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离石汉代画像石主要集中分布于现离石城区以西,即以三川河、东川和、北川河、南川河交汇点为中心的区域,也就是现在行政区划中离石、柳林、中阳三个县(区)接壤部,尤其是离石区马茂庄出土的汉代墓葬及汉代画像石最多。主要是一种砖石混合结构,墓葬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室券顶或穹隆顶墓;另一种是前后双室券顶或穹窿顶墓。  相似文献   

2.
生与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与人生矛盾。先秦墨家的生死观涵盖了三方面的内容,即"强力、非命"的生命观,"万事莫贵于义"的生死价值观以及"节葬、明鬼"的丧葬祭祀观。墨家的生死观既体现了对人生命存在的肯定,又强调了"舍生为义"的献身精神,同时更着重突出了"节葬、明鬼"对生人之利的意义,具有功利主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基地制度是社会形态的一种反映,是一个人族属、身份、等级在另一个世界的表现形式。在宗法等级极为森严的西周,墓地制度被看作是礼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得以加强,族葬制盛行。然而,到了东周时期,随着新兴地主的崛起,宗法等级逐渐松弛,尤其到了战国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反映在墓葬制度上就是族葬制的瓦解,新的墓葬形式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殷墟王裕口村商代贞人墓的发现与身份认定,对于检验现行甲骨断代标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殷墟王裕口村M103、M94两座商墓分属殷墟文化二期、三期,且同出“■”字。从青铜铭文与随葬器具来看,两墓墓主均属于贞人身份。■作为贞人异期异穴,合理的解释便是它代表族名。商代以族为贞人,说明卜辞中的贞人不是某人之私名,而是可以对应一族之内的若干人。将殷墟王裕口村商墓贞人视为服务于商王朝的龟卜世家,符合墓葬内涵的阐释及商代的历史特征。贞人以族为单位服务于商王朝,对甲骨学界立足贞人为私名基础上的断代标准提出新挑战,有利于推进甲骨卜辞断代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制,为宫殿、 坛庙、 墓祠或城门前的两个对称建筑物.因建筑物之间阙然成道,所以称之为阙.汉三阙作为中国古阙的代表和极少的汉代建筑遗存,历来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启母阙是三阙中的代表.由于年代久远,该阙的铭文受到了较大的磨灭和损坏.对其铭文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有利于对汉代的社会文化、祭祀、建...  相似文献   

6.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仰韶文化时期一处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的聚落遗址。根据其一、二期文化遗存中出土的工具、房屋、墓葬等分析 ,这里是黄河上游地区一个以农业为主 ,兼营渔猎、采集、家畜饲养、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的重要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7.
郭店楚墓的年代与墓主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店楚墓的下葬年代,发掘者定为战国中期晚段,学界大多以此为出发点,去研究墓中竹简年代及墓主,然而这一前提并不正确。从器物形制特征等方面考察,应在战国晚期前段,即公元前299年至前278年间。墓主人决非陈良或环渊,从身分、下葬年代、竹简中反映的某些思想等角度看,他很可能是楚太子横之师慎到。  相似文献   

8.
甘肃礼县大堡子秦公陵园的发现,证实了<史记>对早期赢秦历史记载的真实性.而关于墓主是谁,史学界争论热烈,有言是一位秦公的夫妇异穴合葬墓,有言是两位秦公之墓;关于是那两位秦公,又有多种说法.虽然我们眼下对这些观点的是非难于判定,但系统梳理之,对最终解决这一问题肯定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发现的先秦时期秦人墓葬群,以其形制之大和文物等级之高轰动海内外.但由于墓群被盗掘,致使许多问题悬而未决.根据实地考察和当地群众口碑资料分析,流落海外之金箔饰片为礼县出土的椁饰而非棺饰;大堡子山秦公墓墓主系襄公或文公而非庄公;金箔饰片黄金来源有多种可能性,不只限于河西走廊.  相似文献   

