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伦理学话语发生了由以"善"为主题到以"正当"为主题的现代性转换,从而导致了"德性"与"规范"的分离。现代性道德危机的根源也正是来自于由这种分离所引起的"道德话语"与"伦理话语"的错位,在话语的实践运用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道德教育的"伦理化",二是伦理教育的"道德泛化"以及伦理教育的缺失。对二者界限和范围的厘清有利于现代性语境下新的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2.
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遇在于它放弃了古典德性论的道德谎言,降低道德的目标,从而建立起以规范为主的道德教育模式。中国道德教育正面临着现代性这个问题,它同古典德性教育和西方现代性的道德教育都存在背离,正是由于这种背离或者说我们的道德教育还不够现代性,它才显出自己独有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们在公共领域建立起道德虚构,把针对少数人的德性教育推及到公民大众。  相似文献   

3.
规范与德性是道德的双重维度,基于道德二维视角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一个明其规范的过程,又是一个成其德性的过程,是二者有机的统一。明其规范就是化德性为规范,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人们生活各方面的行为准则,给人们的行为提供可依循的准则;成其德性就是化规范为德性,在明白具体规范的基础上培育人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道德教育、社会政策引领以及精神文化产品渗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德性,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提供稳定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鞠鑫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24-127,140
约翰·杜威提出了"教育生长观",指出教育就是不断生长的过程,包括体格、智力和道德的生长。"生长自身才是惟一的道德的目的"。"教育生长观"是推动现代学校品格教育走向理性化的路径。现代学校品格教育就是以培养人的德性生长为目的,它以人的未成熟状态即人的生长或发展的可能性为前提,它的内在价值在于人的德性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外在价值在于协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个体德性经验的增长带动社会经验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张鹏 《教育评论》2014,(3):93-95
人生观教育与德性涵养具有同一性,即德性涵养的过程也是人生观教育的过程。德性涵养的重要意义在于有利于人生理想的实现,有利于人生目的的实现,有利于正确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在当代社会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交织的转型时期,"责任"是个体的人在共同生活中,通过德性外化与规则内化的过程而形成的道德自觉。而角色责任作为责任的起点成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核心。当代大学生过渡性、可塑性与多元化的年龄特征与多元价值观交织的时代特征,对其角色责任教育从角色意识、角色行为与角色能力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角色责任教育应以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为核心,培养角色情感、创设可能角色情境、重视"他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社会,"教师"身份被塑以"道德家"的形象,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道德赋值的历史过程。在现代社会,教师道德身份与教育身份的关系发生反转,教师职业"去道德化"趋势明显,这不仅削弱了教师职业的师道尊严,消解社会对教师身份的"崇高想象",也造成了教师职业伦理困境乃至职业危机。消解这一困境与危机,一方面需要教师在不逾越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自身的德性修养,努力做到"为人师表";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尊重教师道德发展的自由意志,鼓励但不强制教师追求高尚完美的德性,还教师身份的职业化样态。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圆中国梦而奋斗。九年级上册教材"如何共圆中国梦"这一核心问题,就是贯穿初中三年六册教材的主线,其他知识点都可与之串联,形成知识体系,从而系统指导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具体说来,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包含有丰富的德性理论,德性论是其道德哲学研究的目的,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康德德性理论的核心问题包括:德性专属于人这种"有限的理性存在者",只有人才能够拥有德性;从德性与义务、内在自由、准则的关系中才能准确把握德性概念;德性是幸福的前提和条件,德性与"配享的幸福"的一致才是人类道德实践应当追求的目的。当代人们的道德实践应注重道德原则与品格担当的统一,反思个体幸福实践。  相似文献   

10.
情感不仅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中间环节,而且情感在个体德性形成的完整过程中始终具有重要作用。情感—价值体验模式就是一种以情感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的德性培养模式,在于促进儿童以体验为核心,知情意行的整合学习,可采取渗透性策略、生态性策略、礼仪化策略等教育策略。道德学习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的整合学习。  相似文献   

