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0 毫秒
1.
在大部分非常规超导体中,准粒子激发谱中存在着“线节点”或“点节点”。 这些节点的存在,导致热力学量和输运系数在低温区的温度变化呈现幂次律。解析分析表明,外加的弱Zeeman磁场会显著影响节点的结构。 尤其是,预言在某些情况下Zeeman磁场可能在费米面上诱导出“面节点”。计算若干自旋单态和自旋三重态的电子比热,结果显示外加的弱Zeeman磁场对节点结构的影响会导致幂次律产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针对不同温度脉冲进口条件对非傅立叶导热问题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数值预示了不同脉冲形式,以及不同脉冲频率产生的不同的非傅立叶导热特征;同时也数值预示了同一种脉冲作用下,热波导热、非傅立叶导热和傅立叶扩散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用已发展的双倒易边界元和Laplace变换、反变换相结合的方法求解非傅立叶导热,对于一类等温进口条件下的问题,数值预示了热波导热、非傅立叶导热和傅立叶扩散的温度场随时间推进的不同特征,并且发现了温度变化前缘的推进速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全球碳循环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其重点集中在“碳失汇”(missingsink)问题的研究上.最近的研究表明,“碳失汇”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北方陆地森林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海洋对碳的吸收、岩石圈中CaCO3 H2O CO2 系统 (岩溶动力系统)对碳的吸收,以及陆地上碳库的转移.寻找“碳失汇”的技术手段为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和全球统一的野外定点监测相结合,加以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土地利用分区的基础上,把长江上游典型区———四川省彭州市的耕地土壤资源分为3类农业利用亚区 :平原亚区、丘陵台地亚区和山地深丘亚区,采用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农业生态区域法”估算该区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和土豆 5种作物的光温潜在产量,并根据各区的土壤属性,计算了土地生产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远洋船舶果蔬保鲜存储影响机制,以茎状蔬菜茭白为研究对象,建立其在真空预冷过程中的热质传递模型。基于此模型,以压力为边界条件,模拟茭白在真空预冷过程中温度和质量的变化情况。将实验值和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验值趋于一致,质量损失误差为11.9%,温度最大误差仅为4.4%。该模型可以用于预测茎状蔬菜真空预冷中的热质传递过程,对延长茎状蔬菜的保质期和改善真空预冷工艺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当前实际存在的地层标准化问题,鉴于1866年以来,已有的中国地层名称缺乏清理和管理,中国急需一部既具有标准化性质,又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还在哲学和科学概念上能与国际接轨的规范性文件.本法规正是为此而建议的,它不是现行的“中国地层指南”的补充或注释,而是“中国地层命名法规”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1995、2005和2012年南京城区小学的空间位置与在校生数量,利用基尼系数、Wolfson极化指数、Moran's I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分析方法,揭示学校体系视角下在校生规模分布的结构与空间演化特征。分析显示:学校平均规模呈增大趋势;学校规模结构两极分化程度呈“U”型变动,且具圈层分异特征;学校规模分布空间格局由集聚走向分散,布局结构由“单核团块状”向“多核散点状”转化。以系统自组织理论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演化的驱动机理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城市规划与校际生源配置自组织机制的驱动下,空间区位、学校质量、基础规模和学校撤并等因素共同推动学校规模演化;学校质量因素对学校规模的影响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扰动方法处理了任意形状非均质油藏不稳定渗流问题,将解表达成关于扰动参数的无穷幂级数形式。应用边界元方法和杜哈美原理获得了考虑井筒储存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绘制了考虑油藏非均质性、复杂边界以及油藏内存在不渗透区域等因素的井底不稳定压力典型曲线,并分析了曲线特征。与解析方法的对比表明,本文的扰动边界元方法计算精度很高,适用于任意形状非均质油藏的不稳定压力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人均GDP为测度指标,利用SPSS16.0和ArcGIS9.3作支撑,对2001—2011年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初步探究. 结果表明,1)2001年以来流域区域经济极化、经济总体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区域内差异是区域整体差异的主要贡献者;2)流域上、下游经济差异较大,但经过多年发展,经济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松原次级经济增长极逐渐形成,经济空间结构由梯度分布转变为长吉、松原组团的“双核”结构;3)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政策因素等是造成流域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NaCl溶液静态闪蒸过程的瞬态传热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中NaCl溶液质量分数为0~0.26,初始液膜高度为0.1~0.4 m,初始过热度为1.5~40℃。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闪蒸时期,过热度大小对瞬态传热系数的影响不同。闪蒸的前期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减小;在闪蒸后期开始阶段,瞬态传热系数随着过热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闪蒸后期末尾阶段,过热度对瞬态传热系数影响不明显。瞬态传热系数的峰值随着初始液膜高度和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实验范围内给出瞬态传热系数的实验关联式,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在闪蒸过程中,瞬态传热系数的大小显著影响沸腾形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边界层理论,建立含CO2的蒸汽在竖直平板表面凝结换热模型。CO2的存在极大恶化了凝结换热性能。在CO2浓度一定时,随着过冷度的增加,热流密度逐渐增大,凝结换热系数逐渐减小,界面温度近乎线性降低;随着CO2浓度的增大,凝结换热系数迅速降低,界面温度逐渐增大。CO2的存在使得凝结液膜表面形成一层气膜,随过冷度的增大,液膜厚度逐渐增加,气膜厚度逐渐减小,但气膜厚度要比液膜厚度大一个数量级;随着CO2浓度的增大,液膜厚度与气膜厚度均在减小,但气膜热阻与液膜热阻的比值逐渐增大,并且在高浓度CO2情况下,气膜热阻成为主导热阻。  相似文献   

