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一个重点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更是一个难点.其难有二:一是如何选设未知数;二是找相等关系.本文就选设未知数这一问题举例说明常见的三种方法,以帮助同学们突破难点.一、直接设元即问(求)什么就设什么,这是解应用题常用的方法.只要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未知量明显地表示出来时,就可采用此法.例1小明参加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答对1道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要倒扣3分.小明只得了2分,他答对了几道题呢?分析此题中的数量关系很明显,只要知道了答对的题数,就可得出答错或不答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初中阶段常见的不等式应用问题:一、问题表述中显含不等关系这类问题在表述中往往出现“不大于”、“超过”、“至少”等字眼.例1一次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或未答扣5分.问至少要答对几道题,得分不少于80分.分析设答对x道题,则有(20-x)道答错或未答,故得分为10x-5(20-x),得分不小于80分,列出不等式如下:10x-5(20-x)≥80.解之得x≥12.答:至少要答对12道题才能使得分不少于80分.二、问题中隐含不等关系例2要建一个面积为150m2的长方形鸡场,为了节约材料,鸡场的一边靠原有的一条墙,墙长18m,另三边用竹篱笆维成,如果篱…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133页有这样一道例题: 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9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少道题?  相似文献   

4.
所谓最值问题,就是求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最值问题是现实生活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数学问题,在中考中也时常出现.下面仅以实际问题中的最值为例,说明此类问题的解法.一、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例1我国从2011年5月1日起在公众场所实行"禁烟",为配合"禁烟"行动,某校组织开展了"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智力测验中,小红答完全部的10道判断题后,得了20分。已知每答对1道题得3分,答错1道题扣2分。小朋友,你知道小红答错了几道题吗?  相似文献   

6.
一、图示信息题 例1在“五·一”黄金周期,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人一同到江郎山游玩.下面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考,有几道电磁学新题很有吸引力,下面我们作一赏析:例1(湖州市)图1为一种椭球体磁铁,该磁铁磁性最强的部位在哪里呢?小明认为在磁铁的两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做了如下的实验:步骤1:将两个磁铁如图1甲放置,手拿住  相似文献   

8.
小明与小亮既是邻居,也是无话不说的好友.小明读高中,而小亮还是个初中生.今天是星期日,小亮迈着欢快的脚步,踏进了小明家."小亮,听说你最近学到了不少有关勾股定理的知识,是吗?"小明问道."是呀,通过学习,我基本上掌握了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小亮答道."那好,我这里正好有几道题目,想考考  相似文献   

9.
不等式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考查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这类题一般不难,属于基础题.现以2009年中考题为例,说明这类题的解法.考点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0.
1.某次知识竞赛共有18道题,答对一题得2分.答错一题扣1分.若玛丽回答了所有题目,并取得24分,则她答对了多少题?  相似文献   

11.
●二、审清题意1. 看配分一道题配多少分,是给考生如何答题的一个重要暗示。比如某道题配给2分,若要求考生概括作答,则只要概括内容要点(概括的词语必须紧扣原文)即可;若要求用原文来作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寻找两处恰当的语句(将原句稍作压缩)作答(每答对一处给1分),这叫做对位配分法。还有一种叫错位配分法,即“答对一个不给分,答对两个给1分,答对三个给满分”的配分法,如2000年全国卷之《长城》的第21题的配分。若是4分题,则是要求考生利用概括精练的语句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般来说在题目的设置上,命题人在作答处已标明了“(1)(2)”序号,…  相似文献   

12.
查看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不难发现概率统计题也融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多角度、多视点地考察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得以发挥.充分地体现数学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许多试题体现了时代气息,有创新特色.本文将结合2013年中考题谈谈中考概率统计题取材具体动向.这类题关注学生生活,试题中有大量生活背景,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符合新课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的理念.例1.(2013年娄底中考)课间休息,小亮与小明一起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小明出"剪刀"的概率是()A.1/2B.1/3C.1/4D.1/6  相似文献   

13.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市统考 )中有如下一题 :某次数学竞赛 ,共有 10道选择题 ,评分标准规定答对 1题得 4分 ,答错 1题得 - 1分 ,不答得 0分 ,并且总分允许取负值 .按此标准 ,每个参赛选手可能的总分情况有 (  )(A) 4 5种   (B) 4 6种(C) 4 8种   (D) 4 9种考试时要找到本题的正确答案并不太难 ,许多学生使用了排除法 :全答对得 40分 ,全答错得 - 10分 ,从 - 10到 40共 5 1个整数 ,排除掉其中取不到的整数就行了 .若答对9道 ,应得 36分或 35分 ,故 37,38,39取不到 ;若答对 8道 ,应得 32分或 31分或 30分 ,故 33,34取不到 ;若答对 7道…  相似文献   

14.
谁是冠军     
森林里,猴子和山羊闯入了智力抢答赛的决赛。决赛共30道题,答对一题记15分,答错一题倒扣6分。比赛非常激烈,猴子性急,一共抢答了17道题,答对13道;山羊一共抢答了13道题,共得  相似文献   

15.
假设法是解应用题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在有些应用题中,要求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时可以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或几个未知量相等,或者先假设要求的两个未知量是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里的已知条件进行推算,并对照已知条件把数量上出现的矛盾加以适当的调整,最后找到答案。例1摇学校举行奥数竞赛,共20题,答对一题得6分,答错一题倒扣4分,小兰得了90分,她答对几题?分析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假设小兰在奥数竞赛中20道题目都答对,那么应该得(20×6=)120分,然而现在小兰只得了90分,比120分少30分。她怎么会少得30分的…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一:模拟商店购物 1.一同学(小明)上台做营业员,另一同学(小亮)来购物,他要买一副羽毛球拍。小亮:一副羽毛球拍多少钱?小明:34元。小亮:给你50元。小明:找你16元。师:小明找的钱对吗?小明是怎样算出来的?别的同学想想,还可以怎样算?请说出依据。(34+16=50,50-16=34。复习加减法  相似文献   

17.
从反面考虑     
某次数学竞赛一共有4道题,三(1)班有20名同学参寒。其中,答对第一题的有19人,答对第二题的有15人,答对第三题的有16人,答对第四题的有12人。问:这次数学竞赛至少有几名同学得了满分?  相似文献   

18.
谢文晓 《中等数学》2008,(11):34-38
第一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有若干人参加测试,要求回答五道试题,并且规定凡答对3题或3题以上者为测试合格.测试结果是:第一至五题每题答对的人数分别为81、91、85、79、74,这些测试者中有70人合格.则参加测试的至少有( )人.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竞赛中,不少题目可列方程解答。由于小学生只学了简单方程,遇到较复杂的方程,就会束手无策。为了解决会列方程不会解方程的矛盾,现介绍解方程的几种特殊思路如下:一、运用整除性质运用数的整除特征,往往是解方程的重要方法。例1一次数学竞赛共20道题,规定:答对一题给5分;不答不给分也不扣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小华考了48分,他答错了多少道题?答对了多少道题?解:设小华答对了x题,答错了y题,依题意得:5x-2y=48,即:5x=48+2y。根据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与条件“共20道题”可知:y只能是1或6…  相似文献   

20.
郭林贵 《初中生》2002,(26):28-29
列不等式和不等式组解应用题,课本上这方面内容较少,竞赛中却经常出现.现举例如下. 一、不等式型例1某次数学竞赛第一试有试题25道,每答对一道得4分,每答错(包括未答)一题扣1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