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狄小彬 《考试周刊》2010,(33):76-77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多给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情境,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交流、和学习,才能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以"问题--探究--应用"为主线,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中心,以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为此,初中化学新课标要求:"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学……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崔献忠 《学子》2013,(8):19-19
"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目前学生单一、被动的陈旧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是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数学呢?一、从基础知识着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吴云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3):113-115
在新课程标准下,适当取舍重组教材,让"日常数学"走进数学课堂,使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数学情境——提出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学习自主化,鼓励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表现发现,自我表现获取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使学生自主求知活动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题。本文从"合理创设情景,鼓励自主探究;培养阅读能力,形成自主学习习惯;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显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等方面探讨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当前,随着生本意识的加强,数学前置作业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前置作业设计的内涵、原则、技巧等内容,以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的教学重心逐渐转移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上。通过学习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数学教师应重视这一环节,不断寻找合适的办法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保证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1.
陆维拉 《考试周刊》2011,(37):79-79
课程标准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活动形式,恰能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育话题是一个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国的教育部门主要强调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发现问题,利用教学课堂的学习知识自主探究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以生为本",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认知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引导学生由"会学"向"学好"转变,从"学会"向"会学"发展,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不断促进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4.
“玩”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该与幼儿教育接轨,引导学生“玩”,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动手、动眼、动脑。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自主探究与获取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分工协作、合作交流、互相学习,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对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会自主学习,能终身发展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我们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今天的"教",是为明天的"不教"而"教";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实践活动;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自主学习的目标,又是自主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6.
数学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会独立学习的有效手段。数学预习:一方面,让学生以有准备的状态参与学习,进而实施高起点的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预习为落实“教为了不教”的理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学会合作是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提高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形成探究学习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设一个能够展现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笔者认为让学生自主讲解的练习题既要体现基础性,即有利于学生“双基”的培养,又要体现启发性和灵活性,即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学会“做数学”和“数学地思考”,从而在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信心等方面得到培养和发展。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用问题作为教学的纽带,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文章就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对"问题教学法"重新加以认识,从"问题教学法"谈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