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纲,是文章中心的高度浓缩。而在考试中,阅读理解题往往没有标题。这给我们快速阅读、理解文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怎么办?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整篇文章或文章的每一段的首尾句入手,快速把握文章中心,推测全文内容。大多数英语文章是按“总—分—总”的思路来写的。文章的第一句(首句)多半为总写,是文章的主题句,后面的文字就围绕它展开分析,进行论证。而最后一句(尾句),是在分析、推导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同样,每一段的第一句又为这一段的主题句,尾句又为这一段的结论。掌握了这一点,能帮助我们迅…  相似文献   

2.
阅读,让我们在文字中华贵,在文字中美丽,在文字中冷峻,在文字中舞蹈。一颗心,一本书,一个人,一段音乐,一个空间,文字像一只无形却温柔的手,拨动了不同读者心中每一根共鸣的弦;文字如花,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盛开着她别有情致的芬芳;文字像午夜的谁叩动了心门,在每一个心房都激起了清脆的回声。  相似文献   

3.
感悟人生     
王妍 《辅导员》2009,(14):105-105
有人说,怎样的生活都是一生。的确,每一段旅程都有它别致而深刻的美丽风景。当我们带着一颗能读懂美的心上路,拥着美丽,望向远方,这一路上,便会有繁星用幸福的光芒照耀我们,会有日月用美丽的明亮引领我们……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先生说:“圆球这东西最圆满,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有生命的文字象征。圆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这里叶老把一篇文章比作圆球,文章的字、词、句、段等各个方面,都环绕中心,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因此,  相似文献   

5.
一、带着问题读材料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都没完整地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汉语言是生命跳动的语言,是图景灵秀的语言,是充满智慧的语言。对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每一段文字、每一篇文章,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经历、用真情去解读、用智慧去品味,用生命去体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鼓励学生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咀嚼、消化,领会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渴盼着     
拜读了《山东教育》 2001年 1、 2月份“世纪畅想”栏目中,高密市教委主任李希贵的文章《 21世纪先做三件事》时,被李主任的“生物克隆吓了我们一跳,纳米技术给我们一个惊喜,信息时代还没怎么能明白,生物世界又已经来临,在这个叫人一惊一诧的时代里,不再踌躇,不敢等待”一段幽默诙谐的文字,引出了我的笑声,在笑声之余又牵出了我的深深思索……   《 21世纪先做三件事》这篇文章中的每一词每一句都饱含了一个教委主任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哲理性,透视社会的广博性、深刻性,看待问题的敏锐性、长远性,教育思想的实效性、超前性…  相似文献   

8.
王芳 《湖南教育》2004,(16):30-30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认为:“看整篇文章,要看明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我们许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字词句篇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倘若我们使其与培养审美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课  相似文献   

9.
尊师偶拾     
近几年来,尊师重道的文章很多,可谓“汗牛充栋”矣。但从现状上看,轻视教师甚至打骂教师的现象,仍迭有发生。于是,我想就此再写点什么。偶翻笔记,发现了几段颇为精彩的文字,摘自何处,因年深日久,无从追忆。姑且抄在下面,以飨读者: 我喜欢看小说,《青年近卫军》中一位英雄说:“教师!这是怎样的一个词啊!……在我们这个每一个儿童都上学的国家里,教师是最了不起的人。我们的孩子们的未来,我们人民的未来,都在教师手中,在他金子般的心里。我们在街上看见他,该在五十米开外就脱帽向他致敬!”这段话使我受到莫大鼓舞!  相似文献   

