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因斯坦有一个女友,她要求爱因斯坦经常给她打电话,为此将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爱因斯坦,并且说:“这个号码很不好记,请您用笔记下来。”爱因斯坦笑着回答说:“不用记,我已经背下来了。”女友不信,他就十分准确地把号码重复了一遍。女友很是奇怪,问  相似文献   

2.
从小学到大学,有关眼镜的点名方式如下:小学教师:“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初中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高中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女同学,请回答。”大学教师:“第三排戴眼镜的那位穿T恤的女同学,请回答。”研究生导师:“不戴眼镜的那位同学,请回答。”提问一位女士向交警解释,她是一个教师,因为急着去上课才不得不闯红灯的。那位交警听了,很高兴地说:“夫人,我今天终于能实现一个多年的愿望了,我一直等待有一位教师来我这里。现在,请你坐到桌前,把‘我闯了红灯’这句话写500遍。”惩罚物…  相似文献   

3.
“刘露露,去大一班老师那里拿盒磁带来。”教师边整理插线板边吩咐着。几分钟后,刘露露拿着磁带回来了,教师表扬她:“露露真能干,真聪明。”刘露露转身跑回自己的座位。教师接着说:“我现在要请聪明的小朋友当仙女,让她请休息好的小朋友一起在宇宙飞翔。”很多孩子都举了手。但是,教师又说道:“刘露露,你去请乖的小朋友一起玩。”于是其他幼儿都不说话了,期待着她来请自己。刘露露一边做飞的动作四处跑,一边不时指着一个幼儿说:“我不请你,你笨得很。”结果,10分钟她只请了三个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刘露露和两个幼儿想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相似文献   

4.
在公司的楼梯上,他故意踩了她的脚。她生气地说:“你踩了人家,连对不起也不说吗?”于是他双手做喇叭状,对着她的耳朵轻声说:“对不起,我向你道歉,为了表示诚意,我请你喝咖啡。”她嫁给了他,就因为他那个温柔别致的道歉动作。  相似文献   

5.
日本餐饮业有条行规,盘子要水洗七遍,洗盘子计件付酬。有个打工的学生为了提高效率,少洗了两遍。在抽查中,老板用试纸测出了盘子的清洁度不达标,责问这个学生,她却振振有词:“洗五遍不是也挺于净的吗?”老板淡淡的说:“你不诚实请你离开。”这个学生不得不到另一家餐馆应聘,老板打量她半天,说:“你就是那个只洗五遍盘子的学生吧!对不起我们不需要。”第二家、第三家……她屡屡碰壁,不仅如此,她的房东也要她退房。万般无奈,她只得离开这个城市……  相似文献   

6.
秦冠藏 《山东教育》2005,(14):12-12
时下.为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请你回答”、“请你帮帮他(她)”、“请你们把作业完成”等等。仔细揣摩,“请”字,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动,是教师在“请求”、指派某些同学做事。那些没有被“请求”、没被指派的同学,自己会主动做事吗?有的同学这么说:  相似文献   

7.
笑不笑由你     
党同伐异刚上大学时,新闻系的一些新生由于不熟悉环境而经常迟到。有位教授对学生迟到特别不满,并表明不接受任何理由。一天早上,一位女同学又迟到。教授显然十分不悦,质问那位同学为什么迟到。她战战兢兢地回答:“对不起,我排队买您编写的新教科书去了。”教授听后,目光扫视班上其余的人,问道:那么,你们为什么没有迟到?不懂就问放学后,嘉嘉拿着一份未及格的试卷给母亲看。母亲看后,不耐烦地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不懂就问老师。”嘉嘉说:“我问过了,可老师就是不肯告诉我。”母亲气愤地说:“哪有这种事?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宽松的氛围,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尝试,让学生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1 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主、可选择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假设、无拘无束地探究。例如,在教《耳朵的科学》一课时,我提出:“关于耳朵的科学,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有哪些器官?”有的说:“想知道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有的说:“耳朵各部分有什么作用?”还有的说:“动物的耳朵和人的耳朵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我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提的问题自由研究,这样,学生不知不觉就进入到探究中去了。  相似文献   

