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运动竞赛中运动员要正常发挥自己的体力与技术,获得良好成绩,就需要考虑如何运用战术。在比赛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几个实力接近的运动员,谁能运用好战术,谁就能获胜。尤其在训练水平较高的优秀运动员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战术是指在竞赛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可以把它理解为体力分配和心理攻势的结合。要使比赛获得成功,除合理分配体力外,如何根据敌我双方的特点,运用心理因素制定合理的战术是十分重要的。游泳比赛中无论采用什么战术,都包括技术策略和心理策略两个方面。本文试对游泳比赛中常见的战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的游泳水平提高很快,个别项目的尖子运动员已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从总体来说还比较落后,与先进水平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我国游泳落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在参赛时如何根据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掌握好比赛速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因为如何分配体力,掌握比赛速度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游出自己最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为此,国外已有不  相似文献   

3.
游泳比赛分段成绩能够反映运动员的体力分配与战术运用,对分析比赛与训练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5年来参加世界杯游泳系列赛和中国游泳冠军赛1 500 m自由泳决赛运动员每个50 m分段时间的对比分析,在揭示优秀1 500 m自由泳运动员体力分配特点的同时,探寻中外运动员参赛配速方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所在.认为我国男子1 500 m自由泳普遍存在比赛前程速度过快,导致后程乏力.  相似文献   

4.
1500米自由泳是游泳比赛中最长距离的项目,它和田径的长跑项目一样,对运动员来说,要获得优异的成绩,不仅应有良好的体力与技术,也需要成功的战术。战术的种类是很多的,本文通过对此项目中的基本战术一体力分配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初步认清了体力分配的关键问题,为探讨运动员良好的战术意识能力提供依据。一、从长距离自由泳的发展情况看战术的改进近十几年来在游泳各项中,成绩提高较快的是长距离项目,特别是男子1500米自由泳。无论从世界或我国纪录提高的情况来看,提高的比例均比短距离大(详见表一、二)。  相似文献   

5.
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否根据自身和参赛项目的特点合理安排比赛战术,将会直接影响到比赛成绩。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三届和第二十四届奥运会、1986年全国游泳比赛及第六届全运会获胜游泳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了解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找出我国运动员的不足,为我国游泳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游泳运动的竞争程度日趋激烈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比赛战术对于游泳成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世界优秀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采用的战术主要以下述5种:1、匀速游完全程,采用这种比赛战术的选手比赛全程中的游速实际上不变的。2、用固定的速度游完比赛的前程和中程,终点冲刺前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游泳女子400米自由泳体力分配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采用数据统计、对比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以体力分配视角分析2020东京奥运会女子400米自由泳预决赛前三名的分段配速、体力分配战术运用情况,以找出不同之处。研究发现:(1)蒂特姆斯选手和莱德基选手两位实力相当,其分段成绩不相上下;(2)第二名选手莱德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该项目的冠军,但在此次比赛中没有很好展示出战术节奏,后半程出现明显失误;(3)李冰洁选手应该把重点放在提升自身竞技能力以及出发转身等细节上。三名选手们目前的综合实力都属于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对于自身分段配速及体力分配上。但是在一些体力战术运用上还需再精进一些,尤其是我国选手李冰洁。同时女子400米自由泳该项目在日后的训练过程当中,可以从第四阶段所表现出的“降速现象”入手,对运动员们的无氧能力及后程耐力加大操练,争取将生理极限等方面突破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张强 《游泳》2009,(5):60-61
现代竞技游泳比赛中,想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加强科学选材和训练外,还要加强对比赛战术的研究。每个游泳运动员都有不同的技术风格和心理素质,但优秀运动员共同的特点是具备不易受干扰的、合理的动作节奏和体力分配。美国的康西尔曼在其《美国游泳技术与训练》一书中,认为用较均匀的速度游全完程的方法是最可取的,并制定出“均匀速度表”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13~14岁少年和成人200m各式比赛战术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得出:我国少年游泳运动员在200m各项比赛中,战术应用基本正确;合理的体力分配习惯是少年时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6、27、28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战术因素对优秀运动员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争权夺标”战术在奥运会游泳比赛中的运用“争权夺标”战术是指游泳运动员在比赛的预赛、半决赛阶段,分别根据所有参赛运动员的水平和实力,以争取夺得决定权为目标,在体力上有所保留、速度上有所控制,并确保能游进下一轮的情况下,按预先设计的速度进行比赛,取得决定权后再竭尽全力,力争游出更好成绩去夺取优胜名次的比赛战术。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是以争取获得好名次为主要目标,而目前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又需经过多轮。因此…  相似文献   

