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技术、时空、功能等维度重新界定元宇宙的内涵,并将其发展路径划分为启动探索期、架构完成期和生态成熟期3个阶段。探讨基于物-人-场景的图书馆与元宇宙虚实融生,重点分析元宇宙图书馆存在的数据保存和流动风险、虚实世界强联通困境、技术和管理风险等问题。针对数据存储、计算与处理架构的底层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哈希网络交互的元宇宙图书馆数据治理架构,构建包括基础设施、技术基座、安全可控、内容创作和创新应用的泛在互联可信的元宇宙图书馆发展生态链,治理虚实共融的元宇宙空间再造、知识传播和服务新价值重构。人与技术协同治理,从教育、规制及伦理等方面推动数智治理的相关实践,实现元宇宙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2021年被称作“元宇宙元年”,在憧憬未来的同时,也涌现出了大批质疑的声音。元宇宙所描绘的去中心化、个人沉浸式体验的图景,可能会带来媒介技术伦理风险。【方法】文章以伦理学者克利福德·克里斯琴斯提出的“生命的神圣性”作为伦理的元规范,即真实、人性尊严、非暴力三大伦理原则作为理论视角,探讨元宇宙可能会出现的全新的伦理问题。【结果】在“真实”原则中,元宇宙所形成的“拟现实社会”会影响人们对真实的接受和认同程度;在“人性尊严”原则中,元宇宙中的“数字劳动”对人的剥削会愈演愈烈,丧失个体的自由与平等;在“非暴力”原则中,隐私侵犯的现象愈加隐蔽,导致更严重的暴力和更深的伤害。【结论】为了更好地规范元宇宙的发展,应该从技术层面、法律政策、主体的媒介素养等方面多管齐下,并且需要学界、业界共同努力明晰伦理边界,达成具有普适性的伦理准则。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技术形态,元宇宙在图书馆虽然有广泛的应用空间,但是随之而来的风险也不能忽视。首先,元宇宙技术自身成长的不成熟,将引发数据安全、隐私泄密等风险。其次,因元宇宙建构的虚拟空间可以无限制自由,其运行规则可能会超出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规则,进而产生伦理性风险。最后,元宇宙新型的算法、架构和运行程式,并未有完全适用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进行约束,这会突破现有产权治理的边界,产生数字版权、知识产权等问题。图书馆应审慎拓宽元宇宙技术应用空间并形成行业规范;政府部门需要加快立法,强化监管;技术部门需要推进原发性技术创新;社会组织应坚持教育规正、道德深化,共同推进图书馆和谐共生地利用元宇宙技术。  相似文献   

4.
风险是元宇宙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在元宇宙化的进程中,元宇宙的黑暗面将逐渐暴露,如多重风险的叠加、信息茧房的结成、价值认同的分化和社会演化的歧路等。需要从物理域、信息域、认知域和社会域的社会治理层面实现破局。元宇宙的风险也为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未来发展可以从信息流通、场景塑造、认知引导、文化安全方面塑造图书馆在元宇宙中的新角色。  相似文献   

5.
