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语境是语言交流连贯性的基础,各民族有自己的文化语境,汉民族文化语境还有其特殊性。不同民族在语言交流过程中须坚持一些共同原则,才能保证其交流的顺畅自然。  相似文献   

2.
阎真、张者、邱华栋等作家的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体现出"三维语境",即历史语境、空间语境和文化语境。这三维语境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建构具有巨大作用:不断变革的历史语境为建构知识分子身份提供深刻的历史背景;归属怎样的空间关系是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重要标准;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他们从"立法者"的角色向"阐释者"的角色转变,文化已然成为商品,作为文化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他们具有"文化资本家"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美学转型在语境上表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新民救国的需要,输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想,在这种时代思潮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三传束阁,《论语》当薪"的民族虚无主义使清末民初的美学转型失去"背景语境",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受到西学冲击和旧学衰颓的双重挤压;第二是美学概念上受到日本等外来词汇的制约,这些词汇中有些是中国古代传进日本,日本因自身语言的贫乏而借以翻译西方美学术语时又赋予它们新的涵义,当中国学者将这些美学概念从日语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形成了"双重语境"。无论是外来词还是非外来词的美学概念,惟有把它们放在历史语境和情景语境中,才能追问到它们的本源性和特殊性,才能建成中国美学的"意义的逻辑"。  相似文献   

4.
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语篇的语境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本文从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详细探讨了英汉互译的策略。文章还指出,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准确地把握原文的信息,译文的交际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翻译是一种语言交际,而所有文字语言交流是在语境中产生的。本文将文学翻译的语境分为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译者必须要结合相关语境,才能向读者准确传达文学作品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语境是语言交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语境分析是理解和翻译的基础。本文着重探讨论文化语境对翻译中词义选择的制约,指出翻译中词义的恰当选择必须动态地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译文才能实现原文文化信息的传递,获得原文与译文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7.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被文化研究者认为是高语境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本研究从霍尔划分高、低语境交际的标准出发,探讨了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质疑,进而又对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构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是高语境文化,而是处于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之间的一种文化,并且正在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低语境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与一定的语境相结合。语境包括情景和文化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较之于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更具有重要性。我们只有更多地了解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才能使我们的目标语学习更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英汉成语文化语境虽具有一定共性,但更存在明显差异.成语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翻译成语时,只有清楚了解成语的文化语境及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渊源,运用适当方法,才能准确表达其内涵意义.  相似文献   

10.
著名人类文化学家Edward.T.Hall将语境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大都属于高语境文化,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属于低语境文化。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交际的代表,对其特点、差异、形成因素、历史根源和局限性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的学习、理解和尊重,避免冲突,减少误解,从而获得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语境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指出建构语境,进而参照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推断出交际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亡国灭种”成为鸦片语境的核心表述。此观念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鸦片语境与近代民族主义的历史契合。而“亡国灭种”的想象一旦形成,禁烟运动便与民族国家的建构诉求结合在一起,成为近代中国特有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13.
教科书语境分析是解释教科书话语形成发展过程的"形而上学"框架,是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对教科书话语的意义建构,也是探讨教科书话语问题的重要分析工具.语境分析对于当前的教科书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教科书研究应基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教科书研究要关注语言的行动维度;教科书研究要建立广阔、多维、立体的视角.教科书语境分析的方法步骤为:坚持问题导向,确定研究主题;建构研究框架,从社会历史、话语实践、文本言语等角度开展语境分析;深度诠释语境,形成中层理论.  相似文献   

14.
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脱离了语境要想准确理解文本的意义是不可能的,因为脱离了语境,意义本身存在着多义性和歧义性。在翻译过程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必须通过语境才能抓住原文的意义。本文通过把语境分成三类——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探讨了翻译中语境对文本意义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语用学角度,对语用学中的语境进行了具体分析。语境由三部分构成: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和传统民族文化语境。文章对这三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述,重点突出文化对语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家Hall提出的高、低语境的概念为语境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国的高语境文化产生基于谮两千年的悠久历史和集体主义价值现,而美国的低语境文化产生则是基于其民族大熔炉的事实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及其单一事件时间行为模式.二者之间的差异研究为中美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了宏观的视角和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从话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三方面着手来阐释语境在口译中的作用并对因语境制约而造成的翻译困难探讨译者所采取的应对方法.笔者认为,语境是连接言语交际双方的纽带,在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者必须不断调整自己,适应语境.口译是一种双语的动态交际过程,作为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沟通桥梁,口译时译员同样应恰当地适应语境,领会原文的意义和功能,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才能有效提高口译的质量与速度,避免误译和错译.  相似文献   

18.
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语境有宏观语境和微观语境之分,文化语境正是宏观语境中的一个分支。成语是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成语表达形式,而文化语境正是提供理解和翻译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成语的重要依据。由于不同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有部分英汉成语因英汉文化语境中的共性其内涵是对等的;而有的英汉成语因英汉文化语境中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喻义和取向。  相似文献   

19.
王红梅 《教育与职业》2008,(11):185-186
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是根据不同的文化特征而提出的概念,通过对不同语境文化的比较,从而让我们了解到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差异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源。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学习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更有利于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文化研究是一种高度语境化活动.它要求从特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民族或政治等语境出发,对文学作品及其中的文化现象做出解读.美国黑人作家独特的生存方式使美国黑人文本呈现出一种和美国文学既相象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与"双重声音".针对这种特征,只有运用文化研究的语境化理论,在关注文本的同时,将黑人文本置于其特定的语境之中进行解读,才能在文本中达到对黑人实际体验的正确理解,并从中透视出黑人文本解释的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