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高杰 《教学与管理》2014,(11):22-23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首先必须抓好备课这一环节。备课分为隐性备课和显性备课,隐性备课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琢磨教法等,是看不见的备课;显性备课指在隐性备课的基础上撰写教案,是看得见的备课。隐性备课是"本",显性备课是"末",千万不能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相似文献   

2.
初三化学授课时间短,教学任务紧,学生的时间、精力有限,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结构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一、做好"三个转变"1.备课的角度要变,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备课中要正确处理好备课中的"备教材"、"备学生"、"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的关系,我觉得相对于"备教材"而言,"备学生"、  相似文献   

3.
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是课堂,但课堂效率离不开教师的备课。备课是实现课堂"轻负高质"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以备课带动教学,从课外延伸到课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实现高效教学。语文教学中,有些老师的语文"常态课",会给学生的主动学习制造障碍;有些老师一味追求的"新、潮、怪"的"奇态课",也让学生云里雾里。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备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一、立足文本语言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课堂的精髓在于教师首先要明确:"语文课要教的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曹均 《成才之路》2012,(33):69-69
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小时候,电影中教师灯下抄教案的镜头已经深深刻在我们脑海中,在现在看来,那是导演对教师备课的一种误读,备课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搬运工"行为,它凝聚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新课程背景下,备课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备课、导学案等多元备课方式应运而生,不少学校要求教师对教案进行调整与反思,实现二次乃至多次备课。用"不看广告看疗效"这句广告语形容当下的备课是非常贴切的,无论采用哪种备课形式,它的旨归都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那么,如何实现有效备课,助推高效课堂的打造呢?笔者认为高中数学备课应戴好三副"眼镜"。  相似文献   

5.
对提高高校教师备课的有效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婧姝 《教育探索》2008,(8):107-108
高校教师应把"备课"视为教学的生命,下工夫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要明确备课的目的与任务,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备课要求,要按照教学最优化的要求写好教案。  相似文献   

6.
备课是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有效备课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为了让备课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要于"细微处"下功夫。  相似文献   

7.
秦琴 《文教资料》2011,(28):149-150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又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践行"生活化教育"的理念,首先要做到备课生活化,即备课的视角不仅指向教材,还要指向生活;不仅指向教学预设,还要指向教学生成。让备课成为一种"职业习惯"要改变备课理念,改善备课途径,坚持集体备课,坚持写教学反思,让备课体现在职业生活的全过程,让备课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使思想政治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引导学生做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俞红梅 《成才之路》2012,(28):81-81
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个道理地球人都知道。备课应当是一种高级脑力活动,它展示的是教师专业知识、能力的深度和广度。但更多时候,我们见到的是教师将现成教案抄写到备课笔记本上,这种"搬运工"式备课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年复一年抄教案,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是登不上新课改的客船的。我认为,要让备课高效,需要教师富有深度备课理念,在教材中走个来回,让课堂教学深入浅出,实现备课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9.
现在集体备课正逐步取代传统的个人备课方式,但集体备课是一种一般的教学思路,教师个体在执教之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及本班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有效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10.
针对教师备课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部门应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引导教师重视备课和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在备课上,教师要掌握课标,熟悉教材,改革教案,变教案为讲义,充分发挥教案的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课堂教学要达到"两率"要求,即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90%以上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其核心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三部曲的演奏朱振升传授知识的过程可以说是"三部曲":教学的准备──备课;教学──上课;教学后的检查──反馈。一、序曲──备课备课是"有的放矢"的起始。在教学前的准备过程中,既要备大纲,又要备教材,更不可忽视的是对所教对象──学生的实际情况要了如指...  相似文献   

12.
1有效备课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深夜人们在梦中露出笑脸/惟有你的窗口灯火闪耀/映出你伏案备课的身影……"这是教师真实的写照。备课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备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和前提。不备课就不能走进课堂。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备课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二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三要创设开放的情境。教师的备课就是为学生"搭好台",让学生"唱好戏"。  相似文献   

14.
周岩 《考试周刊》2011,(87):20-21
在语文教学中,确立科学、明晰的教学目标是有效备课的开端和重要环节,是有效备课的灵魂。科学教学目标的确立要体现教材文本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并且要根据学情,灵活调整。  相似文献   

15.
黄芳 《教师》2011,(28):17-19
教师的备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保教指南》明确指出,要"使备课成为一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性工作"。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梳理了几年来对改进教师备课工作的实践研究,赋予教师备课新的灵性。积极探索在教研组支持下的教师个人发展型备课新架构,进一步提升了星级备课、共享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备课先导小组的引领,开展轮流式备课沙龙、专题研讨式备课研讨、经典式备课分享等研讨活动;大力推进星级备课制度,关注不同层级教师的备课成长;鼓励教师个体在教研组的支持下开展四栏式"导学备课""一个内容,三次备课",加强备课后的反思,努力从备教材走向备幼儿,从入门走向专业。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是求知与修养相结合,系统化、理论化的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精神的自觉,高校基础课教师在备课中要"自知之明",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进行自主学习,切合学生的特点;在备课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到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四轮备课法"指"自己备"、"集体备"、"调整备"和"反思备"四轮备课的有效实施。这样的备课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有机结合,凸显教师的个性化备课。  相似文献   

18.
罗斌 《教师》2012,(10):113-113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的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集体备课是教师之间的一种教学合作,是一种很好的集思广益的备课方法,"集备"是在"个备"基础上进行的,而"个备"又是在"集备"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高的,只有抓好集体备课才能实现师师、  相似文献   

19.
语文集体备课要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要从教学目标制定是否准确、教学策略能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这些方面入手进行集中研讨;要以备课组为单位,以文本解读为基础,以集体备课为形式,以对话为工具,建立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和健康的"集体备课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源 《学子》2012,(10):18-19
一、心态平和因为备课组成员间大多为同一学科,教师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可能就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在集体备课是光听不说,或者在发表观点时有所保留,而在自己上课时却有体现,这种"留一手"的做法在部分教师身上有所体现,这种集体备课的心理芥蒂不利于集体备课的良性开展。对于这种现象,每位教师都要认识到集体备课就是一项"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