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我国名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很早时就主张幼儿园应有“读法”(即识字教育),世界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也主张应将“读、写、算”纳入幼儿教育的范围。近几年来,许多专家学对幼儿识字教育作了进一步研究,也明确提出了对幼儿进行识字教育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方法得当,识字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还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能力,使幼儿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教育是通过建构幼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断促进幼儿的生存和发展。从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的发展问题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并充分认识到环境对支持和扩展儿童早期的学习与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意大利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也非常重视环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认为幼儿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国内外研究表明,幼儿教育的质量问题,本质上说是如何创设优质环境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问题。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的“基本原则”中提出:坚持鼓励儿童参与。  相似文献   

3.
早期德育在幼儿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它是全部幼儿教育的基石和重心。幼儿的早期德育不仅仅重要,也最为复杂。它既是独立的,又广泛地渗透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各项内容和活动之中,并有其特定的心理结构,所以,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幼儿早期德育中,始终把握幼儿的品德心理结构,抓住早期德育中最关键的工作环节,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当代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是一个不可跳跃和不可逆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自爱—他律—自律—公正”等阶段,而2—7岁幼儿的道德发展处于最初阶段,属于他律…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1892——1982)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幼儿教育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他的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幼教事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探讨他在幼儿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一、必须研究儿童心理,才能使幼儿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陈鹤琴认为要研究幼儿教育必须从研究儿童心理着手,这样才能为幼儿教育提供科学的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是国家的未来,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幼儿的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主导者和参与者,幼儿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所具备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努力把幼儿培养成人格完善、品质优良的社会有用之才。一、幼儿喜欢游戏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认为:"幼儿是以生命为游戏的。"幼儿喜欢玩,这是天性。他们可以玩安静的游戏,如玩积木、拼图、多米诺骨牌,随意涂鸦、捏橡皮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对幼儿进行的教育不能过于分化,幼儿教育需要高度的整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强调:"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对幼儿教育而言,尽可能地加强教育的整体性,符合幼儿学习的特点和需要。  相似文献   

7.
如何看待城镇公办幼儿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公办幼儿教育体制改革既要考虑它的历史演变,也要考虑未来社会福利体系建构中对城镇公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定位.当前,城镇公办幼儿教育体制改革的可能路径是:(1)将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作为公办幼儿教育资源扩张的重点.(2)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街道和国有企业办园.(3)不断探索民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8.
六七十年代以来,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日益重视,八十年代以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形成一股世界性潮流,成为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关注的热点,因而,该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思考、改革幼儿教育具有积极意义。本文着重介绍几个方面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成果,并结合幼教实际谈谈本人的一些思考,希望引起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进一步关注。一、儿童的依恋发展依恋是儿童与其主要教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了多种西方幼儿教育模式。应该说,西方一些优秀幼儿教育模式如高宽教育方案、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瑞吉欧教育方案和光谱教育方案等因其品质优秀、实践性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一股势不可挡的课程改革潮流。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学前教育家,如皮亚杰、蒙台梭利、马拉古兹和加德纳等,也给我国学前教育带来了理论和实践层面的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在新时期开展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幼儿教育游戏化教学的重视,通过游戏化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兴趣加以培养,对幼儿实施相应的教育和指导,为幼儿未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从小班美术活动入手,对游戏化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幼儿教育事业的生态化发展,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尚红艳 《教育导刊》2004,(24):15-18
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继福禄倍尔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家。她最初研究智力缺陷儿童的心理和教育问题,后来创办“儿童之家”,致力于正常儿童的教育实验。她撰写幼儿教育作,开办国际训练课程,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促进了现代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倡导“自然、和谐、人”的教育潮流冲击下,现在全国各地的幼儿园掀起了“蒙氏课程热”。  相似文献   

12.
恽代英幼儿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荣 《文教资料》2005,(30):152-153
恽代英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和革命青年的领袖。他十分重视幼儿教育,认为教育要普及人的一生,从婴儿到老年,都要受到教育的陶冶,从1916年到1920年间,先后在《妇女杂志》、《妇女时报》、《青年进步》、《解放与改造》等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公育在教育上的教育》、《驳杨效春非儿童公育》、《理想之儿童俱乐部》等文章,论述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猛烈抨击旧家庭幼儿教育观,同时对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幼儿教育方式和方法。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现代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认为,早期教育对儿童智…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儿童观发展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西方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教育家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儿童观。西方现代儿童观肇端于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开创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道路。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新的儿童观,为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代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在大力提倡新的儿童观的同时,又把它应用于教育实践,推动了西方现代儿童观的发展。20世纪以来,以儿童为本位的现代儿童观的提倡和应用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一种趋势,这必将会推动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未来社会要求新一代人既要有理想、有道德、有化、守纪律,又要勇于探索、思想活跃、善于动脑、应变能力强。于是我们就不难发现,幼儿的智力将是他们立足社会的一个重要砝码,更是幼儿在未来进行创造、取得成功的根本。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如果把他本人17岁达到的智力水平算作100%,那么4岁时就达到50%,4-  相似文献   

15.
美国幼儿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儿童需要学习。”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社会学习课程的意义所在。社会学习是美国幼儿教育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①促进幼儿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的发展;②发展幼儿交流、分享和合作的能力;③增加幼儿有关其他文化和种族的知识;④帮  相似文献   

16.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就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可以说就是游戏。"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教育契机。幼儿主体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幼儿游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确定的。一、丰富的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多元化思维拓展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突飞猛进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师不再让孩子枯燥地跟着老师说一说、做一做,而是引导孩  相似文献   

17.
在特区的教育体制中,把幼儿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投资,这是发展学家一再强调的问题。要使特区的人受到二○○○年所需要的技术教育,就需要对所有的儿童普及基础教育并教会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适应开放型的现代化社会的幼儿教育体系和儿童校外科技文化活动的网络,并根据特区的环境所造成的儿童的特殊心理,形成一套适合特区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以便能够考察、分析和正确利用影响儿童发展的各种因素,满足儿童成长的全部需要。经济特区幼儿教育的特点1、经济特区(特别是深圳等新开发特区)由于从外地引进人才,大批人口从外地迁来,各地风俗、语言、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幼儿在生活习惯、心理发展、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2、特区社会是开放型的,儿童接收的信息量超过其它地区的儿童,而且这种信息是比较新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演进,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儿童生活的认识的科学程度日益提高,多位教育家对儿童生活做了深刻的理论探讨,得出了很多关于幼儿生活的精彩论述。本文借鉴杜威、陶行知、张雪门等教育家的儿童生活观,并推演出相关启示,以期使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及管理者更加科学地了解和关注儿童,实施正确的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教育不断发展,其对教师作为一名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不仅要看好幼儿,带好幼儿,还需要"创造性地组织与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幼儿教师需要成为一名研究者,研究与幼儿有关的一切事物与环境。前不久,教育部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相似文献   

20.
黄金花 《文教资料》2007,(13):186-187
心理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制定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时,需要考虑幼儿心理的衡量标准、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环境的变化,同时也需要考虑预防幼儿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