9.
捡到校卡     
今天.早上第四节课下课后。我捡到了一张校卡。我告诉了吴尚恩,让她交给值日生。她想了想,说:“好吧。”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你自己交吧。”“为什么?”我奇怪地问。她没回答.只说:“反正你去交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期末考试后,我见到小冰,欣喜地告诉她:“恭喜你,这次考试你表现不错,考了全班第一名。”小冰睁大眼睛望着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问我:“老师,你没有骗人吧?”我笑了:“呵呵!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真的,你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她顿了顿.说:“老师,不是你批改的作文吧?”我有些惊讶,说:“是呀!你怎么知道的?”她说:“平时.你批改试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1.
学生不遵守纪律,予以批评教育是教师的职责。但是有的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不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摆出一种权威架势,语气生硬,措辞不当,甚至尖酸刻薄,结果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致使教育效果明显降低。我曾经就是如此。  事情是这样的——  我班女生王与男生刘曾是同桌,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被分为前后桌。一次在上课的时候,无意中我发现王与刘在说话,我便自以为十分幽默地说:“王,你是不是很眷恋你的同桌呀 ?”话音刚落,她立即伏在桌上大哭起来。当时的我并未在意。殊不知,她后来与我一直格格不入,尽管我多次…  相似文献   

12.
我刚担任小学副校长的第一个学期,我校三年级的付老师在全乡出数学公开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回答老师提问的小手频频举起。只听见付老师说:“还有谁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晓强,你来回答好吗?”一个坐在前排的男生站了起来,用不够清晰和微小的声音回答了问题。由于声音太小,坐在后面听课的教师们都没有听到他的回答。付老师说:“晓强,别紧张,再大点儿声,慢慢地再说一遍。”然后她向这位学生投去包含鼓励、爱抚的目光犹如一缕灿烂的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学生又一次一字一顿,但仍不太清晰地回答了一遍。这次他得到了付老师“你讲得真好”的赞许…  相似文献   

13.
王娟 《班主任》2009,(11):57-57
五年级的一堂课上,我让学生选择一样事物比喻自己,有的学生把自己比作熊猫,有的比作苹果,有的把自己比作老虎……正当我开心地听着学生的交流时,一向活泼开朗的婷婷站起来说:"我把自己比作冰箱。"我以为她接着会说“因为冰箱里有许多好吃的,而我是个美食家”,可出乎我的意料,她却说:“冰箱是孤独的,它的心是冰冷的,而我没有好朋友,也不爱交朋友,所以我的心也是冰冷的。”  相似文献   

14.
紫花地丁 《小学生》2006,(10):28-29
蓓蓓鼓起勇气走进了心理辅导室,李老师请她入座,并为她倒了一杯水:“我可以帮你点什么呢?”蓓蓓结结巴巴地说:“李老师,人们真的不可以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吗?”李老师微笑着问:“是有谁这么要求你?还是你自己这么觉得的?”“每次我高兴的时候,奶奶总是说:小心,别乐极生悲。我不开心,特别  相似文献   

15.
期末考试后,我见到小冰,欣喜地告诉她:“恭喜你,这次考试你表现不错,考了全班第一名。”小冰睁大眼睛望着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问我:“老师,你没有骗人吧?”我笑了:“呵呵!你看我像是在开玩笑吗?真的,你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她顿了顿.说:“老师,不是你批改的作文吧?”我有些惊讶,说:“是呀!你怎么知道的?”她说:“平时.你批改试卷的时候,  相似文献   

16.
放学前.张老师走进教室.神秘地对大家说:“令天的家庭作业很特别.也很难噢!”同学们一听.立刻竖起了耳朵。只见张老师慢悠煺地说道:“请大家回到家对自己的父母说上一句’我爱你’!”  相似文献   

17.
学完课文《秋天》,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学生先是楞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反思自己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请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  相似文献   

19.
生日礼物     
翻遍自己所有的口袋,只剩下了三元五角! 这个月真够呛,老是碰上好友过生日,向妈妈要的100元零用钱几乎全花在送礼上了。“唉!”我轻轻地叹口气。这时,“杨贵妃”闯进教室,满脸春风,喜气洋洋地跑到我面前。“嗨!”她调皮地眨眨眼,附着我的耳朵神秘地说:“星期六,是我16岁生日,你来玩好吗?”“啊,又碰上了!”我叫起来,“不,不,我……”“怎么,你不愿意?”“杨贵妃”有点不高兴,撅起小嘴说:“来吧,要不我会扫兴的。”望着她恳切的目光,我迟疑了一下:“那,好吧!”声  相似文献   

20.
开心一刻     
卢晓风 《双语学习》2012,(12):20-20
一天,一名大学教授站在全班面前说:“请认为自己很笨的人起立!”经过一分钟左右的沉默后,一位年轻人站了起来。“嗯,你真的认为你是个笨蛋吗?”教授问。那名学生回答:“不,先生。我只是不希望看见只有你一个人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