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素养正逐渐成为公民顺应数字时代要求、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重要能力。欧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分别发布了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数字素养框架《发展和理解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DigComp2.2)》和《全球数字素养框架》。首先,文章讨论了两个框架的研制背景与形成过程。然后,从数字素养内涵、构成要素、框架结构、评估方法和研制特点5个方面对DigComp2.2和《全球数字素养框架》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路径:完善政策支持,加快构建本土化数字素养框架;丰富数字资源供给,营造最大数字包容环境;重视数字素养教育,构建终身数字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2.
2023年5月12日,由中共湖北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和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年湖北省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高峰论坛”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这一主题,从基地获批的意义、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的建议、基地未来发展的谋划等三大方面进行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3.
文章系统梳理与辨析数字素养概念源起及内涵发展,探析数字素养框架体系的逻辑结构,对照《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构建了包含3个准则、8个基本要素的数字素养框架,并在此框架基础上构建了包含26个二级指标的数字素养测评体系。  相似文献   

4.
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为帮助世界各国加强数字素养教育质量监测,有效利用研究成果改进学习并缩减数字鸿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制了数字素养全球框架。系统分析数字素养全球框架的研制动因、研制过程、内容及特点并总结相关启示,可以为我国数字素养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面对数字化的持续影响,我国的数字素养研究应因地制宜,开发本土化数字素养框架,采用理论与实证并重的研究范式,推动企业深度参与数字素养研究,采取面向未来能力需求的数字素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5.
邓银花 《图书馆》2023,(5):27-3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我国数字化社会正在加速形成,公共图书馆是实现公民数字素养教育的制度保障,具有开展全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先天优势,但还存在理论研究落后、制度供给缺乏、教育培训活动少等问题。当前,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公众数字素养教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数字素养教育政策体系,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活动。未来,推进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应从加强理论研究、加强制度供给、明确重点教育对象、精心设计教育内容、创设多元教育形式和构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等六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论文在分析中小学数字素养概念与内涵基础上,从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和行动计划、《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人工智能战略行动计划》等层面探寻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主要做法。调查发现,荷兰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呈现出合理分布不同年级、教师专业化支持、个性化课程定制等特色。对我国开展中小学数字素养教育的启示包括:政府层面加强数字素养研究,制定本土化中小学数字素养的学习框架;构建全面的数字素养课程体系,突出课程育人、个性化课程;重视师资队伍培养,强化专业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小学数字素养培育提供支持等细节。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时代,数字素养已成为全民适应社会进步、实现个人发展的必备基础素养,数字素养发展提升也已被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图书馆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职责,重视社会各群体的数字素养发展现状,抓牢发展机遇,积极开拓实践渠道,致力于提升全民的数字化发展适应力与创造力。文章基于分析全民数字素养具体内涵,探讨了图书馆在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任务中的意义和优势,重点对图书馆加强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众多公共图书馆在通过数字素养教育共同弥合全州数字鸿沟上已取得重大成效,其实践经验对国内公共图书馆响应《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相关部署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价值。文章基于网络调研面向昆士兰州公共图书馆获取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探析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环境营造与实践特点,尝试性提出国内公共图书馆参与“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的一些实践思考,即: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搭建数字素养教育综合平台,明确参与主体及其合作模式,全覆盖弱势地区与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提出的数字生活、数字学习、数字工作和数字创新四大场景为依据设计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数字素养实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实践总体较为丰富且不乏优秀案例,相关实践主要分布在数字生活场景,重点关注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基本数字技能提升。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求,提出提升生活场景数字素养实践水平,助力全民数字学习体系建设,重视工作场景数字素养实践,升级创新场景下的数字素养实践,加强合作五点建议。图1。表4。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10.
