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林 《大观周刊》2011,(20):150-150
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  相似文献   

2.
王云 《大观周刊》2012,(50):343-343
近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学生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创建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是关键。我的做法和体会是:  相似文献   

3.
李红光 《大观周刊》2012,(34):366-366
我们体育教师应通过教学和组织体育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主导作用。小学生天真活泼,具有好动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把体育课看成“玩”,只要能活动就感到满心欢喜,表现兴趣盎然,不知疲倦。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体育兴趣也有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王志娟 《大观周刊》2011,(37):273-273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在小学生中如何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阳光体育活动要具有教育性,扩大阳光体育的教育效应,通过体育课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保障体育课在时间上得到充足的安排,通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阳光体育活动,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5.
李玉芳 《大观周刊》2012,(27):308-308
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一个布容忽视的部分,也是我们能否顺利完成一节体育课的保障。体育课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对将要开始学习的内容做好充分准备。准备活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尤其是寒冷的冬天如何做好准备活动,对我们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起差决定性作用。下面我结合实际谈谈对冬天体育课准备活动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冶丰韬 《大观周刊》2012,(29):293-293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行了大胆的体育改革尝试,认为在体育课上要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普通体育教学,从教学方法上大胆改革,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通过体育活动,发项体育特长生。真正做到让学生通过体育课得到全面发展,实现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史少荣 《大观周刊》2012,(21):256-256
体育课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物质基础,是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身体机能.为文化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还是调节学生情感融洽师生关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他不仅有助于达到教学目的.而且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优良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心理特征行为表现意志品质等.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地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当今的新课标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丁杰 《大观周刊》2012,(45):406-40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不断探索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的快乐,把快乐带人课堂,以快乐教学为宗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一总结我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有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丁向阳 《大观周刊》2011,(44):138-138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记录学生过程与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并自我反馈的“菜单”化设计。体育课采用“活动单”教学具有很多优点,让学生在“活动单”的引领下去探究、去有目的有方向地锻炼,让体育课也具有实效性。在体育课堂的各个环节贯串“有目的的活动”的思想、贯串期待的心理,体育课,让学生想到的不再是只是无聊地在那儿随便玩玩而已。  相似文献   

10.
张本刚 《大观周刊》2011,(31):213-213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持久,加上体育课又是在室外进行,来自外界的干扰较其它课程要多得多。因此,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尤为重要,它是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明花  安天华 《大观周刊》2011,(15):197-197
小学生活泼好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凭兴趣而学。如果他们对老师讲的课不感兴趣,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认为在教室里上课是“受苦”,进而导致“厌学”、“怕学”、“拒学”的心理。这对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的失败。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以下是我们的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12.
那木吉拉 《大观周刊》2012,(45):407-407
新课程改革在各科教学中陆续展开,体育教学也应该加上创新的成分。具体可从运用多媒体来突破体育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多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开发学生的右脑训练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探究,以更好地促进体育课教学。  相似文献   

13.
郭辉 《大观周刊》2012,(26):206-206
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习方法不当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这也往往是学生明显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赵彩霞 《大观周刊》2013,(11):236-236
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朗读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中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小学生在朗读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唱读”现象。如何杜绝这一陋习,帮助学生克服“唱读”,培养小学生朗读能力,是我们小学教师的一大重任。  相似文献   

15.
潘天德 《大观周刊》2012,(4):180-180
部分学生的物理成绩较差,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极少数学生确属厌学以外,还有物理学科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上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韦泽剑 《大观周刊》2013,(12):259-260
思想品德课不是无足轻重的课,它关系着学生心灵是否健康成长,因而,要引起各阶层人士足够的重视。小学生有强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环境好奇、敏感、喜欢模仿,但真伪判断能力差,对某事的判断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出现一些盲目模仿的现象。做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显的尤为重要。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中如何从各个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已经显的非常重要,联系本人多年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经验中谈几点看法及感受。  相似文献   

17.
付军 《大观周刊》2011,(36):130-130
现在的学生特贪耍,这是多数教师的共识,而且这种耍是有广度没有深度,就像蜻蜓点水,一沾即飞。在体育教学中就是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一字之差而已,本质却有天差之别。体育是活动类型,体育课是一节课。换句话说,现在的学生多喜欢耍而不喜欢上课,但他们又极度反对老师占体育课,其它的任何课都可以占,体育课,不行!  相似文献   

18.
《兰台世界》2015,(Z1):11-12
<正>初中体育课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状态,所以初中体育课也成为学校升学率的"牺牲品"。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体育课教学改革,有必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初中体育课教学的顺利开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高校招生机制的改  相似文献   

19.
代超 《大观周刊》2011,(14):98-98,56
初中生厌学原因的形成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探讨初中生的厌学原因,有助于对症下药,切实帮助学生乐于学习,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王新 《大观周刊》2011,(48):111-111
新课标教学改革的冲击波,给不断成熟的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我们教学实践者一个探索的时机和改革的动力。本文试从怎样使学生学习英语从“厌学”、“弃学”转化为“想学”或“好学”方面做些探索,进而促使学生从“不会学”到“会学”,从“学得死”变为“学得活”,最终从“厌学”转化为“好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