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地理课程改革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强调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地理能力的培养,发展地理思维能力,突出专题地理知识,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初中地理课程分为地理基础知识、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三大板块,高中地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和地理信息技术三大必修板块和七个各有侧重的选修板快。  相似文献   

2.
衔接初中与高中融和自然与人文兼顾课本与图册取舍必修与选修2004年,全国各地高三应考学子统一使用了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高中地理(选修)1~2册和初中地理1-4册。如何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兼顾课本与图册?取舍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为此,《地理教育》杂志社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原点,以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为  相似文献   

3.
曹宇辉 《教师》2013,(13):76-77
一、新课改教材的内容及特点分析⒈"地理必修Ⅱ"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1)从内容来看,"地理必修Ⅱ"主要是侧重人文地理。但是,地理必修Ⅱ提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主张自然和人文地理的截然分离和割裂,也不拘泥于讲授纯粹的人  相似文献   

4.
《地理教育》2004,(2):78-78
2004年,全国各地高三应考学子统一使用了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高中地理(选修)1~2册和初中地理1~4册。如何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兼顾课本与图册?取舍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为此,《地理教育》杂志社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原点,以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为  相似文献   

5.
2004年,全国各地高三应考学子统一使用了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高中地理(选修)1-2册和初中地理l-4册。如何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兼顾课本与图册?取舍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为此,《地理教育》杂志社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原点,以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为基点,以近年高考命题走向为视点,整合高初中教材,并聘请经验丰富的命题专家、长期奋战在高三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编写出版了高二、高三单元及综合复习资料《地理知识整合与能力训练》一书。  相似文献   

6.
2004年,全国各地高三应考学子统一使用了高中地理(必修)上下册、高中地理(选修)1~2册和初中地理1~4册。如何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融合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兼顾课本与图册?取舍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为此,《地理教育》杂志社以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为原点,以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教材为基点,以近年高考命题走向为视点,整合高初中教材,并聘请经验丰富的命题专家、长期奋战在高三第一线的优秀教师编写出版了高二、高三单元、综合复习资料《地理知识整合与能力训练》一书。该书共分15个单元。高中地理必修部分8个单元,高二选修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1.建立知识间的联系,融会贯通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初中地理知识。一是可以抽点时间浏览初中地理教材,主要是地球地图知识、大洲大洋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基本情况、中国分区地理等内容,加深这些基础知识在头脑中的印象。二是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当涉  相似文献   

8.
刘雄兵  陈鑫 《地理教育》2015,(Z2):133-135
区域地理学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说明》考试范围和内容包括必修地理1(自然地理)、地理2(人文地理)、地理3(区域可持续发展)、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有关内容。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高中文科生普遍反应区域地理学习太薄弱,本文从一条主线、两点变化、三层关系、四个关注谈谈区域地理教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中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和必修三区域地理模块,围绕人类社会的重要生产生活活动展开,易于实现生活化教学。必修一自然地理模块已不再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而是选取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注重从人地关系视角展开研究,这为实现生活化的自然地理学习提供了条件。努力使自然地理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  相似文献   

10.
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树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复习中应以高考考试大纲为依据,以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为指导.突出区域定位.建立空间概念;理清复习思路,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运用高中地理原理。整合高初中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区域发展:精选练习.加强解题训练.  相似文献   

11.
区域地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地理知识的基石高中地理主要内容是学习和研究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目的是要就某个区域的一些地理现象作出解释或对区域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这些知识的落脚点是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学生学习的关键是熟悉各区域的区域特征,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地理知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学好区域地理就成为地理教学的关键一环.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要素;对区域特征进行对比;将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有机结合探索区域环境与发展方向.从总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区位”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人文地理中的重要概念。对“区位”的描述和分析贯穿教材多处,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贸区位等。在高中选修教材的中闫区域地理中也多有涉及。但教材运用比较灵活的方法分析区位问题,学生易对“区位”、“区位条件”、“区位因素”等概念混淆不清。遇到具体问题则思路不畅,陷入被动。若能根据中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和地理思维能力建立区位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问题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正在全国十省区试用的高中地理新教材最为突出醒目的变化是顺应地理学科发展和社会需要,增加了人文地理知识,其知识容量大大地超越了自然地理知识,人文地理知识分布在高一教材(必修)下册四个单元和高二教材(限选第一册)五个单元之中,包括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环境地理、人口地理、城市(聚落)地理、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和政治地理等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中的系统人文地理学知识,并与自然地理基础知识(高一教材上册),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三教材限选第二册),共同构建了高中地理教材新的学科体系,为完成地理学科在高中学段所承担的教育任务奠定了基础,利用新教材,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整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学会参与,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和学会评价等适应社会生存以及终身学习等能力,是地理教师一个新的课题.山西省教育厅教研室经过3年的实践、摸索、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正>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综合的最好结合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展示世界和我国热点事项的最好平台;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简述,评价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  相似文献   

15.
袁晓萍 《地理教育》2015,(Z1):68-69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三版地理必修三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中第二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高中地理课程的设置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必修三在必修一、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要内容,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要内容,必修三以区域地理为主要内容并主要说明一定地区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农业、工业与城市化是人类活  相似文献   

16.
高中地理知识由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大类知识组成,通过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宇宙、大气、海洋和陆地地理环境要素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则是将地理问题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联系在一起,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地理选修是在必修基础上,针对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及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地理问题为学生所作的相关知识补充,以期在必修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社会视角,站在已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的立场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更专业的地理学知识研究解释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提高专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石倩 《地理教育》2015,(Z1):25-26
一、研究背景当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地理环境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高中地理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主,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主,必修三则侧重区域地理。无疑,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一、“旅游地理”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地位本模块在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的七个模块中,与“城乡规划”模块同属于人文地理分支课程。高中地理必修课程涉及经济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等人文地理分支内容,连同“城乡规划”选修模块,均侧重人类活动的物质层面。本模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发挥高中地理课程优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实际上高中地理课程必修、选修模块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还隐含于“技术”学习领域)。高中地理课程由“必修”与“选修”课程组成。  相似文献   

20.
摘要: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基于安徽省生态省建设和环境教育实际,高中阶段在完成地理必修、选修Ⅰ学习后,开设地理选修Ⅱ地方课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试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环境教育目标,追求形成对环境教育的科学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教材的内容结构和组织体现环境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同时注意把握与高中地理必修2和选修Ⅰ模块6课程的关系。作为地方教材,注意体现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