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明忠 《考试周刊》2013,(73):27-28
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1],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周孔之数到孔孟之道,从元圣到至圣、亚圣,演绎了一条脉络清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儒家文化与礼的起转承合之路。  相似文献   

2.
"礼"是《论语》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书中多次出现。自先秦以后,历代学者都对《论语》中"礼"之内涵做出过自己的解读和评价。"礼"的实质是爱人之心的自然流露,对"礼"的实践贯穿于一个人成长各个阶段。在"礼"与"仁"的关系方面,二者是内在与外在的有机统一,"克己复礼为仁","仁"不仅以"礼"为评判维度,同时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更有超越"礼"的部分,即是对全体人的大爱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4.
礼对于维系我国古代社会稳定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礼在婚姻缔结之前,主要表现为"六礼"和"五不取";在婚后体现为"三从"和"四德";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主要体现为"七出"和"三不去"。反观现代婚姻关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礼制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古代"礼制下的婚姻",对于现实婚姻问题,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思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十二三世纪有特定仪式要求的"拜天之礼"与其萨满教中的"祭天之礼"判然有别。考察中外史籍表明成吉思汗征金和讨伐花剌子模前行"拜天之礼"所拜的乃"天(腾格里)"或"长生天(蒙客.腾格里)",而非俄译本转译《史集》汉译本之伊斯兰教的"真主";这两次礼拜仪式结合上古人对天的认识考证帖木真逃脱三姓蔑儿乞惕人偷袭后所行拜太阳之礼,其仪式与拜天仪式完全相同。据此推断古代蒙古人所崇奉的"天"和晚近始出现的"长生天"指的正是太阳、也指月亮。  相似文献   

6.
高照成 《绥化学院学报》2013,33(2):37-41,90
文章主要对《论语.里仁》与《论语.泰伯》两章中有关"劳"字的语句进行了语源和语境的分析。在指出当前的许多《论语》译注版本存在不确切解释的同时,提出了自己对于《诗经》和《论语》中有关"劳"字的解释。即,《诗经》中的"实劳我心"和《论语》中"劳而不怨"之"劳"应译为"忧劳"而不是"忧愁"或"劳累";而"恭而无礼则劳"之"劳"则应译为"劳而无功",而不应是"劳倦"或"疲劳"。  相似文献   

7.
礼作为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在《论语》中有着诸多的论述,对中国礼的产生、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礼文化特点的完整的礼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上至国家下至普通老百姓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礼是人真情的体现”、“礼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贬己尊人,谦逊为美”、“慎言为礼,含而不露”、“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六个方面浅论《论语》对中国礼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礼"是言语举止的规范,也是美的表现。从汉字起源的角度来看,"礼"和"美"意义相近,都是表达人们强烈愿望,保证生存繁衍的精神活动。孔子继承和发扬周代礼乐文化,以"仁"释"礼"。"礼"是"仁"也即"人"的表现形式,也就是美。儒家经典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古代礼仪活动,让后人欣赏,有丰富美感。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应继承和发展儒家传统文化,展现更多的"礼"之美。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与道家对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有其自身的立足点和理论模式。儒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仁"和"礼";道家将个体、社会之人的生命意义分别规定为以"见素抱朴"为目的的个人修养和以"无知无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儒道两家对于人之生命意义的解读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这一结构在中国哲学、文化、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常听说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昌黎,称柳宗元为柳河东,称苏轼为苏东坡,称王安石为临川先生……古代人名代称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原来古人只在自称或称晚辈时才称名。如《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中,子路自称"由",冉有自称"求";孔子称弟子冉有为"求",公西华为"赤",曾皙为"点"。编定《论语》的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子路等则称字以示尊敬和礼  相似文献   

