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政府的高层主管部门,对数字出版的趋势、影响,前景,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着手制订数字出版的规划,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发数字出版基础性的大工程.但国家只是对基础性的项目投入资金开发,其并不能代替出版社自身对数字出版产业的参与.对于中小型出版社而言,我认为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2.
于建平 《出版参考》2009,(17):17-18
2008年1月对我国400多家图书出版社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多数(61.7%)出版社已经接受了数字出版的概念;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中型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投资力度要明显大于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中小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社,由于经费不足、缺乏技术骨干、设施不完善,对数字出版不打算投入或者较少地投入资金。开展数字出版的出版社中,盈利的占26.09%,基本持平的占38.64%,尚未赢利的占35.27%。电子书是绝大部分(91.25%)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开展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光盘、移动阅读、手机和游戏等出版形式的出版社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3.
2008年1月对我国400多家图书出版社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多数(61.7%)出版社已经接受了数字出版的概念;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中型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的投资力度要明显大于规模小、实力较弱的中小出版社.大部分出版社尤其是中小出版社,由于经费不足,缺乏技术骨干.设施不完善,对数字出版不打算投入或者较少地投入资金.开展数字出版的出版社中,盈利的占26.09%,基本持平的占38.64%,尚未赢利的占35.27%.电子书是绝大部分(91.25%)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主要形式.开展网络数据库、多媒体光盘,移动阅读、手机和游戏等出版形式的出版社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4.
张金 《出版参考》2010,(7):13-14
近年来,数字出版越来越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在短短的几年里,数字出版以其迅猛之势对传统出版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我国各大出版社面对数字出版已经由原来的观望转向积极参与。虽然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但真正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并且从中赢利者并不多,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出版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对于出版社而言,在目前未找到可赢利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出版数字化改造动力不足。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哪种商业模式更适合出版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穆雪 《今传媒》2013,(4):66-67
高校出版社在开展数字出版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对自身资源开发力度不够、资金运作水平较低、缺乏相应的人才等,但同时具备其他出版社所没有的优势,高校出版社应利用好这些优势,积极向数字化转型,具体的对策有:明确对于自身数字出版的战略定位;加大对数字出版基础设施的投入;整合、开发优势内容资源;利用陕西数字出版基地平台,加快数字出版发展步伐;与高校联合培养新时期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只有多方合作,才能推进数字出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的发展已成为出版业的焦点,对传统出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传统出版社在这次变革中如何选择和应对,将决定其在未来出版业的战略地位。中小型出版社面临数字出版问题的时候,限于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显得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以来,数字出版成为传统出版业的战略发展和转型方向。与大中型出版社相比,小型出版社因资金、资源、人才所限处于尴尬位置。小型出版社要想成功突围,必须抓住契机,发挥专业优势,进行数字化深层次挖掘;开发重点项目,实现双重效益;挖掘特色项目,合作共赢;掌握数字技术,适应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8.
王大维 《出版参考》2009,(16):16-16
从时代的发展和国外的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方向。国外的很多出版社都在数字出版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包括在线学习、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国内的很多出版社、厂商也认识到在数字出版上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用户群体。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国内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别是针对教育、专业类出版社的在线互动学习社区,是符合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互动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数字出版产业链已基本成型的新形势下,深入实践出版数字化将是出版产业今后发展的必然之路.如今,大社、强社以及大的出版集团在数字化发展方面均已走在前列,而中小出版社由于局限于自身发展的规模和现有实力,更多地还只是在尝试数字出版,对数字出版进行有益的探索,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基于市场、读者的需求趋势,中小出版社理应早日为数字出版发展做好必要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从时代的发展和国外的行业经验来看,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方向.国外的很多出版社都在数字出版上投入大量的人力,资金,包括在线学习、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国内的很多出版社,厂商也认识到在数字出版上占领市场的重要性,在逐步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用户群体.通过不断摸索,逐渐形成了比较适合国内数字出版的模式,特别是针对教育、专业类出版社的在线互动学习社区,是符合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互动学习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社会和移动科技的不断发展,出版业正在迎来自己的变革.数字文化产品将日益深刻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出版行业不可忽视的主要营收方式.相比大型出版集团,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在数字化发展过程中不免会被受众少、资金缺、渠道窄等条件所制约,但也应该看到,其自身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深刻理解数字出版内涵,找准自身核心价值,从而开发独具特色的数字内容,中小型专业出版社可以开展易操作、回报高的数字内容生产.  相似文献   

12.
数字出版时代,由于内容、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体制等限制,中小出版社难以做好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出版软件、发布平台与阅读终端等垄断性环节,唯有将自己清晰定位为“出版社环节”才是最佳选择.做好纸质出版业务是其目前最现实的选择,也是为其数字化转型所做的最好准备.灵活开放的合作是中小出版社数字化最为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刘坚 《现代出版》2014,(1):31-33
盘活数字资产对于大学出版社具有重要意义,可获得独特的比较优势、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消化库存、反哺纸质出版。为了盘活数字资产,大学出版社可以建立数字资产管理系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掘潜在的高端优质资源,强化内容开发与创新;准确定位数字出版形态,找准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4.
于正凯 《新闻传播》2023,(15):23-25
IP是前期传播,后期开发,用户参与,数网传播与版权经济融合的数字出版运营方式。民营网络深度演绎IP原理并为国有出版提供启示。地方出版社面临夹在民营头部企业和国家级出版社之间的竞争局面,数字出版IP破局需重点发力。利用文献查阅、市场调研和理论诠释,地方出版社数字出版的IP路径有:依托地方文化特色资源,内容的数字微化、创造、创新,收购与合作、搭建IP产业链,聚焦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多元主体竞争的古籍数字化市场中,出版社作为后发者处于不利境地.资金、技术等要素不占优势的出版社再造旧有商业模式或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是破局的关键.借鉴商业模式画布理论,可将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按用户细分、用户关系、渠道通路、价值主张、关键业务、重要合作、核心资源、成本结构、收入来源等9个要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发现,出版社古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构建应该从3个层面着手:古籍数字出版用户评估、依据"双效"原则确立价值主张、完善古籍数字出版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6.
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出版单位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挑战,许多作为内容提供商的出版机构纷纷向技术提供商延伸.文章就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通过数字出版流程的建立和数字出版平台的搭建给传统出版社带来的转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传统出版社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策略,进而探讨其开展数字出版业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数字出版的发展已成为出版业的焦点,对传统出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传统出版社在这次变革中如何选择和应对,将决定其在未来出版业的战略地位。中小型出版社面临数字出版问题的时候,限于规模、资金、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显得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国内传统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但是整体上尚未找到成功的赢利模式,仍然处于投入大于产出的阶段.业界有人指出,这与我国出版社个体规模尚不足以支撑数字出版所需要的海量内容资源大有关系.这就无怪乎国内很多传统出版社尽管获得了数字出版权,但对开展数字出版业务并不积极,甚至是小心翼翼、顾虑重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字出版业发展迅速,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摆在专业出版社面前的首要问题.围绕学历与继续教育类图书板块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是专业出版社数字出版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文章立足现状,探讨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服务平台的方式和专业出版社如何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平台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并分析服务平台产品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数字出版是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和升级的主攻方向,本文着眼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转型的现状,立足于大学出版社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梳理了大学出版社出版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