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提出:电子文件的运动以业务流程为基础,整个运动过程是单向线性的,无论是实践中,还是逻辑上都不存在“逆向运动”;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代表业务活动的法定权威,针对个体文件,强调文件运动整体性与阶段性统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依旧适用;在具体的业务活动中,OA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共同支撑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是文件和档案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指导电子文件科学管理实践的重要指南,国际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的发布是国际文件档案领域对电子文件研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标志.本文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意义、结构、功能及特点方面讨论了国际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并提出了其对我国电子文件研究发展所具有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林丛 《兰台世界》2010,(9):12-13
本文以电子时代的出现为背景,分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背景,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这两种理论的争论焦点,最后指出了在电子时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适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电子时代的出现为背景,分析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提出背景,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这两种理论的争论焦点,最后指出了在电子时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依然适用.  相似文献   

5.
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最早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当然,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纸质文件和档案而提出的。但是,随着电子文件时代的到来,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对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笔  相似文献   

6.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与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电子文件时代的来临、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受到的挑战、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补充———文件连续性理论以及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修正 ,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同一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时代是否适用所提出的质疑和文件连续体模式对文件周期理论的冲击,本文探讨了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模式的同一性,并提出两种理论在现行环境中的关系是互为补充的,而不是互为对立的。  相似文献   

8.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件生命周期自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欧美国家提出以来,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发展,于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开始了其本土化的过程。之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为我国纸质文件档案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电子文件的普及与管理挑战了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被认为更适合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为此,本文试图对欧美和我国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及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一分析比较,以便在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积极有效地进行电子文件管理。一、欧美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9.
文件连续体理论否定了某些西方版的文件生命周期模式 ,却不可能否定中国版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讨论了两种理论的哲学基础 ,指出电子文件运动仍然具有阶段性 ,与管理、维护电子文件的社会主体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认为可以借鉴文件连续体理论 ,对建立包括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内的全新的文件运动理论进行全面探索。本文为导引之作  相似文献   

10.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档案学理论的两大理论支柱之一,多年来一直指导着档案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发展。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面临着补充和修正。如何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我国电子时代的档案工作相结合是今后理论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陆勇敏 《浙江档案》2000,(10):36-36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它与纸质文件一样,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因此同样具有参考利用价值,需要存档备查.这改变了传统观念上对档案的理解,并引起了对文档管理的变革.在电子文件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下,对于档案学领域重要理论之一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也不得不加以重新考虑,改变传统纸质文件时代的管理和思维模式,重塑电子时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明确"文件运动"概念出发,重新分析电子文件"逆向运动"的实例及逻辑思考,在和黄新荣教授等学者商榷下,探索电子文件不能做"逆向运动"的真正原因,强调在研究电子文件运动过程时必须认识到电子文件管理过程对其的干扰,并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中对文件运动的描述部分在电子时代仍然适用"进行补充说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的适应性问题入手,探讨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在电子文件文件管理上存在的互补性特征,并对两种理论的侧重点做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两种理论在电子文件时代存在着极大的相关和互补特点,二者可以取长补短,兼容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拿大“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结合文件与信息管理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路,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阐述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分析文件管理与信息管理工作业务间的发展关系,以期对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推动电子文件区域整合、完善一站式信息服务、拓展电子文件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析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涵义、我国档案学界对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认识、科学反映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的思考三个方面分析论述了电子文件生命周期表现形式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文件生命周期论的论战,在我国开展已有一些起时日了近日又看到了王茂跃同志发表在<山西档案>上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何不适用中国--兼答何嘉荪先生>[1].读后不禁掩卷深思:为什么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联论中国实际的问题上,歧见会如此之深?为什么一些本来一目了然的问题竟然会变得不易理解和接受了?我们想,关键可能在于究竟采取什么方法或以什么态度来研究对待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在有关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否适宜于中国的问题上取得共识.  相似文献   

17.
论电子文件的螺旋式生命周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永 《档案管理》2003,(1):15-17
关于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的讨论已经有较长一段时间了,但直到目前也还存在诸多潜在的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1关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依据和合理性20世纪90年代,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相对于电子文件的载体形式来说,具有实物形态和非数字格式的文件可以称为传统文件。人们发现传统文件运动过程存在周期性,加以研究并提出了文件周期讨论。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力浦·C·布鲁克斯在《我们应当保存什么样的文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1950年伦敦大学的艾利斯在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提出了文件生命的“三…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电子文件的"逆向运动"进行了反思.首先查找了"逆向运动"一说的起源,进而对电子文件在实际工作的运动过程进行了调查,并对电子文件的运动过程进行逻辑思考,认为电子文件是工作的副产品,工作不能后悔,文件自然也不会逆转运动.最后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仍然适用于电子文件,决定文件运动状态的不是载体形态的变化,而是业务活动的规则.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在生成、保管、传递和利用等方面与传统的纸质文件有很大区别,其形成运动规律也有自身的特点,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较科学地阐明电子文件的形成运动规律,即电子文件形成的运动性、电子文件运动的完整性、电子文件运动的阶段性和电子文件运动的多维性。  相似文献   

20.
电子文件的产生使人们开始质疑传统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国际档案理事会下属的电子文件委员会把电子文件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形成和维护阶段。其划分依据不再是文件内在的价值形态,而是电子文件管理活动的先后流程。电子文件前端控制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