10.
联结项剖析     
复合判断中,把肢判断联结起来的成分叫联结项。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联结项应有自然语言形式和逻辑语言形式两种,二者不应混为一谈而应严格区分。逻辑语言形式是逻辑性质的反映,属形式,不能作为区别各种复合判断类型的根据。确定各种复合判断类型的根据应是逻辑性质。逻辑性质在复合判断和复合推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灌溉工程数量众多,规模不等,但都是按照一定的营造法式修建的。引水灌溉工程包括有库引水工程和无库引水工程两种。这两种类型的工程均由堤坝、渠道和分水设施组成。堤坝是引水设施,按功能有分水坝、滚水坝和拦河坝之分,按形制则有土坝、石坝和土石坝三种。渠道属输水设施,有总渠、干渠、支渠、毛渠等。至于分水设施则有鱼嘴和斗门等等。堤坝的规划和修筑,渠道的布线和挖掘,分水设施的配备和营造,以及整个灌溉工程的保护和维修,基本上都是本着有利于自流灌溉的原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按照一定的法式进行的。有些营造法式相当先进,呈现出较高的技术含量。  相似文献   

12.
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陶盆有好几幅人面象。有在耳旁加两条小鱼的,应依《山海经》之例称为“珥鱼人面”;有的人面虽不加珥鱼、衔鱼,却同鱼纹、鱼网纹共一个陶盆里并存,它们显然有密切关系;最奇特的是“人面与鱼形合体花纹”(图一)。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址里也发现类似陶盆,有同样的人面纹,也与鱼纹共栖(图二)。这就更启示我们要着重探索“人面”与“鱼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墨子是春秋末战国初期的思想家、学人,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及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与儒家相对立的最大学派,并列“显学”。墨子的思想共有十项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其中兼爱是核心,节用、尚贤是根本。《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学、政治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内容,在力学、几何学、代数学、光学等方面都有重大贡献。墨子和墨家学说的当代价值,包括伦理、和平、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等价值和世界意义,不仅适用于战国时期,也适用于现代;都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借鉴、效法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4.
宝鸡北首岭、汝州阎村先后发现的"苍鹭衔鱼图"和"鹳鱼石斧图",应是仰韶文化先民分别用苍鹭、鹳、鱼、石斧、"五"字与陶瓶名义和用途的有机联系,来体现其祭祀亡故部落女性首领(或妻子)而创作的图画文字.这两幅图画文字虽然远隔千里,时间相差千年,但却使用类似的"图画"来表达相同观念.由此可见,仰韶文化先民使用图画文字来记载事实...  相似文献   

15.
新石器时代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居址选择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而半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人虽已发明了木构浅水井,但他们并没有加以推广,因而他们选择居址时与半坡人不约而同地都在河流(或湖、沼)的附近。这样的选址:一是便于人和牲畜的饮水;二是便于发展原始农业;三是便于发展原始渔猎经济;四是便于原始人交通往来。  相似文献   

16.
首次记述长鼻满蛛Ambanus naricues(Zhu & Wang,1994)的雄蛛.发现本种和本属其他种类的雄蛛一样,触肢器的跗舟外侧面跗舟沟前方具有一列听毛.  相似文献   

17.
滇东南南温河地区猛硐岩群经历了两期区域变质作用。加里东期变质矿物有十字石、铁铝榴石、黑云母等 ,最高变质温度约 6 90℃ ,压力约 0 .5Gpa ,是一期中压区域动力热流变质 ;印支期变质矿物主要为绢 (白 )云母、绿泥石等 ,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  相似文献   

18.
“夫妻合葬”是唐代社会一种广为流行的丧葬习俗。“夫妻合葬”习俗所蕴藏的性别文化内涵在于“妻从夫葬”,这是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在丧葬礼俗文化中的反映。在唐代“夫妻合葬”习俗中,“妻从夫葬”居主导地位,但“夫从妻葬”的合葬形式亦不乏其例。究其原因,与唐代社会开放、唐人礼法观念较松弛以及女性地位较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化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台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新课改教材更加注重学科的实用性和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为了贯彻课改理念,作为二期课改教材的课外补充,我们率先在高中阶段开设了<应用化学>拓展课,进行了有益地尝试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都概说(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两大王朝交递之际称雄诸国的都城(一)秦汉之际称雄诸国的都城陈张楚都(陈胜所建)。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至十二月,共6个月。陈,秦郡名,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盱台楚国都(楚怀王孙心)。秦二世二年(当208年)六月至八月,共3个月。盱台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