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德育课程是由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部分构成的。实施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从隐性德育课程开发与利用的主要领域出发,把握“四个原则”,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德育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有效补充,是符合高校学生心理特点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应高度重视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演变,是德育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到课程、德育学科到学科德育的历史。课程思政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创新,经历初步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发展。课程思政不等同于思政课程,相同之处是都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进行思政教育;不同之处在于思政课程是直接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协同育人的主导,是显性的思政教育,而课程思政强调挖掘非思政课程中思政元素,是协同育人的协助,属于隐性的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4.
简论高校隐性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隐性德育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而言的,它隐蔽其德育目的、德育内容,注重对教育对象以熏陶、引导,它是高校整体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隐性的德育内容主要潜藏在教育者的人格、素质之中;潜藏于优美的校园环境里;潜藏于健康、质朴的校园文化之中,还潜藏于人本化的制度及规范之中,高校隐性德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与作用,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来,小学德育课程经历了初步探索、稳步发展、多元融合的历史轨迹.利用知识图谱分析与文献研究的方式方法,梳理20年来知网数据库CNKI中的小学德育、小学思想品德、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载文情况、发文单位和主题分布,总结提炼20年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德育课程的研究重点,并经过CiteSpace软件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历史演进、内容聚类进行可视化剖析,从整体掌握小学德育课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这将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加拿大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分析和研究发现,安大略省的德育深深地渗透在健康与体育课程内,其特点主要包括:其一,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要求是发展性的,即不同年级阶段,德育内容的要求重点不一样。其二,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的德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且紧紧融入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其三,安大略省健康和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主要是通过学生“doing”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道德品质。其四,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中的德育内容要求从学校拓展到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而不只是禁锢在班级内。其五,安大略省健康与体育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安大略省的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中的德育渗透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现代社会逐渐进入信息网络时代。它的出现和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运用,导致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观念、手段、方式乃至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化。信息网络化社会对传统的大学德育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将为大学德育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开辟一条新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的产生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为更多的学校和老师所采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转课堂将课程资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让教与学的关系发生了本质变革,促进了学生对于德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在了解翻转课堂的产生、发展与内涵的基础上,针对翻转课堂的作用与效果、翻转课题对于高职德育教学的影响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形式下的高职德育课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和变革进行详细阐述,旨为高职德育课程教学方式开展、学生的德育课程的学习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着眼于生命本身的德育理念,当前在高校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当前高校学子的生命现状不容乐观,加上工具理性取向下教育目标的偏离,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显得迫在眉睫,但在实施中却由于显性课程建设的滞后,隐形课程不够丰富,体验性拳践不够深入,德育资源缺乏整合等原因陷入困境,只有理清了这些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实施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德育发展路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特点及其对高职德育发展路向的影响,从显性、隐性教育和网络监管入手,探讨新媒体技术下高职德育发展的措施路径。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环境对于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成人教育实践中。人们看到,德育环境强烈地影响着成教德育对象(学生)思想品德的存在与发展状况,在德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激励、感染、制约等作用。本文拟从研究成教德育环境的含义和特点入手,进而探寻优化环境的方法,以期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成教德育环境的功能,增强成教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一、成教德育环境的含义和类别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环境问题不断,这使人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世界已发展到需要构建环境道德的时候了,环境德育的出现是道德进化的高级阶段。作为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应该把环境德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来抓,培养师范生环境道德观的方法以及有效实施环境德育的策略成为环境德育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主要从校本课程的角度切入,简要地对环境德育的开发进行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教育理念,为高等教育思政课程改革带来契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课程思政的教育价值,要求教育工作者以全面育人为导向,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发挥思政课程育人功能,进而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本文分析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目标,论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施隐性课程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粗放型”水平制约着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体现。深刻认识隐性课程资源,反思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进而构建起开发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有利于高校德育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水平的提高,从而形成更具德性教化价值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在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改进中具有生长空间;全球化背景下,"通识教育"课程在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改进中具有生长空间;在全球化中改进高校德育,"通识教育"成为传统道德文化资源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6.
要摆脱现行德育之弊端,须从德育系统诸要素之间以及德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中来把握道德教育,构建一个和谐的德育生态互动场。德育生态互动场具有和谐性、潜效力性和互主体性的特性,要建设德育生态互动场则要做到德育理念的人性化、德育环境的最优化以及德育范畴的立体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德育实践活动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德育实践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存在诸多困难.提高认识、多方联动、整合队伍、加强德育实践的内容与形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德育实践考核体系等,是创新大学生德育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河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创新实践理论一体化教育方式、走基地化建设之路、拓展课外教育渠道、营造文化育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发德育拓展课程等举措,创新大学生德育实践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 ,得出体育隐蔽课程具有以下价值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 ,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介入到体育显性课程的学习 ,促进学生对显性课程的顺利吸收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体育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社会对高校的新要求促使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创新和提高。这就要求高校的德育工作者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德育载体平台,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所面对的环境。课程载体需认识到现代课程手段具有远程化特征,同时注意课程内容需符合时代性;管理载体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而成为高校德育载体的重要形式;文化载体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是高校人文环境建设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教学效能取决于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结合,其中显性课程通常作为高校英语教学工作的主要方式,效果显著。而隐性课程是显性课程的内在补充,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课程作用与效用层面,高校隐性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增进学习效能,然而也将使学生的学习效能出现消解问题。本文结合隐性课程与学习效能的内涵,探析隐性课程内容,明确隐性课程与学习效能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