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纲要》指明了对青少年教育的方向和途径,那么,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怎样才能形成“密切结合”的局面呢?我们觉得学校在“三结合”教育中应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这就是说,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成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  相似文献   

3.
对青少年的教育,学校教育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应该指导家庭教育,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完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重视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日益成为广泛的社会发展趋势。当前家庭教育的流弊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本文从“教育过盛”、“贵族式教育”、“家庭教育影响类型特征”三个方面,对其表现和危害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一年来,我校在教育改革的浪潮推动下开办了“家长学校”,受到家长的普遍欢迎,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实践证明:认真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潜力,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使家庭、学校、社会三受益。中学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创造才能的重要阶段。学校应根据“未来人”的理想形象,适应社会变革的形势,在复杂的环境中培育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于中学教育的新课题。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们体会到:缺乏好的家庭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是难以完成的。为此,必须调动家庭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一个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作用包括家庭教育在内的和谐一致的教育集体,共同谱写教育改革的新篇章。以往,学校的家长工作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或  相似文献   

6.
“手拉手”,托起明天的太阳张春义,李成言,于良红,盖虎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摘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多年来,诸多热心于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和教育工作者都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社会、家庭、...  相似文献   

7.
张少良 《考试周刊》2014,(15):156-156
<正>青少年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教育。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农民生活的安宁、良好农村风气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农村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对农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以及农村所处环境的区域限制,因此社会对农村  相似文献   

8.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每个家庭和社会的事。青少年的教育更是离不开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共同作用。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等生活教育理论。当今社会是开放的社会,青少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必然要被社会环境所熏陶和感染。通过高密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换,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必定要对他们产生影响。所以德育工作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充分依靠社会的教育因素。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密切相关,城市小学德育工作应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何芳 《天中学刊》2011,(2):61-65
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失范、学校教育失位、家庭教育失误、大众传媒失当和自身判断错位是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根源,我们必须从治理社会环境入手,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教育力量,运用教育、舆论、行政、法律等手段,多层次、多渠道综合治理,引导青少年在“失范-规范”的过程中,共同建构起一个崭新的社会规范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培育出符合社会规范、和谐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潘泽群 《教师》2013,(25):40-41
青少年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有学校、社会和家庭。其中,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整个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孩子在其人生道路上所接受的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家长的教育行为关系着孩子良好个性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关系着民族素质、国家命运。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德育突破学校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使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形成有效合理的德育运作机制,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构建学校德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机制,这是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教育方式的创新。如何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构筑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的局面。”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奠定整个教育大厦的基石.要使基石坚不可摧.就需要学校与家庭形成合力,两者要互相结合,达成协调、同步的协同教育,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多年来,我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营造和谐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3.
《西江教育论丛》2006,(3):30-3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和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形成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密切配合的局面,家长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家长要当好孩子的长期老师。  相似文献   

14.
李玲  麻则运 《教书育人》2013,(12):16-1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了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学校教育是主体,家庭教育是基础,为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互补作用,培养出“四有”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去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我们尝试以“亲情感恩”,“亲子共读”等活动平台,和“家长学校”,“班级网页”等教育载体,建立和形成了学校、家庭一体化的教育网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 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1月<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这就是说,家庭教育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共同成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之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一样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不是可以随意做的事情,而是必须做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转型,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出现不同程度的割裂。班主任作为对青少年进行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同时也应承担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力量调适的角色,从而为青少年创造更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阵地,而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个环境。学校和家庭这两个主要场所对青少年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在课程改革中首先必须寻求的合作也是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因为学校和家庭是青少年学生不可回避的、  相似文献   

18.
郭卫东  赵加燕 《文教资料》2006,(10):145-147
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触目惊心,而且犯罪年龄逐渐降低,犯罪性质日趋恶劣,其原因是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工作失误和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抓好家庭教育,构筑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屏障;二是强化学校教育,充分发挥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阵地作用;三是搞好社会教育,牢牢占领“八小时之外”的阵地。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只有加强综合管理 ,多管齐下 ,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总书记这一系统工程理论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对当前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将“重视家庭教育”列入条款 ,要求 :“通过家庭访问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 ,加强对家庭教…  相似文献   

20.
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是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由于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成因,应该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成因,做好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优化社会环境,共同提高预防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青少年犯罪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