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如今,回首这次尝试,上海市小学的管理者各有心得。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2007,(11):6-7
为贯彻中小学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 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在全市五十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试验,明年在全市全面摊开。[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下简单表述为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2007年,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已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施,而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是在全市50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开展实验。今年,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也将在全市推开。如何进一步做好学习准备期的工作,本刊特地约请了在去年已取得较好效果的本市几所小学的校长,介绍他们关于实施学习准备期工作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中小学教育"健康第一"的精神,全面推进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其中,学习准备期学科教学活动今年在全市所有小学一年级全面实  相似文献   

5.
杨荣 《现代教学》2008,(9):12-13
2007年9月,在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上海市小学一年级全面启动了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下简单表述为“学习准备期”),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入学适应教育。学习准备期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活动加以实施。  相似文献   

6.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08,(18):27-27
今年上海市150万余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将度过为期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便更好地实现幼儿园生活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这项工作从去年开始试点,今年在全市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雪龙 《上海教育》2008,(18):46-48
在去年50所试点校开展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准备期教育的基础上,今年,学习准备期教育在全市所有小学全面实行。在经历了对学习准备期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过程以及试行学习准备期的实践过程之后,在幼儿园大班也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形势下,校长们对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准备期教育有着哪些新的思考?有着怎样进一步的实践?本期,我们邀请几位小学校长,请他们来谈谈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和实行学习准备期教育。  相似文献   

8.
花洁 《上海教育》2008,(18):49-51
2006年秋,我校率先开展了“幼小衔接,情感教育”活动。2007年,上海市教委发布了《上海市小学一、二年级课程调整方案》。这个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初的2-4周期间,设置学习准备期。  相似文献   

9.
从2007学年第一学期起,在全市小学一年级入学初期设置2—4周学习准备期,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在小学启蒙阶段的具体体现,也是对适龄入学的孩子认知规律及教育规律的有益探索。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精神,一年级的入学准备期应成为:小学新生从幼儿到小学生的角色转换的“缓冲期”,平稳适应的“过渡期”,踏上学习旅程尝试幸福行走的“哺育期”。  相似文献   

10.
张烨 《上海教育》2008,(18):56-57
在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通过综合活动和学科教学,保护并进一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使幼小衔接得以平稳过渡。作为上海市课改基地学校,我们自去年开始便尝到了这项新举措的甜头。  相似文献   

11.
杨广琪 《上海教育》2008,(23):48-49
2007年,整个上海已经开始试行小学学习准备期的教育,让幼儿园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至少有两周的过渡时间进行准备。今年,全市近300个幼儿园大班又开始试行为期两个月的入学预备期教育,采取措施,让小朋友逐步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预备期”和“准备期”的设置,目的就是缓解入学孩子身心压力,按照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12.
秦晓静 《现代教学》2014,(11):26-26
英语课程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又新奇又陌生。我校通过学习准备期的活动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个更自然的过渡。学习准备期英语教学活动虽然与正式常规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但也是小学英语教学初始阶段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我校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官芹芳 《上海教育》2008,(19):27-27
9月18日下午,小学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现场推进会在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举行,全市19个区县的小学相关负责人通过网络同步参与。 2007年,小学学习准备期在全市50所课改基地学校先行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认同,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成果。这也为今年在所有小学全面推开学习准备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小学设置学习准备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5.
何学锋 《上海教育》2008,(18):53-54
去年,学习准备期在全市50所小学课改基地校进行试点。我校作为这50所课改基地校之一,去年在以往“入学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学习准备期的具体要求开始了探索。今年,在全面总结去年工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7,(9A):14-14
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放慢学习进度,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17.
"学习准备期"是儿童从学前教育进入小学教育的两个不同时期的衔接期。早在2007年,上海便率先在小学入学初期安排2~4周的"学习准备期",使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能平稳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换,良好地适应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教委决定,今年在全市小学一年级起始阶段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在这段时间,语、数、外等各科的学习时间、内容均发生变化,进度放慢,内容减少。同时设置“综合活动”取代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19.
明年起全上海市的小学都将设立学习准备期,帮助小学新生"心理断奶"。记者在市"小学学习准备期"现场展示交流活动上了解到,今秋新学期起,全市50所小学已试点开设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  相似文献   

20.
何哲慧 《上海教育》2013,(33):84-84
静心慢养,可以使刚入学的孩子喜欢学校、爱上学习、养成好习惯;静心慢养,可以消除家长在孩子刚入学阶段的紧张和焦虑。学习准备期就是为将来的学习做准备的,使孩子从幼儿园平稳过渡到小学、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教师在学习准备期的主要教育教学任务。这是奉教院附小教师对一年级学习准备期的解读,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家长、教师享受慢教育,使孩子轻轻松松步入小学的大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