11.
在中长跑项目的比赛中,战术的运用已成为中长跑运动员比赛最后取胜的关键。所谓中长跑比赛的战术,简单地说就是比赛中所采取的跑法。合理的分配体力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战术。合理的战术能使运动员充分运用自身的体力、技术、比赛经验以及意志品质,发挥最高水平,创造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近3届全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发现全运会游泳获奖运动员比赛时前后程百分率差距进一步缩小,中长距离项目前半程比后半程百分率要大。“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运动员在第9届全运会上普遍采用的战术;“破纪录”战术和“后发制人”战术亦是在第9届全运会中行之有效的战术,但对运动员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1 995年世界锦标赛和第 7、8届全国运动会获胜皮划艇运动员比赛战术的研究 ,发现中外优秀皮划艇运动员参加 1 0 0 0 m项目比赛时的战术特点及我国运动员与世界优秀运动员比赛的差异。研究过程中发现 ,世锦赛上男子皮艇 5 0 0 m项目的战术特点较相似 ,其前后半程成绩非常接近 ,比赛速度、战术不是关键 ,而 1 0 0 0 m比赛项目很大程度上靠战术取胜 ,但在我国比赛中5 0 0 m和 1 0 0 0 m比赛项目靠战术取胜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战术角度探讨了1500米自由泳速度分配的分类和特点。经60、70和80年代中、外优秀运动员速度分配战术的比较,提出了提高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运动成绩的速度分配战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外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仲明  杨国宽  陈爱萍 《体育科学》2003,23(2):86-91,129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国内运动员在全运会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国内外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特点及其差异:100m仰泳项目,国内外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呈先增加后减小的现象;100m自由泳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前后程百分率差有加大趋势。400m以上自由泳项目,国内优秀运动员比赛中较多采用负分段的游法,但我国运动员速度均匀性和后程的冲刺能力差。  相似文献   

16.
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中外优秀选手速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07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男子20 km、女子20 km和男子50 km优秀选手的速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优秀选手合理的速度分配和战术方式是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2008奥运备战过程中,竞走项目的 战术要精心设计,有针对性地制定并运用好战术,争取比赛的胜利是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对游泳比赛体力分配规律进行研究,采用文献查阅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外游泳运动员200米分段成绩的情况。结果表明:在男女200米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四项分段的平均水平上,中国运动员均显著低于世界运动员。而在男女200米游泳的分段构成比例上,中国与世界的优秀运动员均呈现出一致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体力战术是指在跆拳道比赛中,根据自身和对手体力情况,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自己的体力,获得比赛优胜的方法。紧张激烈的比赛需要跆拳道运动员必须具备较好的体力。每场十几分钟的比赛运动员的体力消耗很大,如果需要进行多场比赛则更需要保持好体力。良好的体力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获得。有了体力不能在比赛中合理加以利用,往往会痛失良机。  相似文献   

19.
奥运会优秀游泳运动员参赛战术新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近3届奥运会游泳比赛优秀运动员参赛战术的研究后发现,战术因素对优秀运动员取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争权夺标”战术是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游泳预赛、半决赛中较广泛采用的战术;“先发制人”和“后发制人”战术是奥运会游泳决赛中金牌运动员采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典型战术。  相似文献   

20.
以200m竞技游泳项目为切入点,采用速度系数的数理统计方法对优秀游泳运动员的体能分配方式进行矩阵分析。结果表明:(1)大多数顶尖选手采用了第一个50m最快,第三个分段最慢的体能分配方式;(2)中国运动员多在第一个分段速度系数较高,游速较快,对后程冲刺阶段的速度耐力的重视程度不如开始和途中游阶段;国际顶尖选手,前分段与后分段相差较小,体力分配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