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长时间的国家交往互动过程中,一些动漫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与中国文化逐渐体现。影视动漫作品所采用的绘画手段是建立在创作人员坚实的创作基础之上的,通过创作人员对绘画手法的利用展现出更加生动的作品内容,这就需要打开文化门襟,实现不同文化交流。对影视动漫设计中对于绘画手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可以深刻了解现代影视动漫制作的实质与内涵。  相似文献   

2.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是画家从典型生活现象中取材而创作的。画家通过隐喻、象征、夸张、变形等艺术手法,来达到反讽、批判、鞭挞或歌颂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神话故事是古希腊地区艺术的土壤。那么瓶绘就是土壤里盛开的花。它是古希腊世俗生活及艺术思想的载体.从其画面形式窥其人文思想主流和绘画艺术题材演变、手法和风格特色,犹如被带到了一个喧嚣而多彩的世界。陶瓶在每一个时期的形态及艺术表达都不同.但起初无非是生活需要。艺术源于生活,古希腊艺术亦如此。  相似文献   

4.
巴雪峰 《河南教育》2009,(10):44-44
所谓绘画的装饰风格.是指作者在艺术形象的组织中.采用装饰图案的手法将现实对象加以组织配置。这种装饰手法不同于以真实再现对象为特点的一般的绘画描写手法。而是在现实的基础上.依照内容的需要。按照美的法则.强调造型因素中某些值得强调的东西。它使作品的主题更鲜明.使艺术形式更适合表达特定的内容.更适应于人们审美的欣赏要求。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19,(5):36-38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在空间观与审美意象上存在较大差异,针对空间观与意象造型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在空间观上,中国绘画采用以小观大的散点透视法、点与线相结合的空间塑形手法以及动态开放的空间建构方式;而西方绘画采用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法、块与面相结合的空间塑形手法以及静态封闭的空间构建方式。在意象造型上,中国绘画秉持以意取象的意象观,通过水墨简约手法表现意象;而西方绘画的意象观经历了从逼真到变形的演变历程,以重彩夸张的手法表现意象。  相似文献   

6.
拼贴和色彩运动是立体主义绘画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绘画特点和技巧,它体现了20世纪初艺术家们从根本上重新理解世界的要求。对人类零碎生活经验的重新整合同样也是诗人艾略特的美学追求,在《荒原》中得到了完美再现。《荒原》的拼贴手法主要通过剪辑和内嵌材料两种方法来实现;色彩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荒原》的象征魅力。  相似文献   

7.
夏波 《文教资料》2011,(15):94-95
左拉是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大师。他受印象派绘画启发.从自然界中取材.借鉴了印象派绘画对光与色的重视和印象派绘画的多重视角,在文学创作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左拉的作品也因此多维度地反映了法国十九世纪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从游戏的角度把握绘画活动,《纲要》中提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从游戏与教学的价值中提出:每一个教育活动应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绘画应以幼儿的“本能”、“需要”为出发点,充分考虑使游戏与教学得到优化组合。加强幼儿绘画过程中的游戏性,以培养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减少绘画过程中的枯燥感和挫败感;借助虚拟的情景,启发幼儿将生活中获取的感性经验溶进自己的绘画想象,加深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和感受力,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认识和情感。让绘画真正成为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让游戏成为幼儿不可缺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后期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之一高更的绘画艺术作品 ,由于题材上与现实相关的抽象性 ,象征性 ,手法上的装饰性 ,在近代绘画领域中独树一帜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对高更不同时期的重要作品 ,从不同的视角给予新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绘画创作的形式和手法越来越多种多样,采取的绘画工具与材料也愈来愈广泛。在美术界,视绘画创作为至高无上的艺术品,而将工艺装饰看作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手工艺品的传统观点已被打破。许多画家把工艺装饰手法运用到绘画创作上,让工艺装饰的形式美充实和丰富绘画作品,使作品明显带有装饰性和工艺技法性,以一种全新的格局出现在画展中,为美术作品的形式与手法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1.
山水画写生是画家贴近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最为直接的手段,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绘画艺术,除了认真学习传统技法以外,还要注重写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画以线为造型手段,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这是由中国的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等因素决定的,与西方或其他画种线条表达的涵义有所不同。我们在阐述中国绘画的用笔、抒情达意及画家个人风格时,都涉及到作为媒介的线条问题,线条对造型、达意具有重大意义,并且产生特别显著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的发展,是在儒、道、佛三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崇尚“天人合一”。历史上,中国画家尤其是山水画家一向注重深入生活捕捉美,亲身体悟自然,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因而,我们需要很好的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以发展和推动我们的美术创作。  相似文献   

15.
文人画的产生 ,使中国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它成了画家抒发个人主观情绪 ,表现作者个性的一种艺术手段 ,对中国画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人画作品大都是立足现实 ,直面人生 ,渗透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意义。像苏轼、倪云林、徐渭、朱耷、郑板桥等 ,这些有影响的文人画家 ,他们的作品总是流露出一些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因此 ,我们在研究文人画时 ,除研究其娴熟的笔墨技巧外 ,更要研究文人画的思想性。通过笔墨技巧探讨作品的思想性 ,才是研究文人画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画的笔墨与它的载体——宣纸,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并成为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说,用笔用墨要突出一个“新”字,即立意新、笔墨新。我认为我们对传统的笔墨要深入学习,同时,在我们的创作中又不要为成法所拘。每个有才能的艺术家,都应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艺术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修养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笔墨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它结合形体,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时.笔墨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制作是美术这门艺术成为作品的必由之路;在教育的大背景下,它可以将科学、艺术、劳技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人文教育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链.小制作的文化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通过制作设计,能使美术更贴近日常生活、融入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有应该用“大美术”的观念来看待小制作.  相似文献   

18.
我国美术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存在着国画专业与西画专业相对立的现象。改变这种现象,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中西线艺术的认识。只有实现国画与西画两种专业的合并,才能适应现代艺术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绘画的真实性应包括客观上的真与主观上的真,西方传统绘画注重客观真实,而现代绘画越来越注重主观真实,即使是形式上写实的绘画,也不等同于自然界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20.
儿童美术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其对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儿童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儿童美术心理研究将儿童绘画作为儿童智力发展水平与阶段的实证材料,提出了与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模型,完全没有考虑儿童作为个体生命与文化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儿童美术活动的开展不是儿童知觉能力与运动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伴随游戏过程的广义的学习活动,儿童在把玩绘画工具,进行涂鸦游戏时,不仅认识操控了工具与材料,更是体验到了整个游戏带来的精神愉悦.同时,儿童的绘画活动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的影响.儿童美术教育应摒弃专业化的工具价值取向,更多关注儿童自由自主表达的愿望与能力;应超越专业化的美术知识形态,尊重儿童自身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应摆脱狭隘的民族虚无主义与沙文主义,既重视引导儿童欣赏本民族的优秀传统美术作品,又能放眼世界,引导儿童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传统美术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