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我国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通用技术课程正在各实验区稳步推进并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通用技术教师如何理解课程?如何把握不同版本的教材?通用技术课程应倡导什么样的教学?学校又该如何提高课程的执行力?这些都是通用技术课程实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欣喜地看到,本期刊发的几篇文章对以上问题从不同角度做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回答。  相似文献   

2.
孙宇 《成才之路》2009,(23):26-27
通用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形态出现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中.是对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作为一门新课程。其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习方法、师生关系等都有别于原来的课程和其他课程。特别是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定位都需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只有依据通用技术课程的理念把握了通用技术课程目标,在新课程实施中才能把通用技术课程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新一轮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这次改革树立了全新的技术教育观念,强调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的课程;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一门注重创造的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淮安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出,淮安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实施总体情况较好,并提出了提高认识、加大投入、打造队伍、实践创新、科学评价、强化督导等六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门新课科,是国家规定的面向普通高中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立,既是加强和改进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必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的仪器、工具、设施、资料和防护用具。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建设和器材装备既有与其它学科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既要体现课程理念,又要满足教学要求;既要符合装备建设的专业性,又要充分保障师生的安全。制定一个与通用技术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涵盖专用教室建设、配备标准、技术环境、安全保障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是确保通用技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准确理解设置通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明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制定整体解决方案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2008年9月新学期,北京市328所普通高中二年级均将开设通用技术课,届时全市71590余名高中二年级学生,将学习通用技术课程。该课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设的一门全新课程,先期进入课改的省份,在该课程开设和专用教室建设上不尽相同,北京应发挥首都教育优势,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和专用教室建设及设备配备方面,需要大胆探索,尽快走出一条切合我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育教学实际的专用教室建设新路。  相似文献   

7.
通用技术课程目前正成为我国普通高中课程中最新最有生命力的课程,它的开设受到各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和关心。由于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学生亲身经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和技术素养培养为目标,通用技术实践室就自然成为与课程相伴相随的支撑条件。南京市第十三中学根据课程目标新建了通用技术实践室,已投入使用两年,两年来,我们对实践室如何真正成为课程的依靠,成为通用技术课程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平台,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从2008年秋季开设至今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在五年的实施过程中,延庆县的通用技术课程跨越了“三个门槛”——“教教材”、“用教材教”、“实施项目教学,整合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着眼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更着眼于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在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广大一线教师潜心研究,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亮点、难点、生长点。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普通高中设立技术学习领域,既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自内蒙古自治区  相似文献   

10.
2001年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确立将通用技术课程纳入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文章以通用技术必修课“设计与技术”为例,论述教学前对教材的消化、教学内容的准备以及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4):F0003-F0003
为推进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改革,促进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的规范化建设,提高通用技术教育装备水平,优化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实践室装备的科学依据,2008年11月,全国普通高中避用技术实践室装备标准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田家炳国际报告厅隆重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有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的领导,教育部门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相似文献   

12.
陈土木 《教师》2011,(9):56-58
通用技术课程是门立足于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该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劳技教育相衔接,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然而,通用技术课程是刚起步的新课程,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零做起,一切尚且处在探索之中……要把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教育衔接起来,需要教师认真解读课程标准、领悟课标理念;理清课程关系、把握相关环节;根据学校现状规划实施方案;提高专业知识,转变教师角色。才能达到把通用技术课程与劳技教育相衔接的目的,以确保通用技术新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在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中,技术是八大学习领域之一,它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基本科目。立足于学习领域进行课程设计,是技术课程设计的重要特点。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设计应立足于中国教育国情,充分借鉴已有的实践经验,并以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为基本依据,以技术教育及课程设计的一般规律为准则,努力做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应当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基础性、适应性和时代性,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的关系、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以及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朱秀勤 《成才之路》2009,(23):23-24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规定的必修课程,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置是国家课程结构体系建设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与建设对国家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对个人素养的提升具有独特价值。然而,作为一门新生课程,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科学与人相融合的课程,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亮点和难点。它以九年义务教育与劳动技术课程为依托,通过对宽泛的、基础的、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技术内容的学习,逐步提高学生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把技术应用能力与人素养培养相融合。下面笔从人素养涵义,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教学中人素养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响应,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通用技术课程建设。然而,在课程建设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之后,课程开设却出现大幅度降温现象,目前,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的开设已陷入困境。一、课程建设成果及不良现状政策出台之后,在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普通高中积极更新了课程理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17.
自通用技术课程被纳入普通高中新课程以来,互联网上陆续出现了与其相关的各种网站。主要功能是为教师提供备课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供技术课程领域专家、一线教师及技术课程研究人员提供交流。下面推荐几个通用技术课程的特色网站。  相似文献   

18.
张博 《考试周刊》2014,(49):172-173
校本课程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课程资源,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普通高中缺乏促进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课程系统,不能更好地突出办学特色,所以为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需要,可成立"特色高中课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开展有关学校艺术特色高中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研究,在探索普通高中特色发展过程中取得一些实效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中澳两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设置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因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中国和澳大利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目标、开设年限、课程内容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有利于优化课程设置,推动中国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程材  延凯  筠弢 《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7):F0002-F000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承担魏国栋研究员主持包括三十多个子课题,历时五年日前顺利通过专家鉴定本课题以新基础教育带来的新理念和新观点,重新审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开发、编制、使用和评价的全过程,探寻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开发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模式创新,开发新的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的课程教材,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