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模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际的工具,闯入了人们的语言交际世界,丰富了人们的语言,同时也引起了各方面专家的强烈兴趣。模因的复制和传播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当前网络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提出"网络流行语的秘密是模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方言变体应运而生,网络新词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变体。自2013年以来,网络社区交际中的四字格流行语高频出现,本文就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挖掘了此类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及动因,以求探析其形成的规律性和理据性。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变体已成为人们日常言语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网络流行语也成为语言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一个认知语用现象,它是交际者对典型语用场合的知识的运用,与人们的认知紧密相连。通过对网络交际平台中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料分析,从语言与所指的象似性和认知视角两个方面尝试探讨新认知语用视角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机制的阐释力。  相似文献   

4.
在网络时代,不同语言和多元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形成了新型的网络语言体系。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并易于接受新事物,不太青睐中规中矩的传统语言,创造、使用和传播了大多数网络语言,是推动网络流行语泛化的主要群体。基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视角,全面、客观分析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主要特征和心理原因,因势利导,不断强化网络话语权,创新大学生网络舆情建设,将有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提高,网络语言中的流行语极为活跃,折射着当下受众的思想动态及社会政治舆情等,据此将其分为娱乐和民生两类。网络流行语传播也如双刃剑给社会带来正负效应,既有为受众拓展交流方式,助媒介赢得眼球经济,促进民主监督等有利一面,又有在一定程度上冲击语言规范造成沟通障碍,使用不当易引发网络暴力,消解传统媒体的权威性等不利的一面。倡导受众要辩证地看待与使用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改变了生活,人们能够随时看到更多的新鲜事,还能够在交际时冒出很多"流行语"……网络语言虽然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是网络语言带给语文学习的问题却一直更新,并且更具时代性。因此,研究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方面的问题变得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异形式,是人们在参与网络交际时,为适应网络交际语境,而采用的现代汉语语言变体。网络语言的变异有其自身的方向,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内部层面,如语音、词汇、句子等。本文拟通过对网络语言变异的这些表现形式分析以及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分析,以期更全面地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思想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由来已久,而作为网络交际的主要载体——网络语言也因其特殊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特点尤为明显。本文分析了网络语言经济性的理据以及经济学思想在网络语言中的具体体现,同时论述了网络交际中经济原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兴的语言变体,已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新形式和新意义,正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新生事物、社会现象等创造出的新词、新图形等;二是日常词语经过语义变异而来。本文通过结合具体实例对网络流行语的语义展开分析,以期深入认知网络语言。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有大量的网络语言涌现出来,同时也有许多曾出现过的网络语言消失。网络语言的出现一方面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语言生态系统,为语言生态系统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网络用语有时因为不受传统语法规则的限制而会对使用者的母语产生威胁。本文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出发,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网络流行语使用的意义进行探析。同时,生态语言学为网络语言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语言生态的平衡、规范网络语言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网络传播开创了人类认知世界、表达心性的新方式,催生了新的语言模式.传统媒体和网络传媒等多种类别传播媒介的叠合接力是网络流行语体得以诞生、传播的重要原因.网络传播和人际传播共同促成了这些新型网络语体的流行.网络流行语体的主要使用者是青年人,网络流行语体不仅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时尚,更彰显了在这一时代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青年人的精神特质.网络流行语体的产生既与大众的从众心理有关,也体现了公民积极表达意愿、介入社会、追求民主权利的自觉.但网络流行语体除了积极的意义外,也不乏令人担忧的缺憾.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是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心理的产物。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中起着主导作用。网络传播语境催生了英语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文章将在英语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上对其反映出来的文化心理特征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构成的媒介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这一传统的传播理论带来的挑战.从新媒体传播的角度,结合新媒体传播中的典型事例,从传播层面、形成机制、舆论影响等方面,总结出“沉默的螺旋”这一传统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加深对新媒体传播效果及其理论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网络流行语既具有传统语言的某些特质,又兼具网络语言的显著特征,备受网民青睐。近年来,伴随三网融合,网络流行语如雨后春笋,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泛化,并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特征,对大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网络流行语在大学生群体中泛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归因和实现途径,顺势而为,采取科学的因应措施,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舆情引领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课题小组选取广东代表性全日制本科及大专院校的大学生和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研究网络流行语在广东高校的传播,分析其传播特点和传播渠道、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并思考相应对策:从传播学的角度引入"把关人"理论,建议学校加强网络监控,优化网络环境;借鉴"议程设置"理论,培育"意见领袖",引导网络舆论,弘扬主流文化;根据"沉默的螺旋"效应,组建"网络天使",提高网络素养,共建网络文明,由此消除网络流行语的负面影响,使之成为有益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网络流行语是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诞生并广泛传播的一种新型语言,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备受网民青睐,在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中不断泛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人由于对某些网络流行语语义和使用不甚了解,而经常遭遇尴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顺势而为,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科学借力网络流行语泛化释放的正能量,不断提升语言美,创新网络舆情引导、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大学生形成时代发展所需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艺术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词语是大众在网络日常交际中使用的通俗用语,即网友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有两大特征:一是时效性,而是变化性。网络流行词语的翻译成为时下的网络热潮。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网络文化,展现汉语文化的魅力,必须寻求最为有效且等值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诗歌与网络接合后,由文字、声音和图像等综合而成的网络超文本诗歌和多媒体诗歌充分体现了网络媒介的优势,网络诗歌成了现代诗歌发展的新的趋势之一。网络不仅为诗人创作提供了自由空间,而且为诗歌发表提供了"绿色通道"。网络诗歌的出现成了当代诗歌无法回避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9.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正逐渐深入到社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语言,即互联网常用语,代表了一定的互联网文化,它广泛地出现在聊天、网络论坛(BBS)等各种互联网应用场合,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从模因论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进行语用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网络语言中"飞白"辞格被大量使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