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能力来源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课堂教学要优化结构,形成"自主参与"的教学模式,重视课外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从而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教师角色将发生转变。教师将由教学过程的中心角色转变为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的设计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发生转变。学生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学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自我教育目标的实现。总之,创设学生能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能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  相似文献   

3.
转变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创设操作、实践活动,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空间。  相似文献   

4.
黄碧丽 《考试周刊》2014,(17):91-92
<正>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前提和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过程。数学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此,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着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创设各种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合作,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感受  相似文献   

5.
柴海霞 《考试周刊》2013,(56):35-36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是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境,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二是老师适时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三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四是培养习惯,还学生学习的自由。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需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核心任务之一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实施课程改革中,自主学习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呢?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学中要合理创设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情境,把问题蕴含在情境之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学生出题考老师"  相似文献   

7.
正《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要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语文能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学习。一、激活兴趣,主动参与1.创设情境,激活参与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思考、敢于质疑、主动学习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通过创设事例和问题,指引学生从"听化学"、"读化学"转变成"探化学"、"做化学",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探索,有利于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培养化学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和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必须注重学生学习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以及社  相似文献   

10.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体验、感知、思维、再造,将新知识建构在其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学论认为有效学习是善于优化学习环境以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要使学生学习有效,其关键就是营造一种学习环境。一名优秀的教师要善于创造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健全人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那么,如何创设适合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呢?  相似文献   

11.
马海玲 《青海教育》2003,(10):67-67
课程改革倡导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杨威武 《成才之路》2011,(11):15-15
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赵博 《江苏教育》2022,(83):13-15
高中物理课程通过创设学生能参与、能探究、能实验、能思考的学习情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物理教师,要合理利用实验空间、实践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资源,为学生创设多样的物理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学科本质,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久云 《考试周刊》2014,(21):64-64
<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动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主寻求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参与其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堂课,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好的情境是不可或缺的,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所发现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情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如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一课时,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变革学习方式,在各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自主地参与认知,弄清算理与算法,从而利用计算这一阵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要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用最浓的情来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以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亦可由学生提出。学生因情景的巧妙渲染,激发起了学习热情,引发了学习兴趣,同时认知系统也随之开始运转。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激发学生提问  相似文献   

16.
一、转变教育观念,创设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教师要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真正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探究环境,使学生由被动的、消极的接受式学习向积极的、主动的研究性学习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  相似文献   

17.
情境教学是通过营造一定的课堂情境,创设适宜探究学习的教学环境,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使学生在情感思维中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培养能力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情景教学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65):3-4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环节,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度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迫式、灌输式教学使部分学生反感甚至厌学。本文提出一种"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强调师生平等,注重全员参与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设学生主体发展的最佳环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实施的前提是保障自主学习能够开展的基石。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教师也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参与平台,并利用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相似文献   

20.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突破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课程范式的转变;有利于教学观及其模式的转变。本文提出了一些转变策略:营造心理自由的环境;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改变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学生参与探究的空间;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钥匙;加大对学生情感信息的输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