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颜色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发展逐步与世界竞技运动接轨.武术套路竞赛是一种相互交流和公平竞争的运动,比赛者以取得优异成绩为直接目的.在运动水平不相上下的激烈竞赛中,运动员情绪对比赛起着关键作用.而情绪也可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不同运动等级的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对不同颜色的喜好,对运动情绪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研究表明,颜色因素与运动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运动认知特质焦虑量表》对我国现役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进行测试分析。结果:1)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优于一般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和"常模;"2)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均不受年龄、训练年限、参赛次数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运动认知特质焦虑水平和结构相对较稳定;3)优秀男子武术散打运动员运动认知特质焦虑程度多处于中等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杨杰  周游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47-48,60
采用心理测量法,对我国28名少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和11名成年优秀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运动认知特质焦虑和竞赛状态焦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都高于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但无显著差异;在性别的比较上,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无显著差异。在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的相关分析上,优秀成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负相关,无显著意义;而少年短道速滑运动员的认知特质焦虑、竞赛状态焦虑呈正相关,具有显著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量表测量法,对参加第11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的87名运动员进行了竞赛状态焦虑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水平均与性别、运动等级、运动年限有关;文化程度因素、竞赛项目与竞赛状态无显著性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呈现显著性差异中度相关,状态自信心与运动成绩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关于竞赛状态焦虑的问题进行问卷和现场调研,结果表明:1)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状态自信心上具有显著性差异;2)运动员得分与认知状态焦虑有显著负相关性、与状态自信心呈正相关、与躯体状态焦虑呈倒U关系;3)通过探索分析得出赛前预测运动成绩好坏的客观指标。以期为教练员在训练及比赛中高效处理优秀武术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武术比赛是以武术套路演练为基础,武术竞赛规则是武术比赛裁判评分的依据,它遵循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武术竞赛规则即规定的动作内容、数量、规格要求,是与武术运动员的技能和运动形式具有一定的内在因果联系。是反映武术运动在当前所能达到的运动技术水平,同时也引导武术运动的技术向更高层次的规范化方向发展。2003年武术竞赛新规则的推出,从竞技武术的发展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促进了武术运动竞赛的国际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武术比赛的竞技性、可比性。武术竞赛规则的实施对武术套路的创编以及套路的演练水平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发、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武术新规则内容和武术套路的创编质量是非常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北京2008武术套路比赛"为切入点,采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87名参赛运动员的洲别、国别、名次、平均难度动作编排及服装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逻辑分析法对竞赛规程及相关官网资料进了深入的分析。研究表明:(1)竞技武术套路在世界各洲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洲际的失衡,一种是洲内的失衡;(2)国际竞技武术套路竞赛既有广泛的发展前程,又面临金牌毫无悬念的尴尬局面;(3)《2005年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采用同样的评分标准对男女运动员自选动作难度进行评分,这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是不公平的;(4)要促进竞技武术的国际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仍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安徽省第十二届武术套路比赛甲组男、女前8名运动员竞赛成绩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现场评判和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分析造成安徽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动作质量扣分的因素,为安徽省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科学化训练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生理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武术套路、散打运动的男运动员的不同角度视野的测试,并将其结果与非运动员(普通男大学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运动员和非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绿色视野;武术套路运动员与散打运动员的视野在各方位上都无显著差异;武术套路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白色视野在任何方位上都大于普通大学生,差异非常显著。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武术运动训练对视野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武术教学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蹦床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特征与成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SAI-2和SCAT心理量表(中国修订版)对参加第九届全运会蹦床比赛的61名蹦床运动员进行了赛前竞赛焦虑的测试。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竞赛特质焦虑在文化程度和运动成绩上有显著差异,作为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特质焦虑可作为蹦床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一个有效指标;蹦床比赛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认识状态显著的蹦床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运动等级和文化程度与状态自信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十分注重艺术性、又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蹦床运动,教练员不仅要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在此同时,还要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以提高运动员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CSAI-2问卷测试了322名参加全国或省际比赛运动员的赛前状态焦虑。结果发现:①运动项目类型是影响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一个重要变量;②性别与运动级别仅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运动员的多维竞赛状态焦虑;③文化程度不是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因素;④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比赛成绩更多地受到认知状态焦虑的影响。建议对于认知特征显著的武术运动,教练员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认知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以山东中医药大学武术队12名运动员作为测试对象,对赛前训练前后和比赛前后的心理焦虑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运动员对比赛产生焦虑的状状况,结果表明:武术套路运动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会出现心理焦虑,运动员在集训前焦虑水平最高,比赛后焦虑水平最低,特别是躯体焦虑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全队的焦虑水平则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重要保护对象,在国家的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竞技武术运动员在武术的传承和保护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退役安置问题在武术的深层发展和文化传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竞技武术运动员设置并购买相关保险险种,积极为职业武术运动员开展再就业教育,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并深入到社会创业大潮中去,在体育相关管理部门参予管理、指导工作或在相关领域发挥特长、自助创业.文章就此对竞技武术运动员的退役再就业规划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马腾斯的CSAI-2问卷,对参加第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太极拳男女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进行测试。旨在探讨在国内最高级别的武术赛事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多维竞赛状态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比赛成绩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易鹏 《湖北体育科技》2007,26(5):578-579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太极拳是中华武术宝库中一项极富魅力的项目,它以丰富的哲理内涵、医学原理及优美轻柔的形体动作吸引着海内外广大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由于太极拳运动具有与其他拳种截然不同的特点,因而太极拳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也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武术运动的特点决定了它是较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的体育项目,经调查发现,武术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较为严重。本文通过对武术运动员膝关节损伤伤种的分析,以期为武术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提供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文章运用资料统计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析研究了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完成情况,结合长期教学与训练的经验,指出竞技武术南拳套路比赛中难度动作发挥水平的高低是高水平运动员竞争的要点。现代武术运动竞赛的特点是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比较接近,因此竞争更加激烈。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各运动队要根据各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薄弱环节,通过科学调控有效地进行大运动量高强度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能产生最佳模式,建立固定动作量化指标。同时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心理训练,形成适宜比赛的良好心理定势,就一定能在武术套路比赛的群雄逐鹿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