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理论只是他的跨越理论中的一种形式。本文阐述了马克思跨越理论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关系及其在唯物史观这一整体中的重要地位问题,从而清楚地界定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的关系,使我们能科学地理解唯物史观。列宁、毛泽东在马克思跨越理论指导下与本国实际相结合,正确回答并解决了马克思所遗留的东方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而且跨越理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依据全球史观编著的世界历史著作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世界历史体系,二是没有解决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弥补了全球史观的不足,体现了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的有机结合,应该成为我们构建世界历史体系的指异思想。  相似文献   

3.
探究古代道教、儒家、佛教关于污染与环境问题的相关论述,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合理的思考路径;提出解决环境问题,是要着重关注我们自身的心复状态及意图,了解我们的行为所将导致的后果,提高关于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本的因果联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自然观深刻揭示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阐明了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实践基础上相互生成的统一过程。马克思自然观的最大理论特点是在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过程中思考入与自然的关系,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自然观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自然观对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把客观的自然存在物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马克思新反映论把客观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主体的反映对象,二者在坚持客观性原则上是一致的。马克思新反映论的特性在于认识的主体性,坚持承认主体性的客观性原则。马克思的新反映论能够解决一系列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马克思利益思想入手,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的利益关系进行研究。指出马克思关于利益范畴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研究和解决青少年体育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分析了国家与个人、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体育教师与文化教师、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围绕青少年体育形成的利益关系。认为青少年体育发展有赖于青少年体育综合改革,关键是协调好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学生个人各方的利益追求,通过利益驱动从根本上促进青少年的体育参与,解决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有一个从肯定哲学到否定哲学、从站在“哲学基地”上思考问题到离开“哲学基地”走向实证科学研究的转变。这一转变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以“反哲学”即实证科学的立场实现了哲学观的根本变革,从而终结了“全部哲学”。马克思“终结哲学”的真实含义是:反对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并把它们包罗在内的科学的科学”,仅仅赋予哲学以“世界观”的意义;反对从任何原则出发来解决对现实世界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主张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主张,论述了和谐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价值追求、前提条件、主要内容等问题。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同时不应忽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蕴含着空间维度。这一维度经列斐伏尔和哈维的发展,形成了空间辩证法和地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为我们理解当代问题提供了的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从地租理论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租问题比较特殊,在这领域的研究中,很难象其它领域一样,高度抽象掉非劳动因素,仅用劳动说明地租的来源。马克思在研究中,并不否认自然资源、稀缺、市场状况、所有权、垄断在价值决定中的作用。在地租理论中,马克思再次引用“社会总劳动”的概念,是马克思劳动决定价值走向“价值的本质是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理论的起点。这为我们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提供支点。  相似文献   

11.
关于公司章程性质的学说有多种:契约说、自治法说、折衷说、宪章说、自治规章说。笔者在批判和借鉴上述几种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折衷说的观点,即以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来对公司章程的属性进行分类。公司章程调整的法律关系中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用契约说来调整;公司章程中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公司章程细则)部分用自治法说来调整。笔者认为这一分类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是每个哲学家都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理解了人与自然理论及其二者的关系问题,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在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当今时代,重新思考他在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问题时所提出的解题方式和基本结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然状态”是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是建立在其人性论基础之上.霍布斯是性恶论者,洛克是性善论者,卢梭是性非善非恶论者,不同的人性论思想对其“自然状态”的哲学基础、表现形式、内容描述、逻辑走向四个方面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摄影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的教学问题,依照认知弹性理论关于学习和教学的核心观点,对《摄影技术》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等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设计,经过教学方案的实施,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的《萧萧》表现了乡间世界平凡人生活中自为自在的生命本相和生存状态,表达出乎凡人对世事的“常”与“变”的从容理解和安守其分顺其自然的活法。  相似文献   

16.
增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增强该课的实效性,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做到“三求”、“三化”,即教学内容上的求精、求新、求实,教学方法上的专题化、现代化、情感化。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上对真理问题的有关理论探讨,有着广泛而又复杂的演进过程,主要围绕“什么是真的”这个问题——亦即是有关“真的所谓”的问题而进行拓展的。真的所谓就是说出“真”这个字的意义,而真的标准就是给出辨别一个命题是真还是假的检验方法来。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敏锐的政治性、鲜明的时代性和极强的针对性,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伟大使命。尽管各地各高校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措施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工作,但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情况。切实提高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以及解决其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三个联系",这直接影响到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一伟大工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运用合作博弈分析方法,研究和解决中超联赛产权归属问题,为中超联赛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文章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剖析了足协、投资人拥有联赛产权的合理性,阐释了中超联赛产权的联合属性,并构建了中超联赛的联合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结论是:中超联赛其实是足协采取优超方案侵占其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联合产权制度是足协、投资人相互谈判与重复博弈均衡解集的中心核。建立联赛联合产权制度,使中超联赛成为包含按有效贡献力形成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联合经济利益共同体,是中超联赛治理改革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维度与价值维度的统一。从内在涵义看,它将人的价值规定为自由、创造和全面发展,把为“每个人”创造价值、实现全社会的共建共享作为价值原则,把为人民群众创造有价值的生活视为所有行为的“最高标准”,这种人本价值论真正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