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我想这就是赏识——欣赏肯定。而赏识一旦被教师、家长所运用,它的魅力是无穷的。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是孩子不断追求成功的金钥匙。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赏识教育无疑是教育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2.
分享阅读是指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发展他们基本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成年人和儿童共同阅读一本书的类似游戏的活动.分享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让孩子感受爱、享受爱的过程.分享阅读之所以被称为"分享",就是由于他强调的是"分享",既让孩子享受到阅读的乐趣,也让孩子享受到成人的爱,这种享受是由成人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创造的.分享阅读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技能.  相似文献   

3.
爱,是人的本性,怎样爱孩子,怎么教会孩子爱,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认真考虑和仔细研究的重要课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终生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爱”。那么怎样的家庭教育、怎样的爱才有助于孩子的健全发展呢?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之爱博大深厚,其核心是教师如何关爱学生。即教师用爱心抚育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这是教师的神圣责任,也是师德之灵魂。师爱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心与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把每一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  相似文献   

5.
李慧 《阅读》2010,(10):6-8
亲爱的同学,当你打开《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你便走进了一个充满爱的美好世界。 小孤女安妮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她对周围的世界,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  相似文献   

6.
父母爱孩子要理性的爱,应该有正确的方法,要尊重孩子;给孩子时间,陪孩子长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对孩子消极情绪采取回避态度;帮助孩子接纳自我;建立支持性人际关系;制定合理的计划;父母引导孩子积极思维,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爱就是教育     
教师是爱的富翁。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轻柔的动作或手势,都会使学生备受感动。有理智的尊重爱护能使学生更加自尊、自重、自信,获得前进的勇气和信心。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教师的爱,犹如滴滴甘露,滋润孩子的心田。教师的爱,是孩子心中的阳光。  相似文献   

8.
读吧,写吧     
《阅读》2012,(9):28-28
每个孩子都爱故事,我们被故事深深吸引.甚至对小伙伴的呼唤也充耳不闻,这就是故事的魅力。 《佐贺的超级阿嬷》讲了阿嬷的故事。乐观开朗的阿嬷,面对贫穷和饥饿,总是微笑着将生活继续下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阿嬷总能想出办法。琅琊路小学的徐奕然为阿嬷献上了一首歌——《献给亲爱的阿嬷》。  相似文献   

9.
在高寒林区做小学班主任工作30年了,一路走来有欢歌笑语,也有辛酸苦涩,每天与学生在一起,看着一拨儿又一拨儿孩子长大,心中更多的是欣慰和自豪。我的体会是,作一个好的班主任,一要有爱心,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二要循循善诱,点滴滋润。  相似文献   

10.
师爱的力量     
教育是爱心事业,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要教育好一个孩子,“首先是教师的品格的陶冶,行动的教育。”爱的力量是伟大的,老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安慰鼓励的话语,都足以使一个冥顽不灵的孩子感动一生,使孩子眼中的世界变得无比温暖。接班的第一天,有一位双眼忧郁的高个子男孩坐在最后排,没有同学与他说话,上课时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当我表扬其他同学时,从他那双闪亮的眼睛中看出他对赞扬充满渴望。一刹那间,我的心一阵震动:我怎么没注意这孩子呀?从这时起,我开始关注他,发现他上课时特安静。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一次”他的眼…  相似文献   

11.
李慧 《阅读》2012,(3):6-8
亲爱的同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4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周晴阿姨创作的。这套系列丛书名叫“不一样的许多多”。《插嘴大王》写许多多从爱插嘴到不插嘴,让我们从中看到一个男孩的成长;《宠物前前》重点写奥数对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影响,故事中有孩子的快乐和计谋;《多点银行》在多点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智慧和无奈:《秘密地图》写出了男生对女生最初的好感,以及对爱的理解。 当然啦,许多多就是书中的主人公。他呀,就是当今孩子中的一个,就生活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2.
徐佳薇 《阅读》2014,(23):25-25
<正>星期五中午放学,老师布置我们背诵一条家教名言。于是,我们来到学校阅览园地的"家教名言"前面,开始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家教名言。突然一句"去爱他,去关心帮助他,做孩子的‘守护神’"的家教名言让我深深地被吸引了。我一看到这条名言,便想起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5月,一则关于父亲打死抄袭作业的女儿的新闻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据悉,该父亲是杭州市的一名保安,平时对孩子疼爱有加,并且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经常亲自指导女儿的作业。这位父亲发现11岁的女儿抄袭作业后勃然大怒,将女儿拖到车棚里吊起来暴打,最终导致女儿死亡。这一事件引发我们诸多疑问和无限思考。父母对孩子的爱往往...  相似文献   

14.
《阅读》2013,(9):6-8
她其貌不扬,三分像巫婆,三分像仙女,三分像常人,她的神奇之处是了解有关孩子的所有的事情。对于爱顶嘴的孩子,不爱收拾玩具的孩子,自私自利的孩子,不按时上床睡觉的孩子等等,她有一套“对症下,药”的完美“疗法”,  相似文献   

15.
《纲要》在“总则”中特别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然而在探究式学习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总有那些“弱势群体”常常被教师忽视,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尊重,使孩子间的能力差异越来越大。如何尊重每个孩子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呢?本人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一、把真爱洒向每个孩子爱的需要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维系的,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会潜移默化感染孩子,使孩子产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变得自信。宋菁是一位沉默寡言的孩子,无论老师开展的探究活动多么有  相似文献   

16.
当前,小学生怕作文的现象相当普遍,作文成了他们学习语文的一大难点,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在家中说话最多的是孩子,爱在墙壁上、沙地上画各种符号的也是孩子。这说明,孩子喜欢“自我表白”。作文,是用文字符号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孩子为什么对此由怵而厌呢?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为的是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这里所说的“想说”,就是指有表达的欲望。对小学生而言,只有在表达欲的驱动下,才能对作文饶有兴趣。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是面对老师的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著名小说家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讲述了一个纯洁的少女的生命被慢慢地,但确确实实地被毁了的故事--不是被她的敌人,而是被那些自称是爱她的人.这是怎样的爱,何以摧毁自己所爱?贫穷、社会的偏见、不公正和虚伪的道德,是苔丝悲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往往争强好胜,喜欢得到别人的夸奖,特别是老师的夸奖。在游戏当中,他爱争当权威人物,在比赛中,他爱争“第一名”。为了博得老师的一声亲切表扬,他们竭尽全力,乐此不疲。有的家长竟发出这样的感叹:老师的话比“圣旨”还厉害。的确,在孩子的心目中,老师充当的不仅仅是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应该是个示范者,老师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因为孩子常常视老师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为了激发每个孩子的上进心,我每天轮流让小朋友当“小老师”,让他们每个人都有在其他小朋友面前表现的机会。这样  相似文献   

19.
罗曼&#183;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在孩子眼里,老师的爱如一缕温暖的阳光,似一泓涓涓的细流,是学生分清善恶荣辱的标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明灯。学生纯洁的心灵需要我们去守护,学生的行为需要我们用爱去规范。  相似文献   

20.
哈里顿·恩萧作为希斯克利夫复仇的产物,人性遭到摧残和扭曲,他却爱希斯克利 夫,并快乐着。他的人性在小凯瑟林的文明与爱的牵引下复苏了,正是他的人性复苏展示了《呼啸 山庄》中人向往文明、渴望爱的人性是不会被毁灭的这一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