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要原则、主要任务、前提条件、指导思想、工作方法是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任重道远的战略任务.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倡廉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因此要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变化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理清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我国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相一致。正确认识和掌握"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蓝图。构建高校和谐校园不仅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有力保证。同时,构建和谐社会为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提供了新契机。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既需要物质基础,又需要精神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和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受到冲击,新的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道德价值体系又没有完全形成,出现了道德真空。因此,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努力拓展道德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卓有成效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