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文字狱溯源文字狱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所谓文字狱,是指旧时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有意从文人学士的作品中寻章摘句、罗织罪名、制造冤狱的案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文字狱尽管不是文化发展的主流,但于各代史书的记载中却屡见不鲜,对中国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张书才、杜景华主编的《清代文字狱案》一书,已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发行。文字狱,顾名思义,是因文字的缘故而构成的罪案。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文字而获罪的事情早已有之,只是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惩处之苛、持续时间之长非清代莫属,因此,才出现了“文字狱”这个词汇,尤其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的发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的发展,使得人人自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正是人们对文字狱的恐惧心理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的文字狱与禁书活动可谓源远流长。有人把文字狱追溯到周厉王时代,恐怕为时过早,因为那时谤王多宣之于口,很少形诸文字,不能算。文字狱与禁书活动恐怕得数秦始皇,至今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秦始皇并吞六国、统一了中国以后,采取两项重要措施:一、"收兵铸金人",即把  相似文献   

4.
"文字狱"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十分特殊的现象,在清代发展到史无前例的巅峰状态。清代"文字狱"具有显著的政治目的,成为统治者排除异己力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文字狱”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十分特殊的现象,在清代发展到史无前例的巅峰状态。清代“文字狱”具有显著的政治目的,成为统治者排除异己力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禁书与文字狱关非只见于中国,外国也曾发生过。就中国而言,古代有,近现代历史上也屡见不鲜。但文字狱数量之多,禁书范围之广,时间延续之久,规模之大,治罪之严酷,确是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研究禁书与文字狱,早就为人们所注意,留心积累材料,编纂禁书或禁毁书目,在一些史学著作中偶有所述。近几年从书店陆续见到几部讲述禁书与文字狱的专著,作者从不同视角,对古今或一代禁书与文字狱,进行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经常借助“冒犯、大逆之词”编织各种罪名,滥杀无辜,以达到排除异己,维护统治的目的,并设置了相应的刑狱.因文字而导致的牢狱之灾并不是一开始就称为“文字狱”,南宋以前把这类案件称为“诗狱”、“字祸”、“诗案”,清初多因撰写明史而获刑,又称为“史案”、“史狱”.“文字狱”这一词语最早出现于乾隆末期,由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赵翼首次提出. 文字狱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常见的思想文化专制统治手段,对整个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带来的波澜如今已消逝,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文字狱,正视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梁磊 《兰台世界》2014,(3):36-37
清朝文字狱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它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清统治者用来排除异己、控制思想的有力手段。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较雍乾时期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9.
于浩辑。精装大32开,定价2900.00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本书收录清代文字狱史料十六种。包含《清代文字狱档》、《庄氏史案本  相似文献   

10.
王锡侯以著述《字贯》获罪,成为清代文字狱的典型案例。今系统考索王氏著述,以求有助于全面了解该案,进一步认识清代文字狱的残酷性。  相似文献   

11.
清朝文字狱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根源。它与当时的国内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是清统治者用来排除异己、控制思想的有力手段。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较雍乾时期相对宽松。  相似文献   

12.
从新发现的档案谈戴名世《南山集》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玉 《历史档案》2001,(2):91-96
文字狱是封建统治者为巩固统治、禁锢人民思想、对以文字触犯统治集团利益者进行残酷迫害的一种手段。清代文字狱案主要发生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大大小小不下百起。戴名世《南山集》案是康熙朝著名的文字狱大案。过去,由于没有发现记载该案的原始档案,研究者所依据的资料主要是《清实录》、《东华录》及清人笔记。由于偶然的原因,笔者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内阁六科史书中发现了两件有关戴名世《南山集》的档案史料,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康乾时期,扬州占漕运、盐务、河务三大要政之利,迎来了经济发展的第三次高峰,并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商业文化中心,其中又以乾隆朝最为鼎盛。但乾隆在位60年,既有开疆拓土、发展经济之功,也有闭关锁国、文化专制之过。其中,屡兴文字狱便是其过之一。根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乾隆朝文字狱发生数量多,有近80起,远远超过康熙朝的11起和雍正  相似文献   

14.
朱洪梅 《出版史料》2005,(4):98-103
近一百年前,清政府就制定并施行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本文拟对这部法律制定的原因、制定的依据及其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大清著作权律》制定的原因我们认为《大清著作权律》的制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新式书刊出版业蓬勃发展,制定保护著作权的专门法律成为现实需要。清政府建立后,为了维护它的封建统治,对图书出版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控制,甚至一度盛行“文字狱”。但是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它们在对中国实施经济侵略的同时,也加紧实施文化侵…  相似文献   

15.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当时今文经学运动的一个先驱者。清朝曾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有的逢迎,有的被迫采取了逃避主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对于经学,只作  相似文献   

16.
戴名世《南山集》案史料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文字狱是清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许多学者所关注。戴名世《南山集》案是康熙朝最为著名的文字狱大案之一,然而有关此案的档案史料存世甚少,一直未见披露。故宫文献馆时期,曾将65起文字狱案的馆藏史料辑为《清代文字狱档》,但却没有《南山集》案。最近,我们在整理馆藏内阁刑科文书时,发现两件有关《南山集》案的满文题本,文字虽不多,但是清廷处理《南山集》案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文件,为深入研究《南山集》案提供了新的史料。现予刊布,以为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当时今文经学运动的一个先驱者。清朝曾大兴“文字狱”.知识分子有的逢迎,有的被迫采取了逃避主义:“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对于经学,只作些训诂考据的工作,魏源予以批驳.认为这是“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他主张今文经学,“经世致用”。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在看《戏说乾隆》看得眉飞色舞,心满意足。有评家说,不少知识层的观众每晚也在聊且看之。很抱歉,鄙人不看。我只是从书橱中找出《清代文字狱档》和《清朝文字狱》来,翻翻,想想;想想,翻翻。真乾隆在这书里面。在这真乾隆的脸上,是看不到风流倜傥的粉饰,知情重义的金装的。  相似文献   

19.
周建国 《兰台世界》2012,(27):32-33
清代雍正皇帝是一位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短暂的执政期内,他勇于革新,勤于理政,但也大兴文字狱,对外交往故步自封。赞誉与讥讽并存,其曾下旨创建的西洋学馆却在清代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开展了有益探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王锡侯是清代著名文字狱案<字贯>案案主,其生平事履久湮不彰.本文引据多种史料,对其世系、科第、亲族、师长、交游诸内容予以考证,为读者提供更为清晰的王氏履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