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若干年前,人们带着好奇心和新鲜感接近互联网,就像“吃完”主流媒体的“正餐”后,享用一下互联网“佐餐”。如今许多人虽然不再把互联网等新媒体及新媒体形式当作“佐餐”,但对其中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常常嗤之以鼻,对它们传播的某些信息,常常投以怀疑的目光,对“无错不成网”已见怪不怪。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主要是新媒体及新媒体形式超常发展所带来的。这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新媒体的“把关人”——编辑。  相似文献   

2.
彭沂 《青年记者》2012,(18):86-87
严格意义上说,第四媒体又称为互联网媒体或者网络媒体,是指国际互联网被人们所利用的进行新闻信息传播的那部分传播工具性能. 关于第四媒体概念的界定,不得不指出,很多学术界人士认为除了第四媒体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媒体——第五媒体,又称“新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  相似文献   

3.
王惠蓉 《编辑之友》2016,(11):54-57
当前,传媒环境正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互联网基因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视媒体,而传统的融合方式是将电视内容一成不变地搬到网上,或成立几家新媒体公司,甚至将跨媒体间的新媒体业务剥离出来组建新媒体集团,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真正的媒体融合,应是以“TV+”理念来实现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和催化电视媒体在各种相关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电视媒体为逻辑基础,创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4.
张勇 《青年记者》2017,(23):18-19
伴随着高速推进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国正步入一个全新的传播时代.传统的传媒业既面临严峻的考验——新媒体风起云涌、迅速抢占受众市场;也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借助既有的媒体专业力量和产业、资本优势,主动探索“互联网+”传媒产业之路,以转型发展进行二次创业,重新成为媒体业的力量担当.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我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新媒体逐渐出现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利用互联网发展数字文化,进行新媒体传播。一些大的新闻传播集团也纷纷大刀阔斧地在新媒体领域“跑马圈地”。  相似文献   

6.
1月21日上午,北京2008奥运会官方互联网/移动平台转播机构资源发布会在京举行。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际奥委会与中央电视台签订“2008年奥运会中国地区互联网和移动平台传播权”协议,历时9个月,众多互联网公司、运营商参与的北京奥运会新媒体转播权争夺战终于落下帷幕。央视国际成为惟一一家拥有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奥运新媒体转播权益的机构,并将独家拥有北京奥运会共计3800小时的新媒体赛事视频版权。  相似文献   

