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骋  陈然 《新闻通讯》2011,(11):26-27
广西卫视因其具有地缘性和跨国覆盖的优势.承担着面向东盟对外新闻报道的重任。广西卫视面向东盟的新闻报道,实际上是一种力图超越不同文化差异与障碍的跨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2.
从2006年起,广西卫视不再提女性定位,转变成以中国—东盟合作为主轴,同时兼顾民族和时尚内容,形成东盟、民族、时尚三大特色频道,2008年上半年广西卫视在华南地区收视率排名第一,广告收入也大幅增长。置身于娱乐性和功利化的电视市场背景下,广西卫视的转变令人深思,给人启示。  相似文献   

3.
谌怡秋 《传媒》2024,(2):59-61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的推进,媒体在面向东盟国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如何构建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发展新格局,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广西日报面向东盟国际传播的做法,探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合作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李庆林  万卉英 《传媒》2022,(3):45-47
近年来,广西广播电视台通过合作传播的方式拍摄了一系列面向东盟的专题纪录片,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对外传播的特色之路.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广西广播电视台做好面向东盟周边传播中的实践经验及启示,旨在为中国电视节目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中,广西具有地理区位、民俗文化、人文往来等特殊性,被赋予国际传播的重要使命。需以特色、精准、立体思维提升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效能,实现从“大众”到“特色”的本土化传播,做好从“泛化”到“精准”的浸润式传播,构建由“平面”到“立体”的现代化全媒体传播格局,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一些省级卫视纷纷出招亮剑,积极寻求新的突破:贵州卫视亮出“西部黄金卫视”的概念;云南卫视把发展目光盯在东盟自由经济贸易区,欲办出有特色的面向东盟的电视节目;以“9 2”为主角的“泛珠三角”经济圈的确立,让广东卫视欲构筑“泛珠三角”的卫星电视交流平台;海南卫视改成旅游卫视,探索专业频道的经营之路;广西卫视积极打造“中国第一女性特色卫星频道”。在进入份额竞争时代之际,这种探索和改革背后的动因更加显化,那就是打造核心竞争力,争抢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社会发展的信息需求,谁反应更敏锐、操作更果断、手段更到位,谁就…  相似文献   

7.
张颖婷 《视听》2023,(4):121-124
作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推动者、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广西积极推动中国—东盟交流对话。对于在区位和地缘上具有明显优势的广西主流媒体来说,面向东盟国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传递好中国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广西日报传媒集团通过版权合作模式、青年对话探讨模式,以及文化节目“出海”的形式,在促进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和文化交流互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抓住新机遇,实现特色化传播的成功转型从广西卫视确定的发展思路看,广西卫视突出存在一个宣传转型问题,即节目内容从原来的女性特色改变为东盟特色,我认为这个宣传转型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9.
一、依托地缘优势,寻找广西卫视发展的独特之路沿边沿海的广西,地缘优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经开始显现,当时活跃的边境贸易,展示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地缘优势。如今,在中国与东盟"10 1"自由贸易协定的棋盘上,广西同时占有了东盟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在全国省级卫视纷纷改版重组谋求特色经营的浪潮中,广西卫视以"中国第一女性卫星频道"的定位脱颖而出、绩效斐然,赢得收视份额和频道排名的大幅攀升;三年后的今天,广西卫视以"使命·影响力"为诉求,高扬起"东盟、民族、时尚、"的旗帜.从女性特色到家国天下,从棋出险招突破同质化到媒介使命的返朴归真,广西卫视发展战略的理性回归给予我们的丰富启示,需要放在我国省级卫视发展的总体趋势下去考察.  相似文献   

11.
广西对东盟的传播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其本质是塑造中国广西在东盟国家受众中的文化认同,进而提升广西在东盟地区的区域影响力,为广西加强与东盟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提供持久的动力。本文阐释了文化差异与认同的学理,分析了广西文化特征的解构性、广西与东盟文化差异的表现以及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现状,从而提出广西对东盟的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传播能力是衡量媒体影响力水平的尺度。本文对广西媒体对东盟信息传播能力的内涵进行界定,提出了传播能力的评估要素,对近年广西媒体对东盟的信息传播能力现状运用传播平台、传播团队、传播内容、受众资源等具体指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4.
在世人瞩目的第五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召开前夕,广西电视台亮出东盟牌,以"广西卫视:使命与影响力"为主题,于10月11日在北京隆重举办研讨会,受到了首都理论界和专业期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13,(9):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前正式启动"中华文化东盟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项目。该项目是广西师大出版社借助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院校,面向东南亚华文教育和小语种人才交流,构建的一个基于互联网多媒体数字内容的管理、传播和交流平台。该项目首批拟将《论语》《庄子》《诗经》等30种中华文化典籍,及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汉字、戏曲、建筑等16种专题内容,制作成集多媒介于一体的优质数字文化资源,译成东盟十国8  相似文献   

16.
宛婧  韦荷琳  袁应 《新闻世界》2011,(1):135-136
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定期在广西南宁举行,对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会展文化对广西的会展经济支撑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应进一步重视广西会展文化的提升,促进广西会展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分析影响其满意度的因素,找出广西会展文化发展的不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吴朝阳 《视听界》2005,(6):35-38
以“新闻见长”为主要特色的东方卫视,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立足上海、依托长三角、面向全国”的口号。自卫视开播后,就一直把依托长三角作为一个基本思路,注重对长三角新闻的报道。在2004年一年内,东方卫视播出的长三角新闻超过1000条,这一数量在国内卫视对长三角新闻报道中遥遥领先。2005年初,东方卫视新闻中心采取两大步骤对长三角新闻报道进行了新的探索,这就是东方卫视在2005年两会前后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新春共话长三角》和《长三角新跨越》。这两组大型系列报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构成了2005年东方卫视长三角电视新闻战略的主要走向,在新闻理念和运作上实现了多项突破,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大大提升了东方卫视在长三角地区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广西卫视有一张特色牌——东盟特色牌,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这一特色原来以每周一播出的《风起南方》栏目为主要标志,用专题节目的  相似文献   

19.
档案学专业教育的国际化,是近几年学界讨论的热点和焦点。就广西高校而言,档案学的国际化以面向东盟为主。作为广西唯一一所开办档案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高校,广西民族大学在课程体系和精品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人才需求、档案信息需求、外语优势、实施国际性大学发展战略的需求也为其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了与国际接轨的前提。未来的设想是从档案学专业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性教学的国际化去推进面向东盟的广西高校档案学专业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施国家广电总局提出的"走出去工程",提高我国的对外传播软实力,我国多个省市电视台都成立了国际频道,对外播放精彩的节目。广西台基于立足东盟,面向全球,宣传广西的理念,于2010年初成立了国际频道。目前广西台国际频道汇聚了台内各优秀节目,传播内容以文化类节目居多。综观广西台的经营状况和节目安排,笔者提出政府应加大重视力度、国际频道做好受众分析、在节目内容制作上下功夫,打造特色主持以及向兄弟省级台学习的建议等。为国家的对外传播贡献精彩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