11.
教育伦理是教育活动中以人际关系和谐以及教师德性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伦理,体现了当代教育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品性和道德修养,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伦理的自觉践行。在师德教育中,面临着教育目标道德缺失、教育过程道德失落、师生关系道德旁落等问题。为此,应通过道德教化、道德评价、道德激励等方式,将教育伦理内化为教师德性,以提升教师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世纪作为起点,大学经历了数次变迁,每一次变迁都是一种制度转型。在今天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伴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大学危机的日益加深,现代大学再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在经历了理性大学、文化大学和知性大学之后,德性应是后现代大学的必然归宿。只有通过重建一个德性的共同体,后现代大学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由现代性所导致的大学道德危机。  相似文献   

13.
李晋刚 《教育评论》2022,(10):95-102
人类的崇高与尊严源之于人的德性。儿童道德启蒙的逻辑起点是这一根本问题的元问题。天性是儿童道德自启的根基与潜在。天性丰饶之白是儿童的道德自在,后天环境是制约儿童道德的他在。人性是儿童道德启蒙的可能与目的。自由意志赋予了儿童道德可能,感性产生道德激情,理性为道德立法。关系远近亲疏导致爱有差等,促进德性修为与伦理良序。教育是儿童道德启蒙的路径与工具。教育的德性就是通过知与行达到人生德性的目的。学达性天将“性”与“天”齐,经由教育的唤醒与他启,使儿童迈向理想人格和道德至境。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进程中,受工具、技术理性主义的强势渗透,无限崇尚理性、迷信数字和追求效率的现代教育管理走上了麦当劳化的管理模式,出现了人文的失落和自由的压抑,个性的丧失和创造的消解,人格的扭曲和道德的失范,陷入了现代性危机的漩涡。以人学理论为分析框架,教育管理的现代性危机其实质上是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在理论层次、思想观念和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究其根源,就是现代性以绝对理性去定义人——"单向度"的理性人假设,使人的存在失去了根基而出现的"人"的观念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罗佳  刘雪峰 《林区教学》2014,(11):81-82
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不能停留在让学生认知到一些思想、道德及政治观念,因为人的思想观念与德性只有在生活中实现出来才具有真实的意义。当前,我国现代化已进入到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日趋复杂,社会体制、思想形态及道德价值观念都处在剧烈变换的关头,这极容易造成社会文化危机。中职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意义就在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危机现象,通过塑造学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而教会他们在走出校园后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6.
普遍道德目的的空想性、普遍道德教育的有限性和个体德性的可塑性是普遍道德教育形成德性混沌的人为原因。摆脱道德危机必须从降低不稳定性开始。消除普遍道德目的的空想性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而谋道性与谋生性共存的教育是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环境危机的本质是人性危机,女性主义哲学揭示出正是男性逻辑与现代性的合谋,造就出"破坏环境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深受父权逻辑影响的现代教育推波助澜,一直在培育"破坏环境的人".要解决环境危机中的人性困境,人类社会需要重视女性特质和女性道德,培育"爱自然的人""关系中的人""多元丰富的人"和"拥有关怀能力的人".学校环境教育应从整体上转向造就人性和谐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德育主要指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并不必然导致道德教育的高效。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仍然需要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生活世界中的道德是应如何生活还是事实上如何生活;基本的道德认识是把道德看成是道德德性还是权利;“做人”的道德规范是否完善。在现代性条件下,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关切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关切道德规范背后的道德权利教育;关切“做人”的道德规范的教育。这些问题不解决,学校道德教育即便回归生活世界也无法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20.
德性伦理学作为古代哲学家探讨道德问题的经典模式,在现代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冲击下曾经一度被边缘化。德性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主要是通过回归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来实现的,同时也是一些哲学家批判现代性价值观念的思想资源。然而,为了使自己同一般意义上的德性理论区别开来、回应道德义务规范理论的质疑,德性伦理学就必须依据好的人类生活或幸福、德性的基本原则以及人性论等要素来澄清自身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