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关于"京报"的起源、明代"京报"存在与否,以及明代"京报"的性质一直存在诸多观点,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主要针对这三个方面,征集各方面的史献资料和多家观点来进行详细的考论,并得出相关定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纸样报纸的诞生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盛唐就已出现手抄的中央政府机关报——《开元杂报》。北宋时期就已建立新闻检查制度,并出现了民间性质的《小报》和《朝报》。明朝中期政府默许民间办报以后,由民间报房根据邸报内容雕印发行的民间报纸——《京报》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北宋至明代,民间办报都处在合理不合法的半公开状态。《京报》是无官报之名而有官报之实的民间报纸,是我国古代报刊发展的最高形式。《京报》的内容除翻印《邸报》外,同时刊登社会新闻。古代民间报纸超出了宫廷报纸的内容,这对封建统治阶级显然是不利的,因…  相似文献   

3.
自《元代"邸报"新证》一文发表后,有学者提出商榷和讨论。首先,笔者对于辨者的诸多"商榷讨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次,文章又根据新近发现的历史文献史料,梳理出与元代"邸报"关系十分密切的媒体:"朝报"、"京报"、"除目"、"除书"等信息传播载体。考证出在元代现有文献中存有关于"朝报"、甚至"京报"的史料记载,而像"除目"、"除书"之类的信息传播载体史料,更是比比皆是。最后,笔者从古代社会人的新闻意识觉醒的视角,进一步考察我国元代"邸报"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张小莎 《今传媒》2015,(1):80-82
京报是清代面向社会发行的民间报纸,虽与后来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式报纸在内容、形制、办报思想等方面皆有不同,但却对当时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根据文献考察法仔细梳理了京报的发行机构、发行途径及发行费用等史实,力图还原关于京报发行的各个重要环节。本文认为清代民间报房出版的京报的发行既依靠官方驿制塘兵传递,也由于京报面向社会的民间性质,也依赖民间信局来传递,而且还有些微社会闲散人员为博锱铢之利而奔走四方贩卖或翻印京报。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7月3日,由京报集团北京娱乐信报发起的以"交流·创新·发展——地铁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主题的首届"全国地铁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北京市报业管理部门和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铁报负责人、及高等院校媒介研究专  相似文献   

6.
袁英珍 《新闻记者》2004,(10):11-12
一、"情报贩子":谋利 从唐朝的"进奏院"状到宋朝的邸报直到清朝的报房京报,三者一脉相承。尽管京报已是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但是京报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并无记者编辑,难逃官方文书的窠臼。 然而,古代报刊中,盛行于南宋的非法出版物--"小报",却隐约可见记者的影子,"南宋的小报'记者',  相似文献   

7.
一、一个论点维新运动时期是我国近代期刊史的正式开端,也是一个伟大的开端。维新运动时期期刊的勃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从汉唐到清代,我国有《开元杂报》、《京报》、《驿报》等一类出版物,登载皇室动态、皇帝谕旨,官吏升迁、大臣奏折等一类内容,已起到传播信息的作用,一般认为它们是我国古代的报纸,但是也可以认为是近现代期刊的原始或者早期的形态。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报刊的业务演变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化报纸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产物.中国长期处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之下,落后的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人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缺少联系,没有感到对新闻的迫切需求.封建王朝不给人民以言论出版自由,它自己也习惯于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统治.到十九世纪上半叶,中国还没产生出版近代化报纸的需要.不过,中国很早就有邸报了.一说始于汉代,难以证实,唐有邸报是可信的.这种"报"原由官方机构编发,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允许民间报房印行,称为京报(也通称邸报、邸抄).邸报、京报的内容大抵为宫廷动态、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之属,类似官方文件汇编.据有人考证:明末曾有京报刊登过出报人自撰的社会新闻.这一情况表明,很久以前,就有人作过使京报突破官文书性质的尝试.但是,刊载谕旨疏奏以外的新闻稿,只  相似文献   

