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劝学"是荀子学术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学"字,在荀子看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与技能,其次是道德观念或价值观,其中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荀子学术思想中"劝学"的核心部分,构成了荀子所谓"学"的主要知识。荀子的《劝学》对于生活和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此,我们从高中学生这一角度切入,探讨《劝学》中的重要思想对于高中学习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荀子·大略》篇中"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这句话特别吸引人的目光。因为,关于"行"的方面有千万,可为什么荀子却只言"礼"?笔者以为,这与荀子的整个礼学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句话包含着荀子非常丰厚的礼学思想内容。本文拟从荀子说这句话的原因,即"礼"的重要性;这句话的内容,主要指"礼"的外在表现形式;关于荀子这句话的评价等,这三个方面对这句话进行一次全面而深入的评析,以期能以小见大,有益于荀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建立以礼义为核心的、有秩序的和谐之世是荀子的理想,这在他的"为师观"中有充分的体现.荀子为师,讲求政教合一;<荀子>一书,君师、人师共在.他们身负道德教化之重任,需要具备"师术有四"所提出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于《荀子》首篇《劝学》的文本分析,结合荀子思想全书的脉络结构,从所劝之学与所成之学两个方面来揭示《劝学》在《荀子》全文及荀子思想中的意义,以说明《劝学》篇在荀子思想中纲领性,导言式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自古崇尚师道尊严。从上古伊始,历经以"巫"为师、以"士"为师、以"吏"为师,到训后为师、以能为师,师道尊严思想源流清晰,一脉不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新时代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重振高校师道尊严,需要涵养师魂、弘扬师道、重拾师尊。  相似文献   

6.
荀子的文学作品虽不多,但影响较大,故而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荀子》中有民歌体的《成相篇》,被称为"弹词之祖"和"三三七言"诗体的开创之作;在文学史上,个人自作而称为诗的,最早是《荀子.赋篇》中附录的《佹诗》。《荀子》中还有以赋命名的《赋篇》,这是文学史上现存最早以"赋"名篇的作品,它和楚辞诗体一道促成汉赋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刘燕峰 《中国教师》2014,(Z1):169-170
本文以《劝学》为视角,探究荀子"学"的思想,荀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名作《劝学篇》中,涉及到学习的目的,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等具体方法。本文从学习的必要性、学习的内容、学习的途径和学习的归宿四个方面来感悟《劝学》中关于学习的思想,我国古代的优秀学习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8.
荀子死至宋国子监雕印《荀子》的1300年间,唯汉刘向与唐杨倞整理、注释过《荀子》,期间"编简烂脱,传写谬误"甚多且致"未知者谓异端不览,览者以脱误不终"。《荀子》之外于荀子持"性恶"论的记载,战国秦汉唯见刘向、王充、荀悦的著述,刘向前的秦汉学者皆不言荀子持"性恶"论。在当今学者周炽成质疑荀子"性恶"论之前,清末薛炳、民初刘念亲皆专书或专文据《荀子·礼论》篇言"性者本始材朴也"等推定荀子持"性朴"论,推定《荀子·性恶》篇非荀子所作。质疑荀子持"性恶"论的还有蔡元培、梁启超、傅斯年、郭沫若、王恩洋、陈登元、唐君毅等及日本学者金谷治、兒玉六郎等。林桂榛《〈荀子〉"性恶"校正议》等文已据《荀子》文字推定《性恶》篇"性恶"字眼系刘向因汉代流行"善—恶"对说而改《性恶》中"善—不善"对说之"不善"字眼为"恶"所致,且《性恶》篇末尾仍有不直接"善—不善"对说的"不善"字眼未遭改夺。再来可靠地证明《荀子》本不持"性恶"论而持"性朴"论的内证是:(1)《性恶》篇等对"性—恶"概念有严密而统一的界定,其"性"范畴没有任何玄想与歧义;(2)《礼论》篇论"性—伪—圣人"的"性者本始材朴也"片段与上下文完全不合,反与《性恶》篇论"性—伪—圣人"的片段紧密相合,其属错简自《性恶》篇无疑,原始《性恶》篇正深论"材—性—伪—圣人(礼义法度)"问题;(3)《性恶》篇谈"离其朴,离其资,必失而丧之(朴资)"及"目明而耳聪也"的文字,实是荀子在驳斥孟子"性善"说的"离善"论时言"材—性"关系及原始"材性"本"资朴"(人性起点无善恶乃素朴状)。荀子《性恶》篇驳孟子"性善"论而言"性不善"时反复讲材性本"朴",且讲透了"材—性—伪"的关系,故《性恶》篇实主张"性朴"(以纵顺人性情或有恶果来证明材性属"恶"实大谬),且且《性恶》篇约20处"性恶"字眼确系"性不善"而讹夺。《性恶》全篇及《荀子》全书谈"材—性—伪"的观点是清晰而统一的,荀子持"性朴"论而非持"性恶"论实铁证如山。  相似文献   

