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文章就学生作文厌写、怕写的现状,提出了观察感悟,激发兴趣;自由作文,发展兴趣;成功激励,巩固兴趣的导写和激趣“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参加“小学语文单元整组教学中的读中学写研究”教改实验,我们感到获益不浅。无论是教师的敦学水平,还是学生的作文能力,都得到明显提高。现将我们在教改实践中的几点尝试,试述如下。一、激发兴趣,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心理学认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此,作文教学,首先就得  相似文献   

3.
修订大纲对于低年级作文教学要求,改变了“作文”的提法,称“写话”。对低年级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当学生对写话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应该怎样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写话兴趣呢?  相似文献   

4.
激发兴趣,提高作文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表现,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而大多数学生却苦于作文难,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儿才能完成,学习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在作文前充分了解学生厌烦作文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写作的消极因素,并努力寻找解决的途径,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完成作文教学的要求,让学生具备独立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课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现实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量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新课标》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历来被称为高考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众所周知。然而,现在却出现了写作难,怕写作的趋势。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害怕写作,不愿意写作。把写作当成了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高度。写作已失去了它的魅力,其原因何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信息的丰富,网络化语言已经影响了许多人,从而淡化了对语文的兴趣:首先是观念落后,教师用旧有的模式来教学生,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式;其次是学生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作文纯属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写;学生讨厌作文,不再像以前的学生把写日记、周记看作是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好方式,对写作缺乏兴趣。基于此,要加强作文教学,使作文的地位真正得以突显,既要从教学模式的转变入手,...  相似文献   

6.
一、了解学生情况,分析教材内容,设计作文的整体教学方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共有8个语文园地,每个语文园地围绕单元整组教材设计了一篇习作,重点是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一学期要写8篇习作,对于初学作文的孩子来说难度很大。对于老师来说指导也是一个很大的困难,弄不好,就会出现教师“教”不细,学生“学”不好的恶性循环。为此,笔者根据新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向多位作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制定了整套作文整体教学的方案。二、直观教学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感性思维,落实作文写作内容刚刚升入三年…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话题。借此,谈谈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自己是怎样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一、命题而进行激趣兴趣,是只在爱的土地上生长的绿茵,只有当(胜利或快乐)成为甘露滋润时,它才可能成长。如果要想学生写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辅助教学交互性强,操作界面丰富活泼,可以形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例如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也大增。在训练学生写场面、场景时,先放一段录像的片断,一边放,一边讲解场面的组合、场面的层次、场面的重点、场面的陪衬等。放完后.教师出示作文题:《一个动人的场面》。实践证明,这种作文指导的效果,是教师口授笔耕所不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从呀呀学语,到学校,社会都要说话,与人交际,沟通,写报告,订合同都要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些都离不开作文的基础,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特别是低年级的起步作文要打好基础。怎样抓好低年级的起步作文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一、培养兴趣,勤于练笔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什么事情,首先都要对它产生兴趣,才会有动力,把它做好。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喜爱之情呢?l、要求不要过高,培养自信心刚开始接触习作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过高要求,什么文章讲求完整,修辞准确,中心明确…  相似文献   

10.
话题作文主要是通过命题直接确定一个“话题或给一个提示语”,让习作者读后引起思考、激发想象,按要求作文。虽然它属于供料作文的一种类型,但与一般的供料作文相比,限制减少了,学生习作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有利于学生各施所长,有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有利于展示作者的个性特征。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写好一篇话题作文要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步,精心选择“话题”,激发习作兴趣;第二步,运用多种方法,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第三步,先说  相似文献   

11.
陈林 《阅读》2014,(43):28-29
<正>每一篇作文都是写出采的,但是谁写出来的,有时候却说不清楚。有孩子要说:"作文当然是我写出来的!"如果我们回答这样几个问题,就能理解了。这篇作文确实是你想写的吗?这篇作文是不是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这篇作文是不是已经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思想或者感情了?好的作文一定是自己"想"写的。这个"想"由谁来断定?当然是由作者来定,因  相似文献   

12.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试金石,提高高中学生的作文素质,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指导下的作文教学目标,以适应新世纪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高中作文教学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深入地探究制约高中生作文素质提高的原因,采取激发兴趣、养成习惯、坚持多写、科学指导等正确而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作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初中作文主要经验,认为端正态度是搞好作文教学的前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注重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及多写多练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说话·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呢?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词汇贫乏、条理性差且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的特点,采用以情激趣的七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尝试作文实践,体会成功的喜悦,通过看、说、写三结合,充分利用作文评改,培养学生自审能力,师生共同努力,攻克写作难关。  相似文献   

16.
王凤花 《阅读》2014,(48):15-16
<正>习作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大难点,怕写、难写,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恐惧或厌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一、引导观察,激发创作欲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路、观点、情感等都来自于现实生活。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学生参加活动、劳动、旅游等,有了生活的经验,作文才能有话说。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触动、点拨,让学生回忆起当时的活动情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一直被视为一大难题。面对作文,老师常叹难教,学生更叹难写。部分学生甚至谈作文色变,望作文生畏。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面对“作文”产生的恐惧感,培养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让学生乐于作文,轻松作文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让学生作文快乐起来,就必须解决以下问题:一、有内容可写,学生就乐于动笔每次让学生作文,拿起笔碰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写什么”?没有东西可写是最令学生头痛的一个问题,但它却是一个普遍现象。真是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单调了吗?我看不尽然,相比之下,当代孩子的生活远比以前…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通过言语来操作的技能,是由后天不断培养提高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本文从训练目标和计划的拟定、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作文素材的积累、写作技巧的训练、作文的改评这几方面来探讨初中学生作文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课堂作文教学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教师应循序渐进、讲究方法、水滴石穿般的教诲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动笔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与能力,使他们热爱作文课、懂得作文,会写作文,乐写作文。教师的教好与学生的学好、写好必然的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对学生习作有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述方式写作。”对每一学段在说话、写话、习作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目标。因此,如何改进小学作文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等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