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完善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能充分发挥本身的各种功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体育人才提出的要求,通过对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类课程现行的考核办法及标准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课题研制了一套比较公平、公正的,能全面评价学生学业发展的技术类课程评价体系.旨在通过对新评价体系的实施,更好的促进体育教育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与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程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以期为推动高专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顶点课程是美国大学为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设计的知识拓展课程、成功体验课程、问题解决课程、角色过渡课程和综合评价课程.通过20余年的教学实践,结合襄樊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探讨了体育教育专业顶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主体、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平台、学习评价.试图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升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杨弢  曹莉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5):25-26,29
当前我国大中小学校面临着一场全面的体育教学改革,学校体育有了更多的选择。将儒家文化的缔造者、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精髓——“和”“乐”以一种直观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会给体育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尝试。“和乐教育”宗旨是在体育教学中以学生为本,以“礼”、“乐”、“知”、“能”、“健”、“行”新六艺为基本教学内容,完善教学原则,改善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课堂结构、方法手段、及评价体系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4.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F0002-F0002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目前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方向)硕士点。体育教育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运动训练方向是温州大学特色专业。体育学院按照“思想品德佳、基础知识厚、专业技能硬、综合能力强”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对象,运用教学实验等方法,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的学习评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专项素质”为内容,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平时检测和综合评价相结合”为方法的体操课程评价体系,应用效果客观、良好,提高了学生体操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起到了促进学生全面持久注重课程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学生发展”为体育教学发展目标,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进步,世界许多国家均主张大学体育课程必须适应学生,以“学生发展”为动机,让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国体育课程应吸收先进经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课程,开发课程种类,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体育教学体系,从实践课教学、理论课教学、课外活动的参与来论述体系的组成,最后通过建立多无化综合评价体系来给予体育课程考核.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和高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状况的调查后发现,多数学生运用体育知识的教学能力较强,而运用基本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能力偏低,教学综合能力不足,这与高校缺少一个系统的教学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课程综合性不强、课程结构不够合理和教学实践不足等有关.为此,提出了将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课程立体交叉;开设体育教法综合实践课程;通过模拟教学、教学见习、教育实习3个途径对学生进行全程、分段、多次的教学能力培养和实践以及采用"档案袋"式系统与分段相结合的方法评价学生教学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现代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的解读,将为学校体育自身改革与发展寻找到新的突破口。1.高校体育教育的两个误区(1)“重体轻智”的体育观在教学手段上,难以突破竞技技术教学手段,体育教学在竞技教学圈子里不能自拔;在考核评价上,只注重考试结果评价,只注重生理评价,忽视心理、素质、体育过程和能力的评价,有一种尺度去衡量体质不同、运动起点不同的学生,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考试、达标、60分万岁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实…  相似文献   

9.
试论构建高校体育课程内容新体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笔者分析了现行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如体育教育观念陈旧、课程内容与实际脱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陈旧等。在此基础上依据“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提出了建立以身体教育和健康教育为主体的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的教学内容体系,使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分析与探讨了体育教育学生专业实行多选式教学的效果和实践意义。多选式教学机制,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优胜劣汰”法则引入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戴俊  刘跃  汪庆波 《体育学刊》2023,(1):112-117
术科课程反映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根本,但受传统培养模式影响术科教学存在诸多症结。结合盐城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改革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实现理念突破;“实施术科课程校内外、课内外一体化”,优化教学模式;从“竞技体育传承”到“体育健康引领”,整合课程内容;从“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革新教学评价;从“技能提升为旨趣”到“教学能力生成为目标”,转变教师观念。最终形成以理念为引领,教学模式、课程内容、教学评价为支撑的教学改革体系,能够有效保障育人成效、提升育人质量,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 ,分析与探讨了体育专业本科生实行自选式教学的效果和实践意义。自选式教学机制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优胜劣汰”法则引入体育教学中 ,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和挖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体育专项能力,可以全面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和质量,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学分制下的北方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模式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三自主”体育教学理念模糊,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内容陈旧、单一,缺乏合理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有限,教学方法、形式落后,学生体育观念和意识不强,校方引导、组织不力等制约因素;提出提高认识,加强组织管理,健全“三自主”体育教学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合理拓宽“三自主”体育课程内容,加大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满足“三自主”体育教学物质需求,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高素质教学人才,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发挥教师主导地位,强化管理,确保“三自主”体育教学质量等应对措施,为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使体育更好地教育于全体学生,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终教学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改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培养目标混乱、教学能力发展不足、教育实习形式化等困境,该文紧扣专业认证内涵,提出了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要逆向设计、正向实施;目标体系的构建要有系统的整体观念,遵循“一致性”原则;课程体系的设置要以教学实践为核心,强调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促进专业学生对核心教学技能的掌握;教育实习的内容设计要兼顾层次性和连续性,管理规范要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为保障,评价的客观性需要依托健全的实习评价体系,评价的有效性需要及时准确的评价反馈。  相似文献   

15.
黄爱锋  王健  张曼 《体育科研》2000,21(1):50-5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评价体育师资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就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进行了探讨,给出的具体措施是转变观念、改革课程、完善学校的“硬件”和“软件”。旨在建立高师体教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以提高体育师资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吴张锋 《新体育》2023,(8):86-89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一直推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尤其是新冠疫情发展以后“全民体育”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体育教育受到了空前重视,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明显的弊端,教学模式单一、评价内容刻板等,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较差,降低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必须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提升,整体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水平,培养的体育素养。  相似文献   

17.
快乐体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活泼的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快乐的一种体育教育思想。根据“以人为本”理念,在体育教学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个性,体验练习快乐;利用感官刺激,激发学生心理快乐;评价体系多元化构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等。为学生创设多种条件,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真正品尝体育的快乐。  相似文献   

18.
翟国华 《精武》2012,(35):57-57,59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妨机有两种:一种是衽套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由于教育目的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人们对教育评价的理解和运用也不同,传统体育教育偏爱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中心,从学年、学期、单元课时都围绕知何教好运动技术来安排。体育教学评价也是以运动技术的技评与遮棵为主,基本上脱离了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体育教师所推崇的是运动技艺方面的一专或多能,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新课程栋准强调健康第一,注重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习过程等等。本文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应用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的评价理念,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淡化终结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引入学生个人评价和小姐评价,体现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有看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依据国际教育评价体系发展趋势,对全国1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程考评体系的构建、考核评价的实施情况、学生成绩评分体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的是为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体育教育专业排球专修课建立科学的教学考评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很多地区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学生的参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体育课堂评价激励措施5个方面分析构建高效率体育课堂的创新对策,希望通过对传统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教学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