7.
聂昌昭 《青年记者》2016,(29):79-80
技术手段的提升促使新媒体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媒体成了时代的宠儿,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中纸媒受到的冲击更为剧烈.而伴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以及新媒体的兴起,我国传统纸媒的发展在面临着一系列困难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报网融合已经成为趋势.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浪潮中的传统纸媒所面临的困境,探索在“互联网+”时代报网融合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谢杰  王画眉 《编辑之友》2016,(9):103-107
新媒体时代,媒介融合加剧,“互联网+影视”的模式改变了原有的传媒生态,包括韩剧在内的境外剧在华传播受到较大影响.一向重视中国市场的韩国针对市场变化,在传播策略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以低价方式渗透至新媒体,加快与内地民营制作公司、互联网视频网站的深度合作,借助社交媒体开展强势营销.全新的传播策略使得韩剧在中国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为中国电视剧走出国门提供了很好的学习范本.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步入“互联网+”时代,笔者在此从“互联网+”背景出发,全面阐述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实际情况,对“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进行探究,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促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针对性策略,以期作为同类研究和“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工作实践的参考和借鉴,旨在进一步促进我国媒体行业在“互联网+”时代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燕 《青年记者》2017,(2):19-20
当前,以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迎接新媒体时代的重要产业发展阵地.由于过度追求“互动”效果和点击率,新媒体的新闻生产失范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最典型的现象莫过于“标题党”.2015年10月,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召开“网络新闻报道标题规范及要求”评议会,旗帜鲜明地针对个别媒体从业人员忽视甚至无视标题与内容的贴切关系,片面追求所谓“精彩”的“标题党”乱象提出了批评.2016年初,国家网信办修订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中,着重规定了“转载新闻信息,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科技》2008,(7):37-37
自从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出现以来,网络媒体的内容由于其多元化的特点,总被人冠以“非主流”、“边缘化”的印象。尤其是当视频类网站出现后,各种参差不齐的节目内容让互联网新媒体更加“草根化”。但实际上,网络媒体作为现代传媒的真正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2.
梁岩 《青年记者》2016,(35):101-102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话.对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来说,更是颇具颠覆性.如何让学生在多元媒介中生存?如何在教学环节中激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新媒体创意达人培养”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梳理了“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学界、业界关于“新媒体”内涵或定义的讨论,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不同媒介应用环境以及人们对“新媒体”的不同理解.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当前新媒体研究的两个主要方面:新技术带给人类新的交流沟通和信息分享方式,以及新媒体所引发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并给出了新媒体辨识的五个比较宽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有两个词被反复提及,高频次地出现在传统媒体的变革创新实践中,一个是“互联网+”,另一个就是传统媒体的“断崖式下滑”.山雨已来,黑云压城.电视台的开机率、收视率和广告创收在互联网的倒逼下,节节败退.如此情势,我们是弃城而走,还是坚守传统媒体人的新闻理想,在困境中找寻生存发展之路?笔者认为,我们可以认识、接纳新媒体,但是不可以随新媒体亦步亦趋,照搬人家擅长的东西,抛弃了自己的优势资源.毋庸置疑,传统媒体的优质节目资源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5.
邵林 《出版参考》2016,(4):9-12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而在世界范围内,新媒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结构性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形成基于新媒体的阅读方式以及依赖互联网的生活方式,而传统媒体中标杆性人物陆续投身新媒体,更让人产生传统媒体大势已去的“苍凉之感”.  相似文献   

16.
马强 《今传媒》2015,(4):128-129
从视觉艺术领域的现代主义创新浪潮中,数字化“革命”为各个门类的艺术形态带来了美学思维中的重大转型.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与发展,不论从其创作形式、语言体系、美学理念、视觉思维等方面,都在这门古老的艺术——舞蹈中渗透着.舞蹈的美学思维已经开始与新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相互融合,新媒体在广阔的“艺术田野”里燃起了“星星之火”,其艺术魅力的鲜活,为舞蹈创新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本文从新媒体舞蹈的具体实例为支点,分析其“重构美学”[1]中视觉思维的转型,并探讨新媒体与舞蹈融合的创新与发展之未来新路.  相似文献   

17.
刘涛 《青年记者》2016,(33):101-102
2015年两会,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传统行业纷纷迎着“互联网+”的春风,思考如何转型升级,“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强大的力量,不断促使其进行升级换代。“互联网+教育”也势在必行,当“互联网+”遇到教育,互联网对教育的变革也将是彻底而深刻的。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顺应信息数字化需求,顺应媒体融合趋势而产生的跨学科专业。新媒体专业是被互联网浪潮最先影响到的专业学科,互联网的快速变革带动了新媒体专业的发展,为了适应这种快速发展,专业课程也必须不断更新调整以适应这种发展,因此作为新媒体专业必修课的“网页设计语言”课程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在网络新媒体时代,新闻与动画的融合发展成为传统新闻媒体向新媒体靠拢的重要方式之一.经过近几年的跨界发展与演变,动画新闻在内容创新、表现形式与传播策略等方面出现一些新特征.文章以“一带一路”新闻为例,关注并审视当下动画新闻的变化,以期为动画新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来,诸如“数字化时代”、“新媒体”、“网络传播”、“第四媒体”、“第五媒体”这样一些词语,几乎每天都挂在传播业界和学界人士的嘴边、出现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上。尽管各人的看法并不完全相同,但大都认为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不过对于新媒体的性质和功能等基本问题,往往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对中国信息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全国掀起了一个“互联网+”的热潮,“互联网+”向多个行业渗透. 通过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提升医疗行业效率与服务质量.未来互联网医疗是国家重点扶持的一个方向.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将继续推进医药卫生等领域改革,提出重点关注基层、新技术的应用、新业态的出现以及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