张思梦 《图书馆》2023,(12):58-66+104
数字素养是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公民应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信息与教育机构,其提供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对于提升公众数字技能和理解、消除数字鸿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与社会数字创新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文献调研法、网络分析法获取了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素养教育实践信息,力求综合展现在社会数智化转型时期美国公共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教育服务领域的实践成果。文章经调研发现,美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数字素养教育服务体系,建议我国公共图书馆抓住社会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服务守正创新,结合美国经验优化国内数字素养服务,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以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数智化转型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等政策颁布实施,数字素养教育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比较研究、归纳类比的方法,探究当前国外LIS学院的数字素养课程现状与特点,为国内同类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调研,文章将数字素养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习与操作、应用与创新、交互与反思、安全与伦理、跨学科的数字素养、数字赋能传统课程6个维度。然后将国外LIS学院数字素养课程与这些维度进行映射,发现其在体系较为完善、类别较为平衡、发挥LIS学科的优势、兼顾技术和人文导向等方面值得国内LIS学院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交叠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构建包容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文章采用网络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梳理总结发展较成熟、已成体系化的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四国的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模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政策现状,提出对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培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数字素养是数字化时代用户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归纳与总结,深入剖析用户数字素养内涵,在对国外高校图书馆用户数字素养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开展用户数字素养研究框架模型,包括明确用户数字素养需求、界定数字素养概念范畴、量化数字素养能力评价体系、构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具体的用户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助力其跨越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调查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实践情况可为我国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开展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对欧洲近年来开展的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进行调研和分析,选取15个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从培训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提炼总结项目特点与实践经验。[结论/发现]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项目具有多层次设计教学内容、聚焦数字化应用场景、重视互联网安全教育、开发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完备、教学设计规范、教学形式多样、提供适老化特色服务等特点。国内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需要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强化多机构合作,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加强教育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丰富数字素养教育教学形式,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模式。[创新/价值]从培训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探究欧洲老年人数字素养教育实践特点,有助于推进数字素养教育进程及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数字素养教育的先行者,欧盟数字素养框架经过10余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权威和有影响力的框架,它的2.2版本于2022年3月发布,对数字素养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了全面更新。本文在系统梳理欧盟数字素养框架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欧盟数字素养框架2.2版本“信息与数据素养”“交流与合作”“数字内容创造”“安全”“问题解决”5个素养领域的21个素养的更新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提出亟需研制全民数字素养框架、关注特殊群体的数字素养提升、加强数字生活中的环保教育、强调数字伦理以防止数字伤害、培育具备数字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张娟 《图书情报工作》2018,62(11):135-142
[目的/意义]通过对美国数字素养发展现状的梳理,引发对我国数字素养教育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针对美国的数字素养网站、教育资源、政府法案以及行业项目进行全面阐述,美国的数字素养教育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行业协会制定行动计划、各类图书馆各司其职的情况下,呈现出社会化、全民化的特点;其教育手段数字化、公开化同时强调公平获取、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结果/结论]提出我国教育部门、图书馆界应紧跟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脚步,制定数字素养教育框架、标准与长远的行动计划,呼吁政府的支持,以求在数字素养教育中担当关键角色,全面推进公民的数字素养。  相似文献   

17.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是弥合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调查韩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情况可为我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开展提供参考。文章调研了韩国各主体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现状,发现韩国政府机构、公共机构、学校、社会组织等农民数字素养教育主体明确自身责任,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结合韩国多元主体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及我国现状,从完善政策制度、明确各主体职能、构建评价标准三个角度对我国农民数字素养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我国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农民数字素养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2月9日,国际图联(IFLA)发布的《数字技术政策中的图书馆:政策领域、机制、做法》(Libraries in Digital Skills Policies:Policy areas,mechanisms,practices)报告,回顾和总结了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在数字化与互联网政策、战略、相关项目框架中涉及图书馆帮助提高公民数字技能的内容,旨在为图书馆界宣传其在数字技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供参考,并呼吁各国政府将图书馆作为数字技能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上升为国家战略。基于这一报告之启示,我国图书馆应提高危机意识,重视用户数字素养培训和教育;抓住政策契机,寻找服务突破口;发挥图书馆行业的引领作用,关注数字经济领域的宏观政策动向,为相关部门提供制定政策参考,使图书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国际层面、国家层面、机构层面和个人层面阐述公共图书馆开展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的价值,基于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策略,即调研弱势群体数字素养需求,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分类遴选数字素养与技能资源,提高服务的可获得性;构建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项目体系,提高服务的持续性;加强弱势群体数字素养服务宣传推广,提升服务的参与度;培养数字服务人才,提升服务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数字环境中,数字素养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核心技能.文章在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数字素养的概念内涵与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以数字素养培训为视角,从教学环境、教学对象、课程内容、教学信息四个方面构建了多维化的信息检索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