元宇宙将人类带入数字新纪元,不断推动人类发展进入数字化高阶形态。在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区块链等元宇宙技术群的加持下,其深度沉浸性、交互性、自由性等特征为构建虚实交融的信息素养教育场域提供新可能。因此,从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及特征等内在机理着手,优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结构,包括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主体及对象、教育环境及教育评价等方面;明晰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如国家监督手段相对缺乏、关键技术尚未成熟、隐私等伦理问题相对突出;提出制定相关国家法律监管体系、夯实元宇宙技术基座、加强伦理监督及追寻元宇宙赋能信息素养教育的道德回归等优化路径,从而为信息素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后疫情时代真人图书馆面临的困境并找到摆脱困境的路径,对真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理念”和“人力”两大困境,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探寻真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路径,得出网络化、智慧化和元宇宙是真人图书馆的三条技术路径,以及弹性管理、融合管理和伦理管理是支撑真人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三条管理路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将元宇宙与信息生态管理领域研究相结合,揭示了元宇宙信息生态的特征,分析了其中潜藏的信息生态失衡风险,包括数字鸿沟、信息垄断、信息安全、信息公平四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从本体、制度、技术和人文四个角度进行协同治理,以防范风险的发生,旨在为网络信息生态治理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慧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物理世界和数字图书馆的数字世界之上进行“数实融合”的产物,而元宇宙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即“数实融合”;数实融合主要在于三元空间的交叉融通,从三元空间视角可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元宇宙与智慧图书馆。本文首先从空间视角出发,解读元宇宙和智慧图书馆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图书馆中智慧的起源以及智慧图书馆在元宇宙数实融合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大成智慧;再次,分析元宇宙包含的三维、三元、三基,并通过数字经济的“四化”得以实现,以及元宇宙环境下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的技术实现;最后,探讨元宇宙环境中智慧图书馆数实融合空间的构建伦理与风险。通过元宇宙的技术体系,可以从网络连接、数据处理、确权认证、虚实交互和内容生产五个方面打造智慧图书馆的书、人、法,实现数实融合,但必须要遵循科技伦理,提升法律保障,同时还要避免隐私风险、产权风险和治理风险。图5。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时代严重消解了公众对官方制度和传统信息源的认可度,数字档案信息作为最典型的权威信息源首当其冲。本文首先从后真相时代数字档案信息信任困境的表现出发,从认知与情感、理念与制度以及载体与技术等三个层面剖析了数字档案信任危机产生的根源,接着构建了数字档案信息信任链的结构模式,阐释了数字档案信息信任链的概念内涵、运行机制与功能价值,最后从伦理信任、制度信任和技术信任三个维度给出数字档案信息信任链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撕裂既有的伦理规范。信息社会存在的伦理困境无法回避,诸如隐私与个人信息安全、网络与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以及信息自由权利的滥用等。通过加强网络技术监控和管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道德主体的道德自律以及倡导正能量的网络信息舆论等诸多路径,反思与探寻化解信息社会的伦理困境将对当下社会伦理构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1.
人类在任何时代都需要深阅读。在元宇宙时代探讨阅读入深对阅读发展有价值引领作用。人机融合是元宇宙的显著特征,本文首先在该视域下叩问元宇宙阅读是否能入深和该如何入深。其次,在剖析技术身体成为元宇宙和阅读入深的耦合点的基础上,阐释科技对深阅读内涵的革新作用。再次,揭示技术身体激活的人机融合智能是元宇宙阅读入深的作用机理。最后,聚焦该机理,敦促读者要善用技术身体以调动人机融合智能;呼吁出版行业、图书馆及创作者分别从科技、人文和制度方面有所作为,以充分发挥人机融合智能,由此厘清实现元宇宙阅读入深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崔保峰 《传媒》2024,(4):71-74