9.
晚清时期京报并没有因新报的出现而趋于消失,反而成为新报中不可或缺的文本,出现了"文本中的文本"的独特现象.从文本理论的视角切入,发现新报之所以文本化京报,有吸引读者、培养读者群体层面的考虑,但京报自身所蕴含的政治权力,及其侧身其中的晚清社会和历史语境或更具决定作用.在华外籍报人将京报视为最权威的消息来源,通过将京报文本化为新报文本,而渐趋建立新报的权威;中国本土报人则通过将京报置于新报报首等方式,表明其中国性与合法性,在办报理念和实践上践行着一套尊王话语.通过与新报之间的互文作用,京报渐趋完成了从官方消息到大众化消息的蜕变,使读者从单一的官方权威解读中解放出来,跳出京报所定义的天下,进入新报所定义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汪康年(1860)——清末报人,《京报》、《刍言报》创办者之一。陈范(1860)——清末报人,先后在上海、北京任  相似文献   

11.
郝强 《兰台世界》2020,(2):154-157
对材料处理、史事评论、人物褒贬,其原则、体例,名之"书法",也可谓之"笔削"。以发展中的人为中心,对校武英殿刊本《明史》及诸版本《明史稿》中"何真传"的内容,辅以《明实录》及其他明清时期的相关史料进行互校,异同之处得以管窥近百年间明史相承修撰的书法痕迹。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明实录研究》未能将现存的吴廷燮写本《明实录》作为一个重要的版本加以研究是一个明显的失误。吴廷燮写本《明实录》是抄本《明实录》中卷帙较完整的一部,多数抄自内阁明清档案,具有较高的文献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展龙 《图书馆杂志》2007,26(3):69-73
《献征录》是明代焦竑编纂的一部记载本朝人物的传记史书,史料价值颇高。全书以求备、求真为原则,通过照录、并载、补裁等方法,广泛征引文集、实录、传记、野史笔记、方志等各类文献,在史料上表现出博洽、珍贵、慎核等难能可贵的史料特征。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historians have explored the effects of telegraphy on the newspap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egraphy and radio broadcast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artnership between Western Union telegraphers and radio sportscasters in broadcasting sports event "re-creatio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ing is used with 10 Western Union telegraphers and 12 radio sportscasters who participated in this early method of providing "live" away-game coverage. Included are sections on Western Union services and re-creation equipment and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6.
传统研究认为,朝报一词的指称对象是中国古代报纸,这一用法最早出现在五代,直至清末消失。笔者基于对朝报一词源流与演变的梳理,发现朝报一词的指称对象先后包括宋代进奏院状、宋明小报、明清邸报及其复制形态、近现代报纸,其性质分别为官文书、古代报纸、近现代报纸;朝报一词最早出现时间至晚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清末以降朝报一词仍然在民间文化和文学作品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明代《孔府档案》在形成、流转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书形态,这些文书形态可作为考察明代孔府日常文书制作、行政事务处理实态的切入点。明代《孔府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有草稿、定稿、正本、存本、副本及抄件,不同文书形态的形制、内容、施用对象有一定差别,其认定要件也各不相同。厘清档案中的文书形态,既能方便对其进行整理,亦能有利于判定其史料价值及各方面的利用。此认定方法具有共通性,同时适用于对其他档案的文书形态认定。  相似文献   

18.
李晓頔 《兰台世界》2021,(3):144-147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现存明代进士题名碑77通,其中20通石碑的碑阴处刻有"试官题名",记载着殿试考官的信息。进士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源自宋代,传承于元,结束于明中期,现存可见者均为明代碑刻。题名碑上的试官题名虽已有风化现象,但大多数考官信息仍可辨识,是非常珍贵的科举原始资料,将其与《登科录》比对,可填补永乐朝殿试考官信息。同时,两种材料亦可互相订正,纠正讹误,为研究明代考官制度提供更加准确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同为帝制王朝统治下情上达的形式,上书与报刊如何区分、两者关系如何,这一问题尚未得到系统解答.以报刊为基本史料,论文探究清季以降上书的形态递嬗,及其与报刊的关系特征.研究发现,报刊中的上书依据时序递嬗,呈现出勃兴、低落、迭起三个阶段性特点;上书与报刊的关系,以“关于上书的新闻”和“作为言论的上书”为特征;比较起来,上书与...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明代为例,对苏州悠久的藏书文化及历史背景进行了介绍,并着重讨论了私人藏书家的主要功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