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工科专业社团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价值。选择实践共同体理论作为工程学习分析工具,建立由参与共同体、意义协商、身份建构三个维度组成的工程学习分析框架,对工科专业社团的学习现象进行分析,并兼作与工科专业班级学习模式的对比分析,发现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差异。该研究可以帮助认识工科专业社团学习有效性的原因和工科专业班级传统学习异化表现,并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刘颖 《天津教育》2022,(11):70-72
<正>通过构建“小组英语学习共同体”和“班级英语学习共同体”,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对英语学习共同体前后的英语测试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结论:在这一阶段构建英语学习共同体可以有效地增强和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英语沟通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生英语的学习态度,从而提升学生英语的学业成绩。一、初中英语学习共同体概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班级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通过对班级学习共同体内涵的解析,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构建意义进行了探析,并提出班级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途径,以期对我国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习共同体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体。教育本质论、协作系统论、社会互动论、生态学理论、人格发展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是学习共同体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而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而且对建立和谐健康的师生/生生关系,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促进学习者学习的教学设计,对构建平衡学习资源与人际关系的学习环境和对包括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在内的评价学习活动都具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课堂学习共同体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概念理解片面、个体认知过程缺少关注以及内部组织层次受到忽视等问题,文章从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即从“共同体”出发,重新阐释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揭示出课堂学习共同体对于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以“学习心理学”课程为例,通过对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要素,即教师与学生、认同与协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析,提出了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每个乡村学校推动学校整体变革,并以班级为载体推动学生学习力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指导下,选取H中学推行学习共同体模式班级管理实践。在行动研究前、行动研究后以及过程中以深度访谈形式考察了H中学的10名乡村教师,在前期访谈中了解到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缺乏合理的学习方式和动力,教师教学愿景矛盾突出,专业能力受阻等困境。教师通过构建班级学习共同体,利用行动研究促进学生的协同学习,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家校共育”和教师专业发展,在行动研究中遇到的困境得到突破。  相似文献   

7.
学习共同体理论崇尚参与式学习,知识建构自主性与社会性,多元主体对话协商、和谐共生。传统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弊端明显,将学习共同体理念融入公务员制度课程教学改革尤为重要。有必要遵循平等友好、互信互惠、求同存异、协同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等原则,按照学习共同体理论,从心智模式、学习共同体形式、教学方法、运行机制、实践教学等角度入手,构筑公务员制度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梁运佳 《快乐阅读》2012,(10):10-11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持续的而不断深化的连续过程,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改变过去侧重职前教育的观念,本文尝试从职前教育理论、技能与实践并重;在职后教育中将培训、实践、研究相结合;构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引导教师自主发展等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大学学风建设步入长效机制,高校学委的角色更加重要。学委学习共同体,是高于班级层面,从院系角度共同来构建。有别于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它对于专业理论及实践创新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促进养成建设良好学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能够形成教师合作的、动态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了加强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构建体育教师合作文化;确立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共同愿景;加强交流,形成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内知识的共享;开展灵活多样的共同体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与综合性的交融: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日本兴起的一种道德教育论。它主张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道德学习(主体性),强调通过以道德课为中心,使道德课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进而还有家庭、社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性),以促进学生的道德学习。以主体性和综合性为思想内核的综合单元性道德学习论为进行动态的、立体的道德教育的构想开壁了一种可能,值得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2.
成绩评定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重要内容。"知行统一"成绩评定方式主要包括"知"与"行"两个方面。它的特点是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终结性考核和形成性考核相结合、任课教师考核与其他人员考核相结合;具有反馈和促进功能以及导向功能,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学生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知识的学习与行为修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及工学结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顶岗实习的有机结合,重构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以发挥二者间的叠加教学效应。这既是高职培养“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的人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要着力探索的一种新型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作学习是指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一系列学习活动,并达成其共同目标的一种教学理论和策略。这种策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能动性,现已成为西方最重要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国内外许多学者针对合作学习,特别是外语合作学习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普遍认为这是一种大有前途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英语教师应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合作学习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唯能力。促进学生参与应当从观念层面、工具层面和实践层面同时进行,观念层面要聆听学生声音、工具层面要建立"学生参与数据库",实践层面要走向学生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商科院校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商科人才为目标,而思政基础课教学在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商科人才,应重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与法律部分知识的结合,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提升在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顺利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应积极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在此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理论策划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就如何进行企业化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大学时期是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阶段,如何培养出顺利融入社会的大学生,是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高校因素主要有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班委、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高校校园文化等。应认真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加强社团实践活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政治社会化;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的社会化;加强建设和谐校园文化,重视营造优良宿舍文化;推动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课程教学社会化;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19.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0,10(3):249-266
Recent research o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has substantially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of knowledge and skill acquisition. However, school practices have not been innovated and improved in ways that reflect this prog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of learning from instruction.It is argued in this article that to be successful in making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applicable to education one should develop a strategy that combines the following basic characteristics:
  • •good communication with practitioners which means that the relevant outcomes are translat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y become palatable, accessible, and usable for the teachers;
  • •an orientation toward a fundamental change of teachers' belief systems about the goals of education and about good teaching and productive learning;
  • •a holistic (as opposed to a partial)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i.e. all relevant components of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should be addressed.
Taking this into account a successful approach for bridging the theory–practice gap is presented. This approach consists in carrying out design experiments involving the creation and evaluation in real classrooms of complex instructional interventions that embody our present understanding of eff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 and powerful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 order to make a reasonable chance to be successful, such attempts at fundamentally changing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should be undertaken in partnership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reflective practitioners. Such partnership is essential to promote mutual good communication, but also in view of modifying and reshap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education,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s intervention approach which is illustrated with a recent research example, has a twofold goal: it intends to advance theory building, while at the same time contributing to the optimisation of classroom practices.  相似文献   

20.
探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课题。该文提出了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坚持教育与管理、理论与实践、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从课堂时空、生活时空、网络时空、实践时空上实现全程覆盖,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中直接或间接的耳濡目染或潜移默化中接受、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