒、应用范围广,防治面积大,不污染环境、无残留,维护生态平衡,环境相容性好,适应人们对无公害农副产品、绿色食品需求的特点。由于微生物农药是通过微生物菌株发酵生产的,谁拥有了独特菌株和高效的生产技术与工艺,谁就拥有了知识产权和生产主动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L脯氨酸生产菌株—嗜醋酸棒杆菌(出发菌株为谷氨酸生产菌ATCC13870)产酸机制及生理生化特点分析,掌握了该菌株高产L脯氨酸的相关条件,成功地在20m3发酵罐中将单批发酵产酸率、糖酸转化率从43%和170%分别提高到66%和250%,发酵周期缩短20%  相似文献   

10.
黄原胶是由野油菜黄单胞菌发酵生产的重要的商业微生物多糖产品,实验通过微波诱变处理保藏菌株,筛选到一株能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优良正突变株X12,实验结果表明:在初步确定的实验条件下,该菌株发酵生产黄原胶的产量达22.14 g/L,是未诱变菌株20183的1.53倍,传代实验表明,突变菌株X12的黄原胶产量及性状无大变化,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1.
《花鼓》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瞿维先生于1946年创作的一部钢琴作品,该曲汲取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等民间歌舞素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以《花鼓》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曲式结构及其民间歌舞化主题出发,结合作品的创作特征与民族风格,分别从前景、中景、背景和全景等景别角度探讨了该作品演奏中对民间歌舞艺术形态的综合表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褶》的立意、构思及创作过程,从一个具象的题目可以表达一个抽象的概念、一种具象的形可体现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结合可深化主题三个方面说明对比与谐调、矛盾与统一的美学观点,强调美的最高境界是艺术作品的意蕴美,进而论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互融、互纳、互兴、互扬,也是一种做人的美学。  相似文献   

13.
衡州花鼓戏属于民间小戏,其音乐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衡州花鼓戏音乐的多元化发展离不开原汁原味的衡州花鼓戏,花鼓戏的发展必然带动其音乐的变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我们不但要学习引进国外的先进文化、技术、理念,作为交流,也要展示我国民族独特的风俗、文化、宗教及旅游资源等等,衡州花鼓戏音乐作为湘南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应通过各种方式、渠道积极地展示自己,融入这一进程中。  相似文献   

14.
面对花鼓灯艺术原生态环境在现代文明中逐步恶化的态势,我们需要借助于国家在场对花鼓灯艺术的形塑与征用的力量,结合其内在机制有效的自我调控,让这一繁衍了数百年的传统艺术形式重获生命并得到永续发展。为此,我们将国家在场对花鼓灯艺术的形塑与征用与民间舞体的内应机制比较分析,从而更深入地把握国家在场在花鼓灯传统仪式变迁中的功能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邵阳花鼓戏自清朝中叶形成后已有两百多年历史,虽然它曾有过不俗的成就,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但其现状却不乐观.文章简要介绍了邵阳花鼓戏的历史传承及价值体现,并以邵阳市花鼓剧团为个案,探讨了它的濒危现状及其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的是在“三峡旅游经济圈”的构建过程中“点——轴”式开发的问题。在阐明“三峡旅游经济圈”形成和辐射范围之后,讨论了“点(”旅游经济增长极)和“轴(”旅游经济发展轴)的形成和关系,提出了构建“三峡旅游经济圈”中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文献的考据,训释"洋"字,重点在训释其"海洋"之意,并拟探讨"洋"之"海洋"意最早出现在宋代的原因。且通过"洋"之"海洋"意出现的时间指出古籍注释中的两处瑕疵。  相似文献   

18.
作为河南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光山花鼓戏,演出形式独特,剧目丰富,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文章通过对光山花鼓戏表演体制及音乐特色的考察,描述其在表演效果、行当设置、舞美布景、班社构成等方面的地域性特征,发掘其蕴含的艺术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党治国的两大基本方略。本文从“德治”与“法治”思想的产生、融合,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辩证关系,论证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要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业模式改革、考试模式改革、网络平台建设和实训模式创新五个方面介绍了建设商务英语省级精品课程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以及如何在该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导向”教学理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