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尼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故事、传奇故事、动物故事等,这些故事不仅形象反映了哈尼族传统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蕴含着的丰富的生态意识。其神话传说故事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传奇故事中包含着"大地伦理"的生态寓意,动物故事中则蕴含着万物平等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人参故事极具生态意识,本文结合刘守华在《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中对人参故事按照AT分类法进行的最新分类,对长白山人参故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生态价值和反生态因素。认为其中包含自然的善、生态平等思想、主张自然的权利、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3.
作家废名的乡土小说《竹林的故事》以散文化笔调、优美的环境描写,以及小说中流露的含蓄平和的情感和超脱的人生感悟,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界对废名多元化研究的深入以及生态批评在国内的兴起和发展,《竹林的故事》逐渐走入生态批评家的视野。从生态角度对《竹林的故事》进行再解读,对文本中的生态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出小说中的意境之美、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从而使我们对《竹林的故事》有一个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美发简史》是巴恩斯的短篇小说集《柠檬桌子》中一个意蕴丰富的故事。它反映了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故事中的的主人公格雷戈里代表自然,理发师则为文明的化身。研究表明了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思想,体现了文明与自然之间对立交融的关系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此外,还揭示了巴恩斯对现代文明进步的反思,体现出强烈的生态关怀。  相似文献   

5.
玛格丽特的生态预警小说《使女的故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世界观。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出发,展现了阿特伍德对人与自然、男性和女性冲突的反思,为全世界的人类敲响了攸关生存的警钟。  相似文献   

6.
面对长白山野山参濒临灭绝的现状,从生态美学角度出发,提出生态道德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同时从长白山采参习俗、人参故事,弘扬孔子德行观。  相似文献   

7.
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中的自然崇拜故事类型主要有天体崇拜、地宗崇拜.自然崇拜故事结合高原环境下人类早期朴素的宇宙观,故事思维内含"万物有灵"观和"互渗律",构成康巴藏族民间故事书写的独特性.同时,继承口传叙事的文学特征.故事的源头、环境构成、故事内容等方面体现故事的生活化,反映了高原环境下人们朴素的生态思想、宇宙观念、社会价...  相似文献   

8.
王依  沈梅英 《英语广场》2020,(10):14-17
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演绎了七组普通人与中国发展息息相关的故事。影片中每个故事都有独立的标题,且每个标题的英译都各具特色。本文基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分析影片中各故事标题的英译策略及其对国外影众构建中国形象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蛇郎故事是一则被民众口头传诵上千年的优美童话故事,它流传甚广,在亚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故事圈,在其传承与传播过程中,由于社会和文化生态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异,但其核心母题没有变。通过中国与缅甸蛇郎故事的比较研究,探寻两国对同一母题故事的各自文化表达以及不同文化的共同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处于逐步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青少年的生态安全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以校本选修课《生态安全教育》为例,从教师主导架构生态安全教育场域,营造良好的生态安全教育能量场的角度出发,思考如何通过讲好生态安全教育的中国故事,启发学生思考、感悟,内化为自身的生态安全意识,从而增强学生保护生态安全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