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王悦阳 《东南传播》2016,(5):138-139
在获取信息途径多元化的今天,信息处理和传播的速度都在增长,这对纸质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威胁,虽然如此,在校园,纸质媒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纸质校园媒体在校园中的传播现状是怎样的,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并如何解决呢?本文以苏州大学的校园纸质媒体为例,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和采访的形式,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纸质媒体还有明天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逐一驳斥了纸质媒体具有的所谓"优点",指出在便携性、权威性、真实性经济性、阅读习惯、健康影响、保存性等方面,新媒体其实具有更多的优势.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事实论证了纸质媒体在迅速衰退,认为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而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新媒体的许多优势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因此,纸质媒体会在50年至100年内消失.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小说《非诚勿扰》以纸质书和数字图书的形式与电影同步上市,在30万册纸质书出版发行的同时,小说也通过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等媒体实现付费的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实现了50%~60%的效益增长。《非诚勿扰》带给我们的是图书全媒  相似文献   

4.
手机短信的信息传播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媛媛 《新闻三昧》2005,(12):52-53
近年来,手机短信发展迅猛,据中国国家信息产业部2005年1月20日最新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手机移动短信业务量达2177.6亿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58.8%。作为正在崛起的“第五媒体”——手机的主要表现形式和信息传播形式,手机短信几乎集中了以往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当今,全球的传媒行业都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媒体的发展和竞争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网络、手机报等新媒体以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新的信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对纸质媒体的认识。而电视媒体的全方位改版,使它成了目前最普及的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冲击了纸质媒体原有的强大优势,分流了纸质媒体的主流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群流失现象日益严重,纸质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分化。现在纸质媒体中党报读者层次是:中老年读者占大多数,青年读者逐渐退出。如何应对青年读者群的流失,已成为新时期纸质媒体特别是党报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进入历史转折期,如何生存与发展成为现实问题,传统纸质媒体转型已迫在眉睫。微环境下纸质媒体的媒介融合转型之路更具新意,媒介融合中的纸质媒体的"微"创新——记者微博、媒体微博、微信公共账号的开通,赋予了"媒介融合"新的内涵,扩展了报道空间,为传统纸质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提供可能。微环境下传统纸质媒体应进行系统创新,以版面创新为切入点,内容保质为支撑点,渠道建设为发展点,保持自身优势的前提下直面新媒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媒体大行其道,纸质媒体的发展日渐式微。毫无疑问,纸质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上。今后纸质媒介该何去何从,不仅仅媒体从业人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课题。从长远趋势看,纸质媒介与新媒介的不断融合是纸质媒介获得长远的必然趋势,在这个媒体融合的过程中每一种媒体都是不可缺少的。鉴于此,本文对媒介融合下纸质媒体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随之产生了新型的数字媒体,给纸质媒体带来很大的危机。数字媒体传播的方式和途径与纸质媒体有很大的不同,虽然数字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大程度的颠覆,但是纸质媒体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目前正处于纸质媒体和数字媒体进行博弈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纸质媒体选择了弃纸上网。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应用市场失灵、供给-需求、投入-产出、主导产业选择、生命周期等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美国几家百年大报弃纸上网的原因,以及中国纸质媒体所面临的生存环境。通过对纸质媒体弃纸上网的经济学分析,探讨中国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理性面对弃纸上网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更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这是一个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手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改变了中国的传播生态。与传统纸质媒体"一对多"的单向传播方式不同,网络媒体实现了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交互传播。在新媒体的包围和冲击下,传统纸质媒体如何突围,已成为事关其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传统纸质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化发展,成为传统纸质媒体数字化、网络化、移动  相似文献   

11.
网络时代纸质媒体的优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质媒体作为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便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媒体的发展势头迅猛,纸质媒体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然而纸质媒体一些优势依然存在,本文通过分析纸质媒体的优势和生存状态,认为纸质媒体在信息时代若要谋求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寻找新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金甦 《出版广角》2014,(18):70-72
纸质媒体是我国的传统媒体形式,主要指报纸和杂志等,网络媒体则是通过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近年来,互联网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并以其快捷、信息量大和资源丰富等特点深受读者的喜欢,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媒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不过纸质媒体也具有其自身的优势,为了应对网络媒体给自身的发展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纸质媒体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得更加长久的发展潜力。本文对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两者在传播中的优势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者发展博弈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竞合措施,以期为媒体传播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证券成为传媒的重要内容。与此伴随而至的是,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果说,在前几年,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证券媒体之间的竞争;那么,目前的竞争,不仅表现在纸质证券媒体与其他纸质媒体间的竞争,纸质媒体与电视、广播、网络之间的竞争,而且还发展为多媒体复合和跨地区、跨行业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竞争,既促进了证券媒体和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末,美国著名新闻时事类杂志Newsweek(《新闻周刊》)宣布从2013年起将不再发行纸质版。纸质媒体面临着来自新兴媒体的巨大挑战。本文试以《新闻周刊》纸质版停刊事件作为起点,从媒体的内容、媒介影响、广告模式等方面分析当下纸媒面对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9年,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行业,各个角落。纸质媒体也同样遭遇厄运,2009年3月17日,美国有着146年报龄的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宣告停刊。在国内,发行量处于顶级的报刊和杂志,都以惊人的速度下滑。究其原因,金融危机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是质变的结果。事实上,电视、网络、电台对于纸质媒体的冲击无时无刻都存在着,而纸质媒体本身之间的优胜劣汰更加残酷。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媒体冲击下纸质媒体经营已经出现明显危机。国内所有纸质媒体都在寻找出路。如何在新媒体包围之下实现经营方面的突围,必须寻找一条符合当地纸质媒体特质,走上一条既能依托纸质媒体,又能跳出传统经营模式的“体外经营之路”,通过对合作单位进行深度报道、与相关部门举办展会等活动、出版特色刊物、报纸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实现新媒体共享资源、共赢繁荣的良好局面。在寻求新的经营之路过程中,纸质媒体必须做到转型而不是转行,要紧紧围绕纸质媒体这一“母体”,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003年至今,由于强互动性、高性价比以及独特目标人群的有效传递,网络媒体异军突起,开始瓜分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尤其是房地产广告的蛋糕。相比而言,后者的广告经营出现了略有下滑的态势。《新财富》杂志的一篇题为《2005,报业拐点?》的文章援引慧聪媒体研究中心按刊例价格对全国1000余份报刊的统计数据表明,平面纸质媒体的广告收入增长放缓:2004年中国内地报刊广告市场总额672.8亿元,比上一年增18.77%,增速低于2002年的37%和2003年的23%。在2005年头5个月全国报纸广告投放前10名的城市中,增速普遍大幅减缓,有3个城市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研发推进了我国传媒行业的发展进程,而新媒体及时更新的信息技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转变,同时也给传统纸质媒体带来较为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的纸质媒体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经济效益低下,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新媒体与纸质媒体的优势,研究当前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存现状,探讨地区性传统纸质媒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新媒体,使得纸质媒体所具有的便携性等优势完全丧失,手机媒体加速埋葬了纸质媒体。  相似文献   

20.
纸质媒体:优势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新闻前哨》2006,(6):28-28
网络媒体的出现,对纸质媒体是一个挑战。然而,经过几年的共存与发展,纸质媒体仍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