10.
Tei 《音乐世界》2010,(4):70-73
虽然LOVE只有简单的4个字母,但其中包含了很多内容。山P的恋爱文字里,每一句都是一种态度,集合这20段LOVE WORDS,完整地透析他的个人恋爱哲学,了解属于山P独有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1.
[文题和要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我们的生命经历完全是我们自己造就的,我们的一思一念都在创造自己的未来。生活永不停滞,每一个时刻都是新鲜的,这让我欣喜地发现: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请以在我的世界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举办之“太原建城2500年”庆典所据之公元前497年,实为“晋阳”城首次见诸中国历史文献之年,这以后之2500年仅是“太原”历史的一部分。晋阳城史前之二千余年的太原历史则更为辉煌,金天氏封台骀于太原,尧、禹曾一度在太原的建都,以及此后太原发生之诸多历史事件,构成了一部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的生生不息完整的发展历史。太原在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形成史上曾起过巨大的作用,对这一段历史我们应当百倍珍惜。  相似文献   

13.
[升格导语] 我们在《中学语文》2002年第12期学过了咏物言志。咏物言志的特点是,因物生情,有感而发;一般先描写事物,再直接抒怀。可是,现在我们一些同学写记叙文,落入了一种不良的俗套:有人每写一件事,都要在结尾来一个议论抒情,或表示决心,或检讨忏悔,或有意拔高;有人每叙述一段文字,都要议论一番。针对这种滥发议论与抒情不加节制的现象,我们不妨学习一种新的文章笔法——“皮里阳秋”。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6,(7):33-35
我们做的:先从成百上千稿子里挑选出优秀文章,然后再挑出文章里最精华的部分。文章不限题材,不限风格,既有唯美抒情的。也有幽默搞笑的,有生活中的琐事也有奇妙的想象:节选的位置并不固定。开头中间结尾都不落空……接下来的事情就交给你啦。 你们要做的:发挥你们天马行空的想象,选取你认为最好发挥的一段,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让这小小的一段激发你创作的灵感。看看这段文字在你笔下能盛开出怎样的花朵……佳作完成之后,别忘了寄到我们杂志社(《初中版&;#183;花季故事》“妙文接龙”栏目组收)。优秀作品我们会在后面几期杂志中刊登。  相似文献   

15.
小编寄语     
《海外英语》2011,(7):1-1
Dear All, 写这篇文字时恰好赶上高考。又是一年高考时。对于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来说,这都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它带给我们的不论是欣喜、骄傲,还是沮丧、失望,都是那么刻骨铭心。而它对于我们人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当时的成败,更在于日后漫长的人生过程中,反复回味时的复杂感受。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06,(11):91-91
本刊2006年读刊用刊知识竞赛试题刊出以后,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参赛答卷10326份。每一张写满了“ABCD”的表格,每一篇热情洋溢的文字,都表达了同学们对我们的支持与鼓励。这里,本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12006年,我们已经全心付出,  相似文献   

17.
夏秀云 《现代语文》2011,(5):120-120
《三峡》是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的一段写景文字,人教版和苏教版的语文教材都选取了这一段文字作为写景教学的典范文章,可见它在语文教育家心中的地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章中的"四季"问题,历来存在着争议。郦道元写三峡四季景色时,没有按"春夏秋冬"的  相似文献   

18.
“心的每一天”征文开展半年以来,一封封的投稿信件寄到了《青少年日记》编辑部,我们郑重认真地拆阅每一封信件,感受那一篇篇沉甸甸的文章,并饱含自己的真诚与敬意从来信中选稿刊载。在初冬的阳光下,我们读到了来自福建清流服刑人员张平华的投稿,他的文章第一句话是:我没有想到,也不敢想到,有一天我会给《青少年日记》写稿。清流与太原相距1700多公里,我们也没有想到张平华会给我们投稿,一本小小的杂志,竟载着厚重的信念,一种相信真善美,相信未来的信念。这再一次令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9.
一期一题     
选出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 ) "我们宇宙是和谐有序的,字宙中的每一颗星,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相似文献   

20.
《春》说课     
【课文品读】 《春》段落讲析 《春》是对春天所作的田园牧歌式的抒唱,文章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清新和情绪的欢快,每一段文字都值得欣赏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