9.
荀子作为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其《荀子》一书涉及内容广泛,论辩严谨与荀子的学说主张相关。荀子认为,君子必辩,注重"虑"、"谋"使文章具有说服力。从逻辑推理的角度,从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的推理方式,窥豹其论辩魅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第一篇音乐美学专著《乐记》是在荀子《乐论》的影响下产生的,它从"情感与艺术"的关系、"礼乐关系"及"中和之美"的审美理想三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荀子《乐论》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1.
荀子以一篇《劝学》而名传千古,庶不知其他诸篇更是精美绝伦。文章从"天行有常"、"名无固宜"、"国有诤臣"、"独留青冢"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荀子散文的巨大审美价值,以期使人们为之更颠倒、更销魂。  相似文献   

12.
由于荀子生平资料较少且矛盾较多,不少学者通过调和各条材料的关系来考订荀子的生卒年,从而得出荀子"高寿"的结论。这种方法是有问题的。跳出"调和式"考证的藩篱,从"生命活跃期"这一视角出发,应该能够得出更为妥善的结论。通过五条较为可靠的材料,证明荀子的生命活跃期在前266年左右,而从《史记》本传所载的荀子于齐襄王时以五十之年游齐,得出荀子于前266年在49—63岁之间,与一个人生命活跃的年岁符合。以此为基点,可以证明《盐铁论》关于愍王末年"孙卿适楚"、《韩非子》关于"燕子哙贤子之而非孙卿"的记载都不可信。最后,可以大致推定,荀子生年约在前328—前314年间,卒年约在前238年或稍后,寿约77—91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就《荀子》中引《诗》和论《诗》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荀子》引《诗》中《雅》居多的原因;浅析了荀子论《诗》.即“《诗》、《书》之博”与“《诗》、《书》故而不切”是否真正矛盾,及何为荀子提出“善为《诗》者不说”的意会读《诗》法.  相似文献   

14.
对"人性是什么"的问题,千古以来是世界人学乃至世界文化十分关注的重要方面之一.本文从荀子与霍布斯的"人性本恶"这一观点出发,试图从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内容、对国家立法作用、历史局限性等四个方面的不同来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正>课文一:《劝学》主题:学习的作用;意义;方法态度……课文介绍《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6.
在树立教育改革文化自信思想的指引下,教育界应当重新审视我国优秀的教育文化传统,致力于发掘其中体现中华民族独特教育智慧的遗产,加以继承和弘扬。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的传统,在历史上和现实教育实践中曾经被严重地曲解和误解。今天,我们需要为师道尊严正本清源,并且进行转换创新。首先,重提师道尊严,社会需要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风气,延续我们的优秀教育传统,防止"贱师""耻师""辱师"等现象。其次,重提师道尊严,我们需要重新阐释"道""师道""传道"等的含义。再次,重提师道尊严,政府和社会要多为教师做些实事、好事,想教师之所想,解教师之所难。最后,重提师道尊严,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价值品质,牢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训诫。  相似文献   

17.
1950年至2005年的50多年来,大陆学者在海内外至少新出了荀学专著101部.不过,有学术价值的不超过31部.1990年代至2005年大陆荀学专题博士学位论文至少有25篇.1999-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至少有46篇.1950-2005年中国大陆发表的荀学研究专题论文至少有1177篇.其中包遵信、王杰、郭志坤、刘周堂、廖名春、杨太辛、方尔加、李中生、惠吉星、韩德民、王天海、张涅、张奇伟等人荀学论文多而自成系列,值得重视.论文从文献整理研究的角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陆荀学研究的概况作了综述.认为这50年来大陆尽管出版了40多部《荀子》的注释、注译著作,但仍没有一部能与王先谦《荀子集解》比肩的注本.今天,深入研究《荀子》,我们迫切需要一部全面超过《荀子集解》的《荀子》新注.  相似文献   

18.
荀子名况,又称孙卿或荀卿,近代学者多以为"卿"是荀子的字.本文疏理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典籍中记载的荀子的名字材料,通过分析前人对名字相为表里的认识,在考察"况"、"卿"的字义关系,以及先秦、秦汉时期有关称呼变化的基础上,认为荀子的字由于文献不足,已不可知,"卿"只是其尊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词性分析、词义分析、句法功能分析、调节语调四个方面分析了《荀子》重言的修辞功能,说明《荀子》重言功能不是片面、单一的,而具有多种修辞效果,这正是其重言独有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荀子》的孝道思想整体上体现了以国制家,政治优于伦理的儒学立场,但其中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在《荀子》不同篇章中存在细微差别:《宥坐篇》之前,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被赋予宏观的政治架构意义,作为伦理的孝道是庶民的生活主题,而政治是士君子乃至圣王的生活主题;《宥坐篇》之后,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张力转而被内化为理想人格的两全,"孝道"不仅属于圣王人格的有机组成部分,更表现为圣王事功的"尽伦尽制"。这种差别可以归诸荀子后学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并鲜明地表现为《荀子》诸篇论孝的不同侧重,以及与孔、孟截然不同的政治诉求。但以"圣王"为理想人格来统合伦理与政治之间的冲突仅仅是一种理论上的解决,当这种张力在实践中转化为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荀子》的解答无益于指导具体境遇下普通人的社会实践。因此,《韩诗外传》中会存在以毁灭个体生命为代价的两全,而《孝经》则以孝道这种人类普遍的伦理情感为出发点构建政治的合法性,以此弥合《荀子》"大一统"思想造成的二者分裂,并重新回到孔、孟的儒学立场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