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归思想足指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有侍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变换归结到一类已解、易解或可解的问题中去,使问题化难为易,化隐为显.其一般过程如图:  相似文献   

2.
刘宇 《高中数理化》2010,(11):56-57
化学过程是抽象的过程,解决某些题目时,我们若完全依据其真实的原理或过程分析,往往陷入繁杂的运算,甚至出现错解.反之,我们把过程理论化,为其创设合适的情景或数学模型,问题立即变得清晰、明了.本文以几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高中化学学习在进入高二后,特别是学习了各种金属后,关于一些混合物的问题,经常会用到巧解的方法.比如像巧用元素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荷守恒或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的关系,等等,有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如此巧解,答案便水落石出了.学生们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在解题特别是在解选择题时显得格外省力.现举几例如下:  相似文献   

4.
混合物的判断与计算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难度也较大,能有效地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这类题时应先判断混合物的成分,然后再求各成分的含量.现将其常见解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高中化学学习在进入高二后,特别是学习了各种金属后,关于一些混合物的问题,经常会用到巧解的方法.比如像巧用元素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电荷守恒或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的关系,等等,有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通过如此巧解,答案便水落石出了.学生们在掌握了这些方法之  相似文献   

6.
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所谓转化,就是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有意识的“联想一转化”使之变成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求得原问题的解.  相似文献   

7.
运用方程思想巧解非方程问题安徽省六安一中黄光银运用方程思想来解题,就是把变量间的数量关系用解析式表示出来,并把解析式看作一个方程,通过解方程的手段或对方程的研究,使问题得以解决.本文仅限于探讨方程思想在解决非方程题型问题中的应用.一、求值或化简有些求...  相似文献   

8.
在化学试题中,有很多计算型的试题,是可以通过“差值比例”而求解的.虽然这种解法对解某些题来说,并不是最简单的和唯一的,但它作为一种新的解题的方法是值得推荐的.因为它不仅能培养解题者的发散思维.提高其化学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对于如何把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者是将隐含的信息变为数学的边界条件,以解决化学与数学学科间的渗透的教学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与圆有关的多解问题,在考试中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解答时同学们经常会出现漏解的情况.为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一问题,现举例说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化学讨论题是一种考查考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新题型.这种题型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分析,正确地运用所学的化学方法和理论,全面客观地解决化学问题.解化学讨论题一般采用分步讨论和分类讨论的常规方法,但常规方法并不能顺利解答所有的讨论题.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化学讨论题的创新解法.  相似文献   

11.
解决数学问题.我们不仅要反思课本知识,反思数学方法,反思错解原因,而且要反思知识间的联系,反思特殊方法,反思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等.  相似文献   

12.
运用图象法解题,是从定量和变量的角度去分析化学反应过程,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其主要类型有:讨论反应发生的程度、讨论反应物是否过量、讨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取值范围.其解题思路是:写出分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的临界点的反应物的量或生成物的量,确定讨论的范围;在不同的范围内作出相应的图象.图象一般包括起点、转折点(临界点)、终点.其最大优点是:形象直观,不需要详尽细致的解题过程,只要根据图象就能很好的解答.用图象法解化学问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函数图象解三角函数题,是一种简捷、直观、省时的有效方法,使许多复杂的或无从下手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下面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4.
任永奎 《时代教育》2007,(9Z):81-8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多数学生是较为重视的。然而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工具,许多学生并未真正感受到它的实用价值.往往低估了数学方法对于学习化学知识及其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或不会灵活运用数学这一工具去理解、解决化学问题。其实,许多化学理论、规律、计算等若能灵活而有效地借助数学方法去剖析、推演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15.
机械波是按周期性变化的,具有传播的“双向性”.在变化过程中,有关的物理量将存在一些可能值.在解决波的多值问题时,学生往往感到复杂、陷入困境,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出现漏解现象.如果利用波的“归一化”原理,便能迅速、顺利地解决此类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三角函数中,根据一些角的三角函数值,求其它角的值或其它角的三角函数值,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往往因思维的不严谨或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又忽视对结果的检验而产生增解.本文试图通过一些典型例题的分析,谈谈避免这类问题增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方向阳 《中学理科》2006,(11):15-16,91-92
有专家指出,在高考答题中平均两分钟时间要完成一道选择题,否则就不能顺利的完成全卷的答题.高考的计算型选择题往往隐含着巧解的思路,旨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考查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所以解计算型选择题时,不要忙着去算,不要照俗套去走,要找到巧算途径.化学思想是解题方法的指南,守恒思想贯穿着中学化学的始终.守恒法是化学计算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包括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物料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等.在解题巾灵活应用守恒法,常常可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技巧化,既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又可以提高解题的准确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介绍守恒法在解决计算型选择题中的妙用.  相似文献   

18.
马佐辉 《中学理科》2006,(3):F0003-F0003
极值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是把研究的对象、过程、数据、变化,经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值,从而得到正确答案.它通常用于解决一些讨论题.用该法解题通常有以下步骤:①找出引起化学过程(或某个化学量)变化的因素;②假设把问题推向极端,即取最大值或最小值;③通过极端状态分析,判断所求化学过程(或化学量)的变化情况.运用此法解题,可收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解决数学问题时,把那些待解决或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解决或易解决的问题,最终使问题获解.这种数学思想就是转化思想,它的使用原则是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下面就几个例子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20.
解决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方法,方程或方程组、比值等数学方法在解物理题时应用比较变普遍,大家也很熟悉.本文主要举例说明三角函数、二次函数的最值及不等式在物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