13.
基于热边界层中断技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带有交错结构的、当量直径为1553μm的微通道,以实现强化换热同时减小流动阻力的目的.以去离子水作为工质,在入口温度、加热功率及质量通量3个控制参数十分相近的工况条件下,在这种含有新型结构微通道的实验段,及含有常规结构微通道的实验段内,进行层流流动与换热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结构能减小微通道进出口压差,降低摩擦常数,并且能较好地强化换热,降低微通道壁面温度.  相似文献   

14.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温度和浓度梯度为水平方向、内壁和外壁上的温度和浓度保持定值的竖直环形容器内的双扩散对流结构,其中浮升力之比N=GrSGrT=-1,GrS和GrT分别为溶质格拉晓夫数和热格拉晓夫数.首先对环形容器与矩形容器内的双扩散对流状况进行了比较;然后着重分析了在双扩散对流情况下竖直环形容器内壁面处的热(溶质)边界层以及平均传热(质)率Nu(Sh)随Le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溶质边界层的厚度随着Le数的增大逐渐减小,而热边界层随Le数的变化不大;与Sh数一直随Le数的增大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当Le>10后Nu数随Le数的变化趋于平缓.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冷吊顶技术的应用,开发采用封装式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的冷却吊顶,对其热工性能和传热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考虑接触热阻和导热形状因子影响的冷却室系统数学模型,通过仿真评价热工性能.结果表明,当铝板和PCM接触面间存在空气间隙时,传热效率大大降低,整个冷却室的稳定控制温度和控制时间受到影响;由导热形状因子构成的热负荷是总负荷的重要部分.根据单因素影响分析和多因素影响的正交分析,当冷室结构确定后,制冷剂温度、环境温度和气流速度对PCM吊顶的性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一.与实验结果对比,仿真结果对PCM冷吊顶热工性能具有较高准确度的趋势判断.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平板间液态金属的流动换热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液态金属的微观热输运过程,左右两侧平板采用Cu原子作为恒温固壁,液态金属Pb处于平板间,以FCC结构为初始排列.模拟结果表明,在平板间的液态金属温度分布呈线性变化;不同温度下液态金属在恒温平板间的热输运模拟过程表明,平板间液态金属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呈现线性变化.当在系统上施加一个重力加速度时,平板间未出现明显的自然对流,表明在微尺度下,边界阻力和粘滞力抑制了液态金属的自然对流.  相似文献   

17.
直接接触式蓄冷中相变问题的物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直接接触式蓄冷中的相变现象,提出了考虑扩散相汽泡晃动的物理模型,并分析了其在连续相中生长问题;物理模型综合考虑了直接接触式蓄冷中扩散相两相汽泡在连续相中流动、换热及晃动的实际情况,其分析解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得到的分析解预示了各种因素对两相汽泡生长换热的影响:m越大,两相汽泡增长越慢,汽泡的增长速率在其开始阶段特快,而后迅速下降。相对于m来说,Pef对两相汽泡的生长的影响要小,Pef越大,汽泡增长越慢;有关理论模型将在新建的直接接触式蓄冷实验台上作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溴化锂水溶液为工质的水平管吸收器,考虑管底部液滴形成和管间下落过程,建立了描述管间滴状形成和下落吸收过程传热传质耦合数学模型。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溶液温度、浓度和吸收速率沿管排不同位置和水平管管间的变化,分析了管间距对吸收器整体传热传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状吸收过程约占总吸收量的30%。与实验数据的对比说明提出的数学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