元宇宙技术催生出的基于虚实融生的“混合现实”空间形态,打破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具身空间沉浸传播、场景空间聚合传播、“超社会”空间社交传播等传播途径实现了全新的视觉译解路径,大幅提升了传播效能。但元宇宙空间下消费主义对传统文化内在价值的消解、视觉沉浸中的“身份与入口”边界伦理、视觉传播中的数字安全挑战等风险因素需要被重视。数字化生存时代,处理好技术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世界3理论和知识组织原理,对元宇宙时代图书馆职业变迁展开理论分析和讨论。从元宇宙所具备的信息交流方式变革和个体沉浸式参与两个维度入手,以客观知识世界内在结构的表征和图书馆在社会认识高级进程化中的作用为理论分析路径,对元宇宙语境下图书馆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探索和分析。研究发现,以“世界3”内在结构表征为目标的知识组织将是元宇宙时代图书馆的主要业务突破口,而经过整序的客观知识世界将是图书馆促进社会认识高级化进程的基础;元宇宙时代,图书馆将面临由场所到场域的形态之变和由制度设计到思想实验平台的功能之变。基于新型的元宇宙场景对图书馆的未来展开讨论,有助于图书情报领域展开前瞻性的理论建设与实践转型。参考文献43。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22,(1)
元宇宙预示了数字革命序列中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网络整合,在昭示着互联网产业大变局之时,也同时宣告着对传播领域的重塑和搅动。虽然"元媒介"的概念先于元宇宙而存在,但它却准确预言了在数字时代新旧媒介相互构成、相互塑造、相互依托的辩证关系,基于这种辩证关系,元宇宙正在加固一种"对传播的传播",即"元传播"的过程。于是,作为元媒介和元传播的元宇宙体系以其内在机制和技术特征为数字时代的传播召回了语境与共识、声音与言语,同时显影出此前为我们所忽视的媒介的自反性与基础设施特性。与此同时,元宇宙也以去身体、去真实、去开放和去隐私,警告着传播在这场变革中所面临的风险和危机。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是大学生相互联系、发表意见、表露情感的场所。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内在的价值迷失与外在的行为失范。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自律偏失、社会大气候的负面影响是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内外根源。责任伦理是破解大学生自媒体伦理困境的新思路,因此从以人为本、伦理精神、共生共存三个维度建构大学生自媒体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可能引发的诸多风险并深入剖析其产生根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数字出版的风险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ChatGPT赋能数字出版多模态场景呈现,分析其可能引发的涵化与意识形态风险、伦理风险、社会风险、技术垄断与互联网安全风险、法律风险,进而对上述风险归因做深入剖析。【结果】ChatGPT技术应用的底层逻辑是引发上述风险的主要根源。【结论】ChatGPT与数字出版的融合已无可逆转,须从风险产生根源出发进行风险治理,以减少先进技术赋能数字出版行业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钟祖流 《中国出版》2023,(11):24-29
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将完成生产传播、消费阅读过程的新突破,在很大程度上达到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研究分析元宇宙背后网络文学的生产样态,关注算法、读者想象共同体以及“代际差异”对网络文学生产的影响,梳理网络文学生产与消费的元宇宙体系特点,探讨观念思路重铸与媒介渠道拓新下的传播新态,解析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阅读动机的嬗变转向和阅读方式的迭变转轨,对元宇宙时代网络文学的发展许有裨益。  相似文献   

18.
陶海柱 《图书馆》2023,(12):37-41+50
图书馆与元宇宙融合发展要求图书馆在以人为本、服务为体、技术为用的行动逻辑下推进“虚实融合”服务。为此,图书馆既要确立二者融合发展的实践向度——虚实环境下伦理规范的融生、虚实时空的互构、个体身份的切换、社会关系的贯通、生产生活的对接等,以确定“虚实融合”服务的维度,又要从人与技术的关系视角、用户视角、图书馆及馆员视角全面分析和研判潜存的伦理风险,以探寻规避和控制风险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信息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底层技术逻辑的迭代成为驱动变革的重要力量。以ChatGPT为代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标志着从局限于单领域的AI1.0时代向通用化、平台化的AI2.0时代的过渡,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信息基础设施将引发新一轮信息革命,重塑信息生产机制、信息整合形态、信息分发网络和信息交互模式。这一变革的重大意义不仅在于人工智能作为智能互联的超级媒介可突破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过载与流通低效等困境,更在于人工智能颠覆性地具备了以行动者身份对人的思想施加影响的能力,“人机共生”的新主体时代将对以人为主导的传播研究范式与信息传播伦理带来冲击。  相似文献   

20.
元宇宙是现实世界的孪生形态,如何在元宇宙视域下探索城市智慧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时代命题。文章探讨城市智慧治理面临的困境;阐述元宇宙探索城市智慧治理的可能性,以及元宇宙赋能城市智慧治理的实现途径;从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管理与运营、应急演练、城市多元主体等方面预设元宇宙智慧城市治理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