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国的师范教育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教师发展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发展的外部环境到关注自身课堂实践的历程。最终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发展源自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才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有效手段。“以课堂为本的教师发展”(CBTD)这一教师发展模式是在已有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实践层面上提出的具有操作性的教师发展策略,它把以往关于教师发展过于空泛的理论落实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质是教学专长的不断提高。在对3000多名新手型、熟手型和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心理的实证研究基础上,探讨从新手到熟手再到专家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从新手到熟手的变化主要是常规水平的胜任,从熟手到专家的变化主要是创新水平的胜任,而熟手是从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3.
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从总体上来看经历了以下的变化:从理智取向到实践一反思取向再到生态取向。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人们从原来的关注教师个体的知识与技能、实践与反思,逐步发展关注到建设教师群体层面的相互合作方式上来。这是一种合作的发展方式,既体现相互协作,又包含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3年笔者到北京市五路居一中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时,学校的发展正处在一个低谷期,如何在短时间内凝聚人心,点燃大家的工作激情,摆脱困境,是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怎样才能点燃教师工作的激情呢?笔者认为这三个关键词很重要:教师认可、教师参与、教师创造。  相似文献   

5.
自古以来,教师地位就被抬到很高的位置,与"天、地、君、亲"齐名,在传统儒家本位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就是道德家的化身,到如今,也一直视教师这一职业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对此都深信不疑,并以此当做衡量教师道德的最高标准。但是事实却引起困惑,从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到现在不断报道出"校长开房"事件以及教师猥亵学生事件等,把教师形象推到了风口浪尖,引起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大家对教师群体的素质产生质疑。其实,像类似这种事件的施行者大有人在,但一旦主角是教师就会倍加引人关注,加上现代发达的网络传媒技术,大大加剧了教师负面形象的曝光率。这就不禁使人思考:作为教师,他们的道德困境在哪里?教师职业道德是否具有特殊崇高性?  相似文献   

6.
在教师在职教育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培训和教师学习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不同的教师教育范式,都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存在。但这两个概念反映了不同的知识观、学习观,体现了对教师在职教育的不同理解。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是教师教育理念的革新,符合当今时代背景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与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红玉 《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20-23,54
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新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取向。因此探索新教师所具有的特征,新教师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出解决新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教育离不开师爱。笔者从教师职业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师关于师爱的三大困惑。指出教师在师爱活动中,应该做到三点:首先,师爱要建立在教师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这是定位;其次,针对师爱对象的学生群体,教师应有分类选择,这是选位;最后,通过掌握正确的引导方法和节奏,使师爱直达学生心底,这是到位。三位一体,是职业化的体现,师爱的实效从而提升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卓越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问题。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三国都具有相对成熟且符合各国国情的卓越教师专业标准,这有力地推进了各国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较之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这事实上阻碍了我国教师专业化的进程,进而影响到教育质量。基此,有必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既是教师作为个体逐步提高专业水平的过程,又是教师这一群体为争取实现教师这一职业达到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是教师从幼稚到成熟,以及水平能力、知识建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是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互动、学习共同体、知识管理能力与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就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要素。网络博客可以为教师这些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力军,从理论上讲应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但实际却并非如此,以致于很多人不承认"教师专业"这一提法。这将会制约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到教育的发展。因此,构建教师专业化的标准,促进教师专业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生命是教育的原点,对生命尊严的捍卫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是教师角色转型与开掘的根基和动力。教师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不仅是在其教育的轨迹中显现和张扬的,而且也是在生命的对话中成就和丰满的。然而,教师角色话语的纷繁与教师角色表达的冲突,导致教师在角色的虚化、泛化和钝化中走人踽踽独行的坚冰之旅。重新保持对教师角色的生命追问,意味着我们必须帮助教师在角色发展的语脉和坐标中,敞亮和澄明教师身份存在的方式和教师主体实践的方向。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打造教师的专业文化,这将是从实现教师角色到超越教师角色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教师称谓历史悠久,变化多样;中国近代教师称谓从教习到教师演变;到现代,教师、老师这样的称谓趋于稳定。文章通过梳理教师称谓在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演变历程,使读者更加了解教师这一职业,并从中得到启示,以促进教师及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各学科的教学处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这对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更高的要求。基于核心素养审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更好地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英国的师范教育提出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其教师发展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由关注发展的外部环境到关注自身课堂实践的历程。最终认识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发展源自教师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及其对于经验的不断反思,这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递者,教师不仅是一种行业,更是一种专业,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荀子充分认识到教师的重要性,并对教师的选拔、任用以及专业知识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其中不少思想都给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启示,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教师专业发展到什么程度,作为教师都应在行为规范、言语表达以及教学能力方面具备相当的储备与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走上或者说在这条路上走的更加专业。  相似文献   

17.
新教师阶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新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取向。因此探索新教师所具有的特征、新教师专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就显得十分必要。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也有助于提出解决新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与教育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教师面临着从思想观念到教育实践方式的转变和更新。从经验型的教书匠到研究型的教师,这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无论就其本身的逻辑来说,就其哲学基础来说,还是就其创造性来说,教师的劳动都不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那么,研究型教师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研究型教师应该怎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个教师从职初教师到合格教师,再到骨干教师,再到名教师,这既是教师不断创新的过程,也是教师创新性素质不断获得、丰富和提升的过程。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创新素质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敬业精神缺乏,教学重传递轻创造,创新思维能力不强,科研意识薄弱。我们认为,一个不断追求、不断发展着的教师就是创新教师。一般来讲,创新教师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思想开放,敢于创新;热爱教师行当,自觉主动的把教师当作一门专业来研究;具有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具有以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主的思维品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因此,创新教师不是高不可攀的。五年来,我们在促进创新教师成长路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教师发展的知识论路向将教师置于发展之外,这是一种教师"不在场"的教师发展观,生存论教师发展观使教师个体真正实现了"在场"于其发展的过程。教师发展的"生存论"转向意味着,教师发展从超验"天国"到尘世"生活"、从外在"型塑"到"自我"生成、从群体"规范"到"个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