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研究型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开设新生研讨课已形成共识,但国内新生研讨课教学还面临着课程资源稀缺、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改变等实际问题。江南大学在开设新生研讨课方面进行了探索尝试,引入新生研讨课"课程融入转型教育理念、教授团队授课、适应性和学术性课程并行"的模式,总结课程开设效果及经验,为高校新生研讨课程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回顾新生研讨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课程体系,以期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回顾新生研讨课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探讨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提出构建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的课程体系,以期为中国高校开展大学英语新生研讨课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生研讨课是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转变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北京科技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实践探索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高校有效开展新生研讨课的必须转变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建设机制,构建全校协同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清华大学自2003学年开始设立由知名教授主持、大一新生选修的新生研讨课。该课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和独特的教学模式受到师生的一致欢迎,并向扩大规模、保持特色、建设精品、树立品牌迈进。本文阐述了其教学理念、实施计划、教学效果,及对实施研究型教学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8年,在美国新生研讨课开设100周年之际,全国资源中心首次对美国新生研讨课进行全国调查。之后每隔3年,全国资源中心定期对新生研讨课进行调查。该调查成为美国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路标。美国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值得我国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生研讨课在于帮助大学生加强自我认知、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同伴关系、参与大学等。而教学互动的本质在于教育主体间的交互作用,更利于实现高校新生研讨课目的和功能。以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骏飞教授的新生研讨课“媒介案例研究”为个案,主要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法和文本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教学互动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从教学互动主体、互动时空和互动内容三个维度探索构建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互动模式并加以诠释。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新生教育课程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研究了新生研讨课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实践,总结归纳了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主要类型。认为新生研讨课应提倡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教育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思想,师生平等、教学相长的精神内涵,其终极目标是激发大学新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术批判性精神,培育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基于研讨课的特点,本文阐述了针对大学新生的研讨课教案设计思路。围绕着航空发动机研制流程,采用案例教学解读了具有研讨课特点的教学方法。用"讲一练二考三"的教学理念,对课堂实施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若干条研讨课教案设计的规则。通过研讨课的教学实践,达到了研讨课就是要点燃大学生心中渴望知识明灯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研讨课是面向大学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程,教师造诣高、课程面向广、课堂容量小、课程内容精、教学方式活是其主要特点,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是其理念之源.新生研讨课的价值包括: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选择;促进教学变革,和谐师生关系;营造学术氛围,培养探索精神,我国的新生研讨课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受益面不大、参与度不高、延续性较差,可以从开课模式多样化、管理机制弹性化,支持系统扩大化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产生于教学改革研究成果的中国计量学院一年级学生必修课((大学生学习指导》,在10年的发展历程中坚持以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为课程内容建构的依据,不断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在“帮助一年级学生从中学向大学平稳过渡,为他们学会学习以及人格成长提供支持”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有效的实践,深受学生欢迎。为高校寻找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解决日益增加的大学生问题、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提供了可行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新生研讨课是专门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研讨课,目的在于帮助新生顺利完成大学的适应性转换和学术性转换。财经类院校学科较为单一,在新生研讨课的开设中面临着来自教师、学生和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应对挑战,财经类院校应努力寻求对新生研讨课意义和价值的认同,在经管法等优势学科中遴选名师,带动新生研讨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模式的一体化设计,并发挥其辐射作用,将研讨类课程贯穿大学4年始终。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汽车工程》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研讨课是大学一年级新生实现人生角色转变的重要课程,有助于大学一年级新生实现人生定位的转变、学习目的的转变、学习内容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结合<现代汽车工程>新生研讨课,阐述了课程的教学定位、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大学一年级学生非英语专业语音学习策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非英语专业学习者使用最多的语音学习策略为补偿策略,最少的是记忆策略。学习成功者经常使用语音学习策略,最多的是情感策略,而学习困难者则较多依赖补偿策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加大语音教学力度,有条件的最好开设英语语音选修课。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a postgraduate certificate course in third-level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academic staff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has adopted a particular approach in teacher education.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and use of learning technology is the way in which it effectively reflects and articulates a given learning model; this course h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Kolb Experiential Learning Cycle. The work illustrates that no one technology can support all types of tertiary-level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 effective approach is to combine a range of technologies. The self-study focuses on analyzing key experiences regarding the integration of a variety of learning technologies in an effort to determine how the teacher educator can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he curriculum effectively. What I learned from this self-study will assist the course participants with some of the integration issues that they, in turn, will be dealing with as they move towards incorporating more learning technology into their own subject disciplines. Course tutors deliberately set out to model what we advocate to our own participants.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英语的个性化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个性化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已表现出它不凡的魅力和诱人的前景,不庸置疑,它将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和大学英语有效实施的理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7.
Backward course design is a compelling strategy for achieving results-base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The backward course-design approach is first to identify student-learning outcomes, then the means of assessing the outcomes, and lastly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that would support the learning outcomes. With demonstrated success at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K–12 levels, this design approach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t the college level. Yet college faculty, who receive comparatively little instruction in course design, may find it challenging to enact the principles of backward course design into day-to-day lecture planning. To help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developed a backward design-inspired lesson planner to assist in restructuring college course periods for more active, learner-centered activities that align with course goals. We describe the plann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non-majors college biology class, and we share student an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use of classroom time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the backward design planner included enhanced ability to prioritize content delivery to students, better time management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improved experience of lecture preparation, more engaged students, and more frequent feedback on student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18.
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格成为信息时代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整合”将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导致课程内容、资源、实施和评价的变化,以及学习方式的革命,为创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在整合实践过程中必须遵循基本的整合原则。  相似文献   

19.
时代的挑战对研究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英语教学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当前研究生英语课程体系中的问题和困惑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评估体系三方面,并以此为切入点,在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的理论指导和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评估体系三个方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以期更有效地激发研究生英语学习潜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术交流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数学物理方法"是工科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繁、难"两大困境。本文应用系统教学设计中"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结合工科类专业的学习特点,提出了该类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课程框架、总结了系统备课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示,将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