11.
谈礼德     
肖群忠 《中国德育》2014,(18):35-39
正在中国古代伦理文化中,"礼"是"四德""五常"之一,又是"四维"之首,后来中国的道德教化通称为"礼教"。《礼记·曲礼》篇说的"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正表明了礼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的重要地位。这也表明礼是中国传统道德中最重要的德目。那么,礼有什么含义?有什么地位与作用?其伦理精神实质是什么?在现代生活中如何发扬光大?这是我们这一讲想说明的问题。一、礼的含义与作用礼源于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礼在甲骨文中是以繁体字"禮"的右边"豊"为原  相似文献   

12.
《论语》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语录的煌煌巨著,在两千多年来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精神思想和处事方法。这些思想是在孔夫子与弟子周游列国和诸多先贤激烈辩论中,由思想的火花碰撞而形成,故而称之为"论";又因其是记载孔子和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因而称"语"。《论语》反映了孔子对人和世界的美好认知,是对君子的解读,也是对和谐世界的刻画。从孔子的经典语录出发,对孔子的教育思想做出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13.
《论语》在历代传承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文字错讹现象,当代也不例外。新古典歌手黄子琦在其新歌《论语》中将"不患人之不己知"中的"己"唱为"已";李泽厚《论语今读》等书中将"人焉廋哉"误作"人焉庾哉"。由于现代媒体的强大传播力量,其错误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其进行了辨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14.
关小芳 《文教资料》2007,(34):75-76
《五礼通考》是中国古代礼学的集大成之作,从文献学角度来讲,有着极其重要的考证校勘价值。《五礼通考》所征引《宋史》与中华本《宋史》存在诸多差异,今举例说明《五礼通考》引文之考校价值及其讹误之处。  相似文献   

15.
张影  元昊  张宏 《教书育人》2012,(30):111-112
祭祀在古代人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左传·成公十三年》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急于祭。"梁启超认为"有人与神与天相接之礼,则祭礼是。故曰‘礼所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也。’(《礼记·礼运》)诸礼之中,惟祭尤重。盖礼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16.
孔子维护并完善周礼,形成礼学文化,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而奠基,其礼学思想价值在《论语》中有系统化的表述。《论语》中的传统礼学是现代秘书礼仪的传统文化根源,可以与中国现代礼仪进行对接,为秘书礼仪实践提供基本原则及文化依据。我们学习传统礼仪文化时,不是将古代的礼仪文化生搬硬套,而是更多地关注其精神内质的传承性,将传统礼仪文化融入现代礼仪精神和形式中,从而贯通上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礼很有特色,古代宫廷的礼最能代表我国古代的礼仪组成,我们现在所说的礼,也大多是从宫廷的礼仪中研究出来的。礼的起源有各种说法,《礼记》称它为“体”,意即没有礼便不会成其人;《左传》说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白虎通义》则认为“乐以象天,礼以法地”;而《周子通书·礼乐篇》更认为“礼,理也”。不  相似文献   

18.
陈军 《上海教育》2012,(34):60-62
关于"群己"之"己"的考察"克己复礼"不是要把人的所有情感、欲望全都抑制掉,而是主张"走私",即去掉那些妨碍正常情感、美好人性发展的私欲。"群己互益"先要识"己"。己,身也;对物而言曰彼己。《书·大禹谟》:"舍己从人";《礼·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又,私也,《论语》:"克己复礼。"这是"己"的基本意义。但是,一涉及"群己互益"时,不是简单明确"己"与"群"的对应关系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拿什么样的"己"与"群"互益。  相似文献   

19.
速览     
《教育》2008,(25)
"中国特色"的师生关系《教师博览》2008年第7期刊载文章指出,中国的师生文化,并非希腊式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也并非中国古代典籍里所描绘的那么单纯美好,当今中国的师生关系是有"中国特色"的。这具体表现在讲究"礼"——除了礼貌之外,还包括"礼物";其次表现在中国老师仍然讲究"一日为师,终身  相似文献   

20.
"学高身正"历来是中国古代士子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其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当引为我校校训时,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和规范。"学高",指教师应具有广博的学识,对时代与生活敏锐的感应和扎实的技能,以为培育后学安身立命的根基。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师者惟有